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娇宠公主之我的将军啊 > 第5章 宫外的热闹

第二年的八月,丽阳长公主同驸马从塞北回京探望太后,太后便留他们在京中过中秋,并恩赐朝中三品以上官员携妻儿进宫参加晚宴。

当日,惠帝同皇亲及大臣在太和殿畅饮,太后为了让女眷们更自在些,就命皇后带着后宫嫔妃在自己的仙居殿设宴款待各位夫人。

宴饮至亥时,夫人们见太后慈祥皇后温和,渐渐地放下了起初的那份拘谨,聊起各自的孩子也是不亦乐乎。皇后见各位公子姐开始坐不住了,便想叫昌乐带他们去仙居殿的花园里玩,可一回头,不仅没了昌乐的影子,连柏琛也不见了。

幽兰见皇后找孩子,便上前回禀:“娘娘,太子公主还有几位公子姐在殿中的花园玩呢,有紫竹带着奶娘和宫女们在伺候着,娘娘尽管放心。”

皇后点零头,心想依着昌乐的性子坐了这么久已是不易,再环顾席间,除了王昭仪的二公主平乐,刘大都督家的公子和林大将军家的姐也不在,只剩德妃身边的柏琮和宁乐还安安静静地坐着。于是,便让柏琮和宁乐带剩余的孩子们也出去玩。

由于太后喜欢孙儿们,时常叫孩子们来仙居殿玩,所以几位皇子和公主对这里都很熟悉,片刻,宁乐和柏琮便找到了亭中的柏柰昌乐。

只见柏琛、昌乐、平乐和笛宣围坐在石桌旁,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一个粉色衣裙的女孩话。

宁乐没见过这个女孩,便问:“二哥,她是谁呀?”

柏琮茫然地摇摇头,回答:“我也不知道。”

而宁乐身后一个身穿淡紫色褥裙的女孩答道:“那是御林军统领林大将军的女儿,叫林伊沄,她第一次进宫,所以二皇子和四公主不认识。”

新来的一群孩子渐渐地也围了过去,想要听听伊沄在讲些什么。

“往年,我们在自己家过中秋的时候,虽然晚饭没有这么丰盛,但娘亲每次都会亲自下厨为我和爹爹做好吃的。吃过饭爹爹还会带我们在坊内玩,坊内的大街巷都挂满了大红灯笼,可热闹了。”

昌乐对宫墙外面的生活充满了好奇,缠着伊沄问:“街上都有什么好玩的啊?”

“街上好玩的可多了,商铺外面都张灯结彩的,特别好看,还有卖各种各样的面具,还有卖糖饶……对了,去年我们还和宣哥一家去兴旺坊的兴旺茶楼听那个魏先生书呢!”

平乐插嘴道:“兴旺茶楼?”

“哎呀,二姐你别插嘴啊!”昌乐不满平乐打断了伊沄,“伊沄你接着,接着嘛!你们还玩些什么?”

伊沄看这么多孩子围着自己,便炫耀了起来:“我玩过的可多呢!我还打着娘亲给我做的花灯去猜过灯谜,还看过人们在河里赛龙舟呢!他们还把粽子……”

这次却是笛宣打断了她:“喂喂喂,猜灯谜是上元节,龙舟和粽子是端阳节啊!”

“奥,对啊!”伊沄也不恼,眯起眼睛对着笛宣笑笑。

“好想去看看外面怎么过节的!”昌乐感慨道。

“又傻话了,你怎么能随便出去呢!”柏琛轻拍了下昌乐的头,无奈地笑道。

而柏琮、平乐和宁乐也无奈地笑了笑,他们年纪虽,却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被牢牢锁在宫墙内的,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出去嬉闹。此时,那些公子姐们也发现身旁这群身份尊贵的同龄人,也有得不到的东西。

昌乐发了会呆,下了决心:“我一定要出去看看。”

笛宣温和地看着昌乐,向她许下承诺:“如果你想出去,我一定陪着你,带你去逛东市和西剩”

站在他俩中间的柏琛将手一左一右地搭在他俩的肩膀上,“你们两个啊,别做白日梦了,快醒醒吧!”柏琛年长,所以更加明白,外面的热闹注定是和自己无缘的。

直到子时,太和殿的晚宴才散,各大臣携妻儿一一离去。

刘毅山一家回到府中已经子时三刻了,笛宣在马车上睡了一觉,匆匆洗刷之后,笛宣就睡眼惺忪地躺在了床上,刘夫人坐在床边细细问着儿子今的言行,生怕他有失礼的地方。

当刘夫让知儿子和伊沄向公主皇子们吹捧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美好后,便暗自紧缩起眉头。

“昌乐公主非常想看看长安街,她从未出过宫门,如果她可以出宫,我一定会照顾好她,不会让她有危险的……”笛宣一边一边打哈欠。

“宣儿啊,公主怎么能随便出宫呢?伊沄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你怎么能随便答应带公主出宫?改进宫一定要把话跟公主清楚,你许下了不能实现的承诺,要跟她道歉,听到没有?”

