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二次元 > 木叶补完计划 > 第二百四十章 坐着炮弹上天

十九世纪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在他的《从地球到月球》一书中写过一个很有趣的想法,制作一个空心的炮弹,人藏在炮弹里,然后用大炮发射出去,建立地、月之间的交通联系……这个想法似乎有点儿扯淡——所以,事实上,即便是人类真的可以登月了,最初也是用的火箭!

火箭——这是一种成本极其高昂,无法重复利用的“上”的方式。每一次“上”都要一个火箭,每一个火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大量的需要高成本制作的特种燃料。即便是已经有羚磁轨道推进器这种东西,却也因为其加速过快、发力太猛的原因,无法运用于载人航领域——而是作为武器使用!一直到新的宇航服被发明出来……终于,人可以躲在炮弹里被打上了!

电磁轨道推进器,成为了一种最经济、实惠的“上”方式,无论是卫星发射还是载人航,它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此,也才使得其他国家根本就没来得及反应,一夜之间,空就多出了一个由空间站、卫星构成的网络。

这是之前的火箭发射卫星,然后在轨道上心翼翼的组装空间站的时代想都不敢想的——

阿姆瑞磕空间站是在地面就组装好的,是直径十多米,长度达到了五十米左右的滚筒形状。

卫星则是由这些滚筒进入太空后丢出去的,损失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但却架不住数量大,地面组装的要求又不高,直接将卫星从一种高精密的昂贵仪器变成了不值钱的玩意儿。一夜之间,阿姆瑞克就发射出去27个空间站(被称为是太空航母)……一夜之间,只是一夜之间,整个世界的态势都一下子改变了!无论人们愿意不愿意,也只能捏着鼻子迎接这个新的时代。

……

而大型、超巨型电磁轨道推进器也自然而然的,被阿姆瑞克一意孤行列为了禁忌——和函一样的禁忌。

除阿姆瑞克许可“升”之外,任何的非法进入太空的方式,都会被空的信息网拦截,然后利用太空那种清晰、干净的没有空气雾霾的环境,用激光武器直接将非法进入太空的一切人或者物销毁——而在地面上,发现了超过规格,逾制聊电磁轨道推进器,就直接特种部队骑脸了!

这样的“不得人心”自然会让整个地球的其他国家都怨声载道,但是然并卵,绝对的力量就会带来绝对的统治。

不服也要服。

曾经……函可以算是一个威胁。现在……函也就能在自己家里殉爆,连同归于尽都做不到!

进一步海阔空。

退一步……不,慢一步,都是万劫不复。

……

这个世界的一位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文学家、作家弗莱曼曾在自己的一本书的开头写过这样一句话:

没有人能知道未来的对和错,但这就是理论之外的事实。理论内的事实验证后,我们可以做到范围内的正确,但未来,却永远在范围之外……想要拥抱未来,就要敢于去思考不可能,寻找新的支撑。在我的研究生涯中,数学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显然……它并非唯一也不是全部。

这本书的名字蕉我们的未来》,算是一本带有传记性质的科普书籍,里面夹杂了弗莱曼大量的个人经历,情涪研究生活,和一些趣事。

《我们的未来》曾连续六年,霸占着畅销书的第三名。

……

未来,是不可预测、不可预期的。所以,科学的“未来”也不存在百分之百的稳妥……

大家都是在去赌一些可能性……但这种东西,概率的大就是烟雾弹。再的概率,也可能会出现。这种事屡见不鲜!

……

迷信稳妥,寸步不前。

……

别急着否定未曾验证的东西。

……

这些,都算是书中一些“名言”。

埃米走进了自己的“飞船”,通行的还有六七个一起去换班的同事,同属于一个空间站。

飞船被钢索吊着送进了推进器的管道之郑

电磁轨道推进器的管道足有二十多米粗,管道的深度更是达到了二十公里。这样的长度,足可以让飞船尽量温和的加速,保证里面人员的安全——在穿着新式的宇航服的前提下。

在飞船出膛的那一瞬间,则必须达到足以在升空过程中减速,抵消霖心引力之后进入预定轨道的速度。

而这些,则由超级计算机傻瓜运行得出。计算机会细致的计算,将飞船和成员的重量精确到毫克,升空的动力分毫不差……飞船内,熟悉的感觉来了,一股无形的力量使同事们全部悬浮起来,就像是在太空中一样。然后,就感觉到一股挤压的力量出现,宇航服控制下,让众人变成了正面朝下——宇航服的背部,则明显鼓起来。这预示着……飞船已经经过加速、弹射,起飞了。

像是一口钟一样的飞船被打了出去,像是一颗超级大型的炮弹。划出了一条完美的曲线,进入了轨道之郑

这个减速的过程并不算快,到了轨道的时候,刚好开始绕着轨道转,几个人则是开始了初步的工作……

辅助超级计算机进行对接操作,然后换班。另一组人会乘坐这口钟回到地面……这口钟会在绕地一周之后减速,再次落成抛物线,回落到着陆点。着陆点的电磁弹床会不断的对它进行减速,然后平稳降落——这整个过程都需要里面的工程师协同参与。落地后,经过一些体检、恢复之后,就可以休假了。

现在的对接,并没有火箭时代的那种“精致”,大约只是有了半时左右完成了交班,埃米的空间站工作生活就开始了。

……

每就是飘来飘去的检查维护,观察记录。空间站的工作就是这么的乏味且无聊。虽然嘴上喊着“无聊”,想要一点刺激——但身在太空,实际上谁也不希望意外发生:

无论这个意外是惊吓还是惊喜。

……

工作之余,埃米便醉心于各种的文献资料,为自己即将搞出来的大新闻添砖加瓦。这是多么双赢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