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不是宋钦宗 > 一百一十三 常州事定也

邗沟居士,乃是秦观秦少游之别号。

秦湛作为其子,其前途自然与秦观休戚相关。

他的坎坷,起来也是一番故事。

时神宗自觉军力羸弱,国事不振,为求强计,拜王安石为相,开始变法。

变法多有不当,且地方官员借机下手,多有扰民害民之举。

司马光得知,直斥新法害人。

由此,朝堂分裂为新旧两党,此某争之始。

当时,秦观只是一个弟弟,变法与党争和他一文钱关系也没有,奈何,其投入了苏轼怀抱,成了苏门四学士之一。

王安石变法时,苏轼抨击其中不当之处,被贬斥。

哲宗继位时,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苏轼起复,然旧党大肆驱逐贬斥新党,苏轼觉得不妥,便又加以抨击。

好嘛,新旧两党都得罪了,成了夹心饼干。

因此,不论新旧二党谁上台,苏轼都是受赡那一个。

于是,秦观也跟着倒霉了。

当时王安石变法时,有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弟——蔡京。

为了攫取政治资本,在变法失败后,蔡京自立为新党核心,继续高举变法大旗,以招揽势力。

投机成功。

当哲宗亲政时,再度启用新党谋求变法,蔡京一跃而为朝堂大溃

然人就是人,他自我标榜新党领袖,不过是为了升官罢了。

当然,这并不妨碍蔡京借打击旧党之名排斥异己,甚至还搞出了元佑党人碑,把司马光为首的一干人全部列上。

苏轼曾经抨击变法,又与蔡京合不来,自然要倒霉。

秦观受牵累,最终客死他乡,秦湛也不能仕。

好在,苏轼当初送饶妾生了一个娃,那就是梁师成。

大概是受到蔡京的启发,梁师成自诩苏轼之后,以求招揽元佑后人扩大影响力。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的儿子,秦湛得以步入仕途。

宦官,不论历朝历代,世人总加以贬低的,秦湛因宦官而仕,自然要受非议。

赵桓在乎这些?

等他做了皇帝,管他新党旧党,胆敢搞党争,一律搞成死党。

至于梁师成,马屁拍的好便留着,若是有需要,借脑袋一用也不是不可以。

这就是皇帝,一言九鼎的存在。

当然,现在想这些有的没的还太远,首要乃是把常州给搞定了。

“党人因理念而成,党争却不该有,更不能成为排斥异己之缘由。

若吾登基,当禁党争,以利国利民为要。”感叹一句,赵桓看向秦湛,问道:“处度曾为常州通判,可愿与荣祖暂掌常州政务,以恢复常州民生?”

秦湛未曾回答,而是问道:“民丰才能不下与我,殿下何不任用?”

“是极,民丰文武兼备,出将拜相皆可,只是因中枢缺道,心灰意懒未曾科举,今日得遇,殿下万万不可错过。”范世延也道。

可见三人关系亲厚。

赵桓问道:“处度如何与民丰结识的?”

“当时臣客居荆南时,借宿他家,因此结下情谊。”

“原来如此。”赵桓点头道:“吾知民丰之才,如何不用?”

赵桓不知道萧嘉穗?

太知道了!

在他的记忆,萧嘉穗比秦湛有名的多。

讲真,若非提到秦观,谁知道秦湛哪根葱?

萧嘉穗不一样啊。

原轨迹中宋江打王庆时,裴宣、萧让、金大坚被縻胜擒获进了荆南城。

当时萧嘉穗就在城中,知道王庆必败,又顾念三人义不屈膝,担心三人被害后宋江屠城。

因此他写了传单,待确认民心后暗中抛向帅府前左右街市闹处。

传单被发现,军民聚集,萧嘉穗趁势鼓噪起来,杀了宣令贼兵,聚集百姓起事打破帅府,杀了伪城守梁永,其后又杀守门将马勥,赶散把门军士,开门迎接梁山军进城。

其能见微知着,顺应时势,是为智,能杀梁永马勥,可见勇。

如此智勇双全之辈,赵桓如何不用?

“非止启用,更要重用!”赵桓补充道。

“多谢殿下提挈!”范世延拜谢。

秦湛却问道:“未知殿下如何安排民丰?”

两人很急切,倒是萧嘉穗本人不甚在意,显然对出仕做官兴趣缺缺。

赵桓也不在意,反问道:“三位可知,吾从吕城镇往奔牛镇时,途中遭遇方腊埋伏事?”

如何不知道?海捕文书贴满下,但凡带耳朵的都知道这事了。

赵桓继续道:“其狼子野心,所图非。近日行埋伏东宫事,可见其势力已成。

目下朝廷着重忙于赈灾事,无暇理会与他,待灾害平息,定要追的他上无路,入地无门。

其为求活,只能聚集造反。

其麾下勇猛之辈颇多,且目下江南兵事糜烂,官府又失之戒备,其起事之初定然所向披靡。

为防局面不可收拾,须得早做绸缪。”

范世延摇头,道:“殿下,恕臣之言,民丰智勇兼备,确可为良将。

然其一人,于大局作用有限,更难以一己之力遏制贼势。”

“非要民丰遏制贼势,只要他保秀州不失!”赵桓道:“秀州知州陈禾才干卓着,治政有方,且其于灾中赈济得力,甚得百姓拥护。

然其孤掌难鸣,方腊席卷而来时,难保秀州不失。

吾意,民丰出任秀州兵马都监,助陈禾守住秀州。

待大军南下平叛时,一路沿运河渡江正面破敌,一路走海路由秀州登陆直插其后。

两路并进夹击,破贼便易如反掌。”

“方略甚好,我便助陈相公一臂之力。”萧嘉穗慨然应下。

秦湛笑道:“陈相公爱民如子,待人宽厚,民丰到了其麾下,定能施展抱负。”

“是极!”范世延也赞道:“殿下高瞻远瞩,知人善用,方能为人所不能为。”

“安排既定,荣祖、处度可愿暂掌常州事?”赵桓问道。

二人拜下,道:“谨遵殿下旨令。”

赵桓扶住,笑道:“二位出手,常州事定,吾无忧也!”

有了二人掌管统筹,常州衙门立刻运转起来。

套路如同武进县,全面清算发难民财的豪强,收缴钱粮用于赈济灾民、恢复民生。

赵桓也暗自观察了两人,确实能力不错。

当然,后方支援来的三千兵马也是关键。

有兵,方能大胆施为,谁都不惯着。

只一日,赵桓便肯定了常州事定不远,可以往苏州去了。

苏州,才是不好啃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