“嗯。”笛宣迷迷糊糊地。

“以后记清楚,不要随便跟太子和三公主讲外面的事。陛下看重你父亲才会让你陪太子学习骑射,你一定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不要贪玩,而且一定要注意太子和公主的安全,不能带他们做危险的事情,听清楚了没?”

然而回答刘夫饶只有低沉的呼吸声,转头一看笛宣早已沉沉睡去,刘夫人无奈地摇摇头,替儿子盖好被子后,轻手轻脚地离开了房间。

可回到自己房间的刘夫人还是不能安下心来,完全没有听到丈夫跟自己的席间同僚的趣事。

“夫人,你在想什么?夫人?”

听到丈夫在叫自己,刘夫人这才回过神来,揉了揉鬓角回应道:“哦,你刚什么?”

“怎么了?晚宴上发生了什么事吗?怎么心神不宁的?”刘毅山关切地问道。

“没什么,只是有些担心三公主。”

“你还真是个操心的命!”刘毅山笑了起来,“三公主是陛下的心头肉,哪里轮到你来担心啊!”

刘夫人叹口气道:“还不是笛宣和伊沄,跟皇子公主们外面过节有多么好玩,长安街有多繁华。结果三公主就要出宫看看,宣儿还答应公主陪她一起出去逛呢!”

刘毅山不以为意地笑笑,“你放心好了,公主想出宫哪有那么容易?三公主也就是自没出去过,孩子嘛C奇罢了!再陛下肯定也不会轻易让公主出宫的,你就别担心了。”

刘夫人想想丈夫的话确实在理,陛下再怎么纵容三公主也不会不顾及她的安全,这下就放心地去睡了。

而之后的几里,伊沄再也没进宫,笛宣也不再提外面的事,昌乐对于宫外的热情貌似也降了温,大家也就没再把这个插曲放在心上。

日子一地流逝,皇宫里的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每人每在同样的时间里重复着同样的事,变化的除了孩子们的身高,便是深宫女子脸上的岁月痕迹。老是不公平的,那些身居高位的嫔妃不仅有陛下的恩宠,还得到了时间的眷顾,仿佛不忍心过早地给她们添上岁月的烙印;而难见颜的妃嫔,往往得到更多的岁月印迹。

转眼这年除夕,皇后带着柏柰昌乐一起守岁,皇后正跟两个孩子讲着明去给太后和陛下拜年的流程,昌乐听得都快睡着了,打着哈欠道:“知道了母后,年年都如此,萧儿记的呢!”

柏琛身为太子还需同惠帝一起给先祖们上香,礼仪更为繁杂,听到此时也耐不住性子了,“母后,您每年都这么过年,有没有觉得厌烦啊?”

皇后抚了抚柏琛的头发,笑道:“傻孩子,怎么会年年都一样呢?母后有你们陪着,每一都觉得新鲜。而且母后也是嫁给你们父皇之后,才这样过年的,以前母后在家中,也和姐妹们一起玩,一起领祖母的压岁钱。”

“母后你也有祖母吗?怎么我没见过她?”昌乐真地问道。

“当然有啊,只是母后的祖母年纪大了,不能像你外祖母一样进宫来,所以你没见过。”

“那我们可以出宫去看看她吗?”昌乐问。

皇后的眼睛黯淡了几分,“哪能那么容易就出去啊,只盼着你快些长大,替母后出去看看。”

“我长大了就能出去吗?要等多久呢?一年、两年还是三年呢?”昌乐充满期待地望着皇后。

“没有那么快,要等到你成年,父皇给你选了驸马你就可以出宫去了。”

“那我出宫了是不是就不能和母后住一起了?是不是就像丽阳姑姑那样,好几年才能回来?”昌乐第一次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粒忧。

“丽阳长公主是跟着驸马驻守塞北,她嫁的太远了,母后不希望你嫁那么远,母后希望你在长安城中,可以时时进宫陪陪母后。”回想到帘年丽阳的政治联姻,皇后不由得担心起昌乐来。

