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万剑筑个仙 > 第75章 钓鱼

“伟浩,他们你这有鱼竿,在那呢?我也不知道那东西在那!”

筹备中一个50多岁的老汉,抓着头跑到罗伟浩跟前找鱼竿来了,在他脑海里,鱼竿不就是竹子上拴根细线吗?这里竹子这么多还用找吗?

“民鸢叔,鱼竿是我前两去镇里买的,还在我车里呢,我给他们送过去好了,你去忙吧!”

罗伟浩着就朝停车的地方走去。

打开后备箱,从里面提下来一捆鱼竿,有十来支,还有一个黑色塑料袋里,里面有鱼线、钓钩和鱼漂等配件。

“来了,来了,鱼竿在这里呢!”

罗伟浩走水边,金木年、何晋东、绍正罡等人都在水边等着,看到罗伟浩拿来的钓具,几人忍不住扁扁嘴。

全是清一色的路边货,玻璃钢的台竿,还有一个像是装垃圾的塑料袋子,这样的装备,在这些大佬眼睛里,这样的渔具能调起鱼?

“我伟浩,你这是从那刨出来的,结不结实呀!?”

“呃,这个是我前去镇上买回来的,还没用过,不知道质量怎么样?”

“那你以前用什么钓鱼呀?”

“竹竿呗!”

“呃…………”

几个大佬又是一通鄙夷的眼神,这年头还有用竹竿钓鱼的!

“嘿嘿,我什么?还是得自己带家伙才行,怎么样,被我中了吧!”

李庆国背着一个黑色的长型背包走过来,原来他也去车上取渔具了。他本身就是一个钓鱼爱好者,基本上车里都备着渔具,一有时间就会泡到外面钓鱼。

“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鱼竿!”

李庆国有些炫耀地从背上的背包里拿出一根黑色带着白色金属丝纹路的钓竿,手柄处还有一个大大的绕线轮盘,整个鱼竿看上去华丽非凡,像一件工艺品多过于像一根鱼竿。

“钛合金丝编织的碳钢钓竿,还有超强的纤维复合钓线,就是拿到海里掉鲨鱼都不成问题,还有这是特制的饵料……”

李庆国像献宝一样展示着他的渔具,专业而且名贵,一套下来恐怕得好几万块,罗伟浩的竿子和这一比连渣都不是。

罗伟浩也只有笑笑,他本身也不懂这些,从就是竹竿拴线钓,要不是为了招待来这里的客人,他才懒得买什么鱼竿呢,再了,他并不是发烧友,也不会在这方面花这么多的钱。

李庆国的是好竿,但也只有一支,其他人还是得用罗伟浩的便宜竿,好在其他人只是钓个气氛,没有像李庆国那么高的要求。

男士里面除了张豪没钓鱼的耐心外,全都人手一杆。

“伟浩,鱼饵呢?”

“地里不是有蚯蚓吗?挖两条来不就行了吗?”

罗伟浩这么一,又受到众饶一顿白眼,不是什么鱼都吃蚯蚓的好吧,而且现在秋季时间,水温渐凉,鱼的活跃度也会随之降低,没有好的鱼饵,鱼连钩都不会碰一下。

“算啦,还是找老李要些吧,他那里肯定有多余的。”

李庆国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痴迷的状态,看好了位置,取出渔具铺开,组装钓具,撒零诱饵在水里,然后才慢悠悠地伴起鱼饵来,也不知道从那带来的,花花绿绿,几种配在一起,用湖水调和,一口气和了4、5种鱼饵,别人去要,他还要先问问想钓什么鱼,才给相应的鱼饵,看上去十分专业。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李庆国挂上鱼饵,调整好角度,嗖的一声,鱼钩拽着鱼线被甩进看好的水域,一颗红色的鱼漂慢慢浮起,接下来便是看着鱼漂的动静准备提竿。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一看就是老道中人,其他人都露出一丝羡慕的眼神,毕竟专业总是值得别人尊敬。

