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不是宋钦宗 > 一百一十五 两浙路安抚使

踏踏马蹄声中,赵桓抱着梁红玉,与郏侨并骑而校

倒是未曾趁机上下其手,不是不想,而是时机不对。

郏侨正在阐述恢复苏州水利的打算,赵?桓当然要端正态度。

“此次水灾,固然是连日暴雨的缘故,其实于此关系不大,根本原因,乃是各处河堤损毁严重所致!”

“损害河堤,乃是大罪,何人敢如川大妄为?”赵桓问道。

“其罪魁祸首,乃是花石纲!”郏侨道。

赵桓不解,问道:“花石纲扰民害民,吾自知晓,此来之前,父皇已降旨暂罢,若花石纲损毁河堤,从何起?”

“此事来简单,殿下听臣解释。”郏侨道:“花石纲者,搜寻花木奇石以供圣上。

达官显贵,富强豪绅为媚上,遍搜民间奇珍,日久之下,珍品绝迹于市井,其等便进山下水以寻。

河堤之中,河水之下,多有各种质地之石,其中不乏奇种美石。

奸邪贪鄙之辈为迎合朱勔,各处河流搜寻,但凡见到奇花异木,并不在意是否损坏河堤,就地开掘。

其入河搜寻,多有掘底三尺之举。

河堤土石不在,只能河堤土石流下补充,且河堤之中多有石头,亦有人随处开掘。

虽有恢复,然并不坚固,寻常时节无妨,当水流漫灌时便多有倾塌。

是故,此次暴雨本是患,奈何人祸酷烈,酿成大灾。”

“夫子曰: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今日之见,果真人祸甚于灾。

若花石纲不废,此祸迟早重演。

有劳郏公细具条陈,待回京直呈御前,以求废止花石纲。”赵桓道。

“殿下放心,事无巨细定无遗漏。”郏侨应下,又道:“朝中奸邪当道,一意奉承官家,只怕此事难成。”

“虽千万人,吾往矣!”顿了顿,赵桓又道:“此往苏州,定然拿下朱勔,先去罪魁祸首。

无此獠,便是花石纲不废,也不会再如现下酷烈,百姓自然好过一些。”

“殿下,若是官家震怒,怕是不便稳当!若是牵连储位,更是因失大!”萧嘉穗直言劝道。

世人皆花石纲因朱勔而起,这话没错,然指定他为罪魁祸首,实在是抬举了他。

归根结底,还是赵佶的错。

开封附近平皋千里,无崇山峻岭,少洪流巨浸。

赵佶继位后,认为帝王皆非形胜不居,当时蔡京等人媚上,大力鼓吹“丰大豫亨”,因此赵佶起意建造山岳,此乃艮岳之始。

其对艮岳的景观设置极为重视,特取下瑰奇特异之灵石,移南方艳美珍奇之花木集于苑郑

本朝陆运﹑水运各项物资大都编组为“纲”,如运马者称“马纲”,五十匹为一纲﹐运米的称“米饷纲”,一万石为一纲,﹐运送花石者便为“花石纲”,以十船为一纲。

本为船队运输事物,后扩指为赵佶搜罗、监押、运送花石等一切事。

为办理花石纲事,中枢于杭州设造作局,于苏州设应奉局。

是故,此次灾难,以太湖为核心,尽在苏州左近。

盖因艮岳都造者,应奉局主持者,赵佶宠臣——朱勔,便是苏州人,此时,朱勔就在苏州。

王伦一直派人盯着,朱勔并未进京暂避,甚至花石纲仍在继续。

有恃无恐便的慈人。

一个人人喊打的奸贼,凭什么不把太子放在眼里?

道理很简单,动了他,便是打了赵佶的脸!

太子打皇帝的脸,能有好果子吃?

因此,萧嘉穗才劝。

违反制度,逾越职权拿下润州知州,后来更是大开杀戒,把常州官员杀了大半,武进官员全部杀了,肯定让赵佶不满。

只是弄的都是角色,赵佶不满也有限,不会有太过严重的后果。

动了朱勔,打了皇帝的脸,怕是赵佶要原地爆炸。

那后果就太严重了。

罚俸禁足都是轻的,很可能被幽禁,若是应对不当,很可能被废。

是故,赵桓一直踌躇如何对付朱勔。

不把朱勔搞下去,哪怕杀了方腊,也会有圆腊站起来的。

只是左右思量,并无两全其美之策。

“哎~太子孱弱,还是要当皇帝。”赵桓暗暗感叹。

见他沉默,梁红玉不禁道:“有甚可虑之处?我不信官家会因区区外臣而降责血脉嫡亲。”

区区外臣不至于,宠臣至于啊,傻姑娘!赵桓苦笑不语。

“殿下。”萧嘉穗道:“不若便留着朱勔,待殿下回京,我去杀了那厮!”

“不妥!”赵桓摇头道:“其权势滔,多有精锐打手护持,民丰虽勇,亦难得手,没来由折了我东宫大将。”

“能为民除害,又能报答殿下知遇之恩,死又何妨。”萧嘉穗道。

赵桓叹道:“罢了,待到了苏州,若其毕恭毕敬,尽心竭力配合赈灾,便暂且放他一马。

若其有半点不敬,便先行拿下,带回东京交于父皇发落。

至于其他热,却不能饶过。”

“忒也憋屈!”梁红玉撅着嘴嘀咕道。

有什么办法呢?太子就是太子,不能胡作非为啊!

“殿下英明。”郏侨却道:“来日方长,待殿下得登大宝,朱勔之流随手可以处置,目下却不必冒险。”

“当然,若是殿下劝得官家回心转意,朱勔便命在旦夕!”萧嘉穗又道。

没了赵佶撑腰,分分钟捏死朱勔没商量。

只是服赵佶,除非把上的月亮摘下来送过去。

从花石纲开始,前赴后继无数人劝过,便是蔡京也曾经劝谏废止,可有用?

花石纲依旧,朱勔气势日盛。

“到苏州……”

“报~”

赵桓尚未完,一骑从后飞至近前,道:“禀殿下,圣上钦命两浙路安抚使已至望亭镇,请殿下暂住一夜,待明日汇合后同进苏州。”

“两浙路安抚使?”赵桓惊讶。

唐初以中枢重臣巡视战争或受灾地区,称安抚使,宋初沿之,为诸路灾伤及用兵的特遣专使。

后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之政﹐影便宜行事”之权﹐实际上成为一路的第一长官。

只是安抚使多置于沿边之地,这江南地区设安抚使,实属江南平定后第一次。

大约,是赵佶觉得儿子搞的动静比较大,因此派了安抚使出来。

“新任安抚使者何人?”郏侨问道。

“乃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傅、太尉、开府仪同三司,神霄宫使梁师成是也!”信使回道。

梁师成?有意思!赵桓露出莫名的笑容,当即下令安营扎寨。

以贼斗贼,坐观成败,岂非逍遥?

只是如何让梁师成搞朱勔,还要看了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