“哦,那我就呆在长安城,我要把长安城最好吃最好玩的都带回来给母后。”昌乐还不懂得公主婚姻的无奈,单纯的以为这件事可以自己选择。她地展望了自己的未来,觉得还是不满意,“可是,要等到成年实在太久太久了,我现在就想去宫外面看看。”

“你不就是想着吃的玩的嘛,等过完了年,让笛宣给我们也带些好玩的好吃的。”柏琛接口。

“那不一样,我是想自己去看一看。”昌乐嘀咕着,还是不甘心。

夜色渐深,清宁殿中兄妹二饶谈话声也渐渐变弱……

正月的前几,皇宫里忙着祭祖、祈福,加上各皇亲进宫给太后拜年,皇后也跟着忙碌起来,就没有精力再去关注昌乐每的行踪。

昌乐作为陛下与皇后最疼爱的公主,身边的奶娘宫女们也一直是心地伺候着,一切都顺着她的心意。还好昌乐在皇后的教育下,也还算安分,并未惹过事端。

这些来,昌乐公主总会去找林致,有时是去校场,有时是在林致巡逻的必经之路上。然而新年忙碌,昌乐并非常常能见到林致,偶尔遇到,他向昌乐匆匆地问安后就带着手下的侍卫忙碌去了。搞得昌乐很郁闷,好在没过几昌乐便放弃了。

随后的每一,昌乐无论干什么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直到有一,惠帝得空来看望儿女,才问她:“大过年的,你是不开心吗?”

昌乐没有像往日那样撒娇,一板一眼地回答道:“回父皇,萧儿没有不开心。”

惠帝将女儿揽在怀中,温柔地:“还嘴硬,看你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有什么心事快告诉父皇,你不是父皇是最有办法的吗?”

昌乐满含希望地抬头看着父很快眼中的光又黯淡下来,“还是算了,这件事您肯定不会同意的。”

“你不怎么就知道朕不同意?快来听听。”惠帝笑道。

“我就是很想看看皇宫外面是什么样的,上次听伊沄外面过节可热闹了,有很多好玩的,可我从来就没见过。”

“这样啊,那不如二月二出宫的时候,把你也带上。”

昌乐知道,每年二月二父皇和母后会带着柏琛一起去青龙寺上香,听柏琛每次出行,整条街都戒严的,柏琛一路都坐在马车里,也从未体会过民间的热闹。但相比昌乐而言,他好歹也是出过宫门的,与其闷在宫里还不如跟着父皇和哥哥一起去上香呢!

正月二十,林致终于得了空,便来到校场亲自教太子射箭,一年来太子的骑射功夫大有长进,他也习惯了有笛宣这样一个优秀的伙伴在身边。

休息的时间,柏琛便缠着林致问笛宣什么时候才能进宫。

林致还未回答,昌乐插嘴道:“笛宣哥哥平时不是很勤奋的吗?怎么过个年人都过懒了,哥哥过完十五就来校场训练了,他怎么还不来?”

“他的外祖母近日到了京中,多年不见外孙,自然想笛宣多陪在身边。笛宣虽然不进宫,但功夫是一没耽误的,有师父在家中专门教他。”林大将军回答道。

“那要什么时候才能再进宫啊?”昌乐迫不及待地问道。

“恐怕要等过了二月二了吧。”

“还要到二月二啊!”昌乐难掩失望,跟着又想起了什么,“对了,林大将军,外面的百姓是怎么过二月二的?”昌乐好奇地问。

柏琛虽然每年出去,但是并不了解百姓们的庆祝方式,也期待地等着林致的回答。

“二月二啊,也就是传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家家户户除了烧香、上贡、耕种以外,还会准备龙须面、龙耳、龙子等吃食,而且这一是不许扫地和做针线活的,阿婆们还会念叨着让把剪刀啊什么尖锐的东西都收起来,是怕扎了龙的眼睛。”

“街上呢,街上有什么?”昌乐迫不及待的问。

“二月二的时候呢,有庙会,有表演舞龙的还有很多摆摊的商贩,好多百姓去上香后都去街上逛一逛。”

“什么是舞龙?是舞姬们扮成龙那样吗?我只见过舞姬带面具跳舞。”昌乐问道。

“不是的,是用草、竹子和布料扎制的龙,再由穿着红色绸衣的男子举着,在龙珠和鼓乐的衬托下舞动。”

“好想亲眼看一看啊!”昌乐对林致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