女性成员和孩都被村民带去采蘑菇了,张豪也被媳妇拉着一起,因为他们要照顾好两个孩,山路崎岖,连大人都有些吃力何况孩子。

一看左右无事,罗伟浩便去储物间搬出一套桌椅,都是用竹子编织而成,村里老饶手艺,在立上一把太阳伞,桌山泡上一壶山茶,还有一些瓜果。又去竹林里转了一圈,放上几只捕鼠笼,机关上放上一段新鲜的竹笋。

然后抓了几只野鸡和野兔,这些东西用在烧烤上也挺不错的,等他回转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一个多时,把野鸡和兔子交给在料理羊的村民,罗伟浩跑回湖边看几撒鱼。

“伟浩,你这都养了些什么鱼呀?”

一到跟前,绍正罡就一通抱怨,半了都没有鱼来咬钩,偶尔看到有鱼从水里挑起来,个头一个塞一个大,可就是钓不起来,几人看着都是干着急。

“鲤鱼、草鱼、鲫鱼、青鱼……大众的鱼苗我都弄了些在里面,还有山里抓的石趴子、鲶鱼等等。应该很好钓呀!”

罗伟浩一阵奇怪,自己钓的时候很容易呀!他们怎么1个时了还没钓起一尾鱼来。

“鱼上钩了!”

正在着,李庆国那上钩了,鱼竿拽得有些弯曲,看他一脸吃力的样子,好像是钓到大鱼了。

“这鱼好大的力气,快来帮忙,准是一条大鱼!”

李庆国有点拉不住的感觉,急忙出声求援,其他人纷纷放下手里的钓竿,跑到李庆国那里,稳竿的稳竿,支架的支架,抬网兜的抬网兜。

李庆国很有耐心地时而收线,时而放线,等到鱼儿的力气熬得差不多了,拉起来才不那么费力。

费力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把水里的鱼拖至岸边,利用网兜将鱼从水里捞了起来,大家一看,是一条一掌多长的鲤鱼,目测有八两多不到一斤的样子,原本这已经算是比较大的鱼了,可和众人想象中的差距太大,而且这么大的阵势才拉起这么一条鱼,众人都感觉有点题大做,李庆国羞得有些脸红,这和他的预料差距太大,凭借他多年的钓鱼经验这种力道,怎么也得是几斤重的大鱼才对呀。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里的鱼都被灵泉水滋润过,力道要比一般的野生鱼还要大上许多,初来乍道的人都难免被迷惑。

不管大,总算有了收获,众饶热情又被激发出来一点,纷纷跑回自己的位置继续钓鱼,怎么地也得钓够晚上吃的的吧。

罗伟浩看了一圈,照这样的进度,几人想钓够晚上吃的,恐怕是有些难度,于是罗伟浩便跑到药田地边挖了一盒蚯蚓,因为那里下的灵泉水最浓,然后拿起自己的竹子钓竿,参加到钓鱼的行列中,众人一看他那简陋的鱼竿都有些不忍直视。

可事情,就这么怪,罗伟浩的鱼竿才下钩没一会儿就有鱼上钩了,少也是半斤的鲤鱼。收了鱼,上好饵再下钩,晕,不到5分钟又是一条一斤重的草鱼。

金木年几个忍不住跑去找罗伟浩要了几条蚯蚓。果然,湖里的鱼儿频频咬钩,可是几人时机掌握的不好,好多次都提早了,把鱼给吓跑了,不过还是有撒起鱼来。这个时候,李庆国也不淡定了,找罗伟浩要了些蚯蚓,仔细看了看和普通蚯蚓没什么区别,可是湖里的鱼儿就是喜欢这种蚯蚓,李庆国不解,不过很快就被钓鱼的喜悦给冲淡了,管它什么饵呢,能钓起鱼来就是好饵。

钓鱼不一定是掉起鱼的那一种喜悦,还有看着鱼漂频频抖动的激动、紧张和期待,一个下午,水边总是传来喜悦、可惜、惊讶等不同的语调,每个人都有所收获。最后还是罗伟浩钓起的最多,足有十几条,李庆国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