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疯狂设计狮 > 第808章 千古一帝

看着许寒的意思,这是受到展红绫的启发,似乎找到了苗头,以及解决方案了。

王宇恒也是比较好奇,许寒到底是从万里长城的这四个字之中,到底是找到了怎样的办法。

许寒只是心中有了一丝丝的感悟,但是具体怎么做还需要时间思考一下。

正好第二天就是去八达岭的长城,或许看了长城之后就会更加成熟的想法。

于是,许寒只好说自己只是有了一丝丝的想法而已,还没有完善想法,正好趁着第二天游览长城的时候仔细思考一下。

为了第二天爬山的时候有精气神,大家都是没有学着昨天的样子喝夜酒。

当第二天大家在停车场集合的时候,众人都是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黄药师只给剧组放了两天的假期,明天就要上班了,趁着这段时间还浪够。

今天不同于昨天的平地走,容易找到路线,所以大家都是购票的地方拿了一份景区的地图。

长城都是修筑在地势高的地方,本来就是用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

老谋子的长城,在电影里面说是为了防御饕鬄的怪兽,只是一种奇幻一般的表现形式。

长城一次次抵御了来自北方的侵略和掠夺,仿佛就是农耕文明的北方大门。

虽说在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长城到长江以北都是游牧民族占据了北方中原。

但是庞大的中华文明世界的内核超级强大,硬生生同化了几乎外来所有民族,形成了大家庭模式的文明。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du巨龙盘踞在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许寒跟着大部队,一边时不时拿着宣传册子看着关于长城的介绍,一边想着昨天心里面所想到的灵感,怎么在这一次的游历之中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长城这伟大的工程,似乎就是从华夏民族的第一次的真正的大统一时代,秦朝开始建立的。

为什么之前没有建立呢?

这是因为秦朝以前是没有真正意义上大统一王朝。

夏商周这三个横贯了一千八百年的朝代,并不是我们所理解那种全国政治、权利、服装、文字全面统一大疆域政权。

而是真正的分封制,这是源于生产力底下,统治力度不够造成的。

比如传达政令从东到西可能需要好几年,等你回去复命说不一定国家首脑都换了。

最出名的周朝,也就是最近动漫电影两极分化评价的姜子牙,所在的那个时期。

武王伐纣之后,面对庞大的领土,于是将自己的同宗、功臣等亲信分封到了适合农耕的领土,带去了文明和礼仪,同化了部落,提高了生产力。

生产力提高,人口增加,分封到了各个地方的贵族过了几百年,互相为了利益起了争端。

这些分封的国家有自己的文字和服饰,军队和政权,但都是要向中央的周室王朝朝贡,承认这是大哥,要听大佬的话。

有点类似于松散性质的联邦和联盟,盟主就是周室王朝的当家姬性王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面的小弟有发展不错的齐国、楚国等国家,为了当老大的名头,总是要召开会议形式,确定自己的霸权地位。

这就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由来了,这些都是想要当大哥的人,最后却是秦国统一了天下。

周朝为什么是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了分为了春秋和战国。

西周和东周并不是因为都城的转移,从镐京到了洛邑的表象原因。

而是西周大家都是因为分封制,都是在自己的地盘搞建设,占据无主的地盘。

但是到了东周时期,发现已经知道的领域,都已经是占据差不多了。

同时因为生产力,人口增加,为了自己的王国能够多增加人口,只有抢占更加多的领土,养更加多的士兵,抢更加多的地盘。

但是大家都是同宗同脉,所以在春秋时期,大家打仗都算是贵族的游戏,非常讲究礼仪,什么追了多少步,不能再追了。

什么看到了敌对国的贵族也要躬身行礼,礼仪本来就是维护统治稳定的工具。

直到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一个猛人,名将吴起打破了这种游戏规则,开启了残酷模式,将军队真正做到了正规化,而不是平时是奴隶或者是农民,而到了打仗有需要的时候才领着武器为贵族打仗。

出现了职业化和专业化军队,有了常年训练的队伍,于是战争开始了激烈,这才有了杀神白起动不动就要屠戮几十万级别的灭国之战。

战国的激烈战争所有的王国都是知道了这个游戏最后只能是一个大佬,要不然依旧是会延续互相攻伐千秋万代。

到了千古第一帝的秦始皇,这才真正的统一,靠着武力和耕地两大法宝征服了东西南北。

可以说整个秦国能够统一天下,靠的就是整个国家成了战争机器,高速运转着。

在有很多的领土可供抢夺的时候,还可以维持,可是在天下太平之后,还是用着残酷的战争机器,那就是离崩溃不远了。

统一之前属于元素的集合,统一之后应该是元素的融合。

统一文字、语言、服饰,大家都是一家人就不用打来打去了,奠定了当今中国的版图以及后世几千年大统一的思想。

这种思想深深在国人的内心之中烙下了痕迹,至今不忘。

这才有了三国演义里面所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言论。

秦始皇的文治武功,这是不容置疑的,既然有了外部矛盾,那就要解决。

为什么不在有军队的时候,将战争的机器一直向北,达到欧洲去,难道真的是缺少地球仪。

不见得是这样的,根据长城所在的界限,几乎就是地球维度的降水量分界线!

农耕文明主要是种植,要在一个地方进行耕耘,就要生存下去。

而游牧文明主要是养殖,逐水草而居,哪里有肥美的水草,就去哪里。

长城界限就是降水量分界线,以北并不是适合种植,也就无法供养已经是习惯了小米等农作物,无法保持农耕文明。

就算是南方的人去了北方,过了几代,也就是变成了游牧民族了。

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这些原因导致了南北差异,疆域的大体界限。

而游牧文明为什么喜欢南下,这是因为北方一旦遭受了灾情,不管是黑灾还是白灾,牲畜死了,没有了人力和牲畜那就是只有等死,寒冷的土地是种不出粮食的。

这也是北极熊国家在寒冷的地域几乎都是了无人烟。

因为种不出大量的粮食,养活不了大量的人口,只能保持自己的少数。

千古一帝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这才建立长城,保护农耕文明的民族。

有了传国玉玺,让历代帝王知道统一才是最后的大结局。

有了统一文字,让就算是不熟悉语言的人,也知道大家是同宗同源,应该走到一起。

有了郡县制,成为沿用至今的政体管理模式,能够集合中央力量。

可曾想,开启了和保护了我们的千古一帝,就算是在史书毁誉参半,那也是会被正确对待。

因为只有居住在一地,长久的时间,才会将文明和文化,以及强大的技术科技等文明的瑰宝知识一代代传承下去。

长城始建于秦始皇时期,经过历代的增补修筑,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长城几乎都是明代所建。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

这里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登上八达岭长城,极目远望,山峦起伏,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

“不到长城非好汉“,到北京不登长城,犹如到上海不游城隍庙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在内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曾登上八达岭一览这里的山河秀色。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登上长城,许寒内心一阵激动,这几乎就是主体民族能够存在,华夏文明能够长存的主要保护神。

长城这个建筑古代可以抵御敌人,保护国人,到了如今也能够成为经济体系下的功臣。

可以说,长城一辈子都是在为华夏文明服务。

千古一帝虽说并不是首创长城,却是将长城进行大幅度的串联,将赵国和魏国等国的长城所串联起起来,形成了民族永不磨灭的精神图腾,实在是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