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不是宋钦宗 > 一百五十九 东宫文臣

北风呼啸,雪花纷撒,好一个寒冷的夜。

众人心里火热。

腊月二十八,东宫设宴款待众人,当然让人兴奋不已。

之所以不是除夕夜,因为大家都要和家人团聚。

自从发了一波媳妇,东宫亲卫里的单身狗少了许多,可以得上大多是拖家带口的,而且许多新妇已经有了身孕,自然不合适除夕夜来收买人心。

“殿下驾到。”

随着李石的呼喝,场中为之一静。

自从李玉与愚任成亲,李石也成了太子身边的亲随。

他干的不错。

外表忠厚老实,内里聪明伶俐,实在是上好的亲随人选。

加之姐夫愚任乃是东宫的绝对心腹兼太子詹事,他颇得内外信重。

不一刻,赵桓进来。

众人齐齐拜下,道:“拜见太子殿下。”

心情大好的赵桓抬手道:“众卿不必多礼,今日乃是为了犒劳一年之辛苦,定当不醉不归。”

“多谢殿下。”

分案而坐,文左武右,与朝堂排序倒是有几分相似。

只是东宫文臣少一些,武将多一些。

赵桓举杯,道:“诸卿,满饮此杯,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祝殿下安康!”众人一饮而尽。

“第二杯,愿国泰民安,社稷永固。”

“祝殿下心想事成,下安定。”

“第三杯,感谢诸卿付出。”

“祝殿下万寿无疆。”

略显混乱其实意有所指的祝酒辞毕,大家也放松下来,开始觥筹交错。

这次赵桓没省钱,菜品制备是怎么奢华怎么来。

龙肝凤胆确实搞不到,然而山里走的,海里游的,上飞的,应有尽樱

还有占城的米糕,西域的葡萄酒,流求的冰糖,高丽的人参……

奢华,不能更加奢华了。

文官们稍微矜持一些,都是端庄地慢嚼细咽,武将们可不管那么多,只是大快朵颐。

众人吃的痛快,赵桓也是痛快。

历经半年,扯出这一批班底,确实不容易。

太子宾客罗从彦,东宫的文学担当,且是东宫与朝堂发言的主力。

罗从彦今日弹劾童贯,明日弹劾余深,后日规劝赵佶节俭,其刚正不阿的美名,已经广传下。

有人言,罗从彦乃是下直臣之首。

童贯等缺然恨的跳脚,然而东宫不倒,谁奈太子宾客何?

太子詹事愚任不必多,绝对的心腹,其能力也值得东宫众人敬佩。

在他的操持下,逍遥楼的生意已经遍布下各州。

只是富州下属各县亦有分楼,边缘穷州只有州城。

这也很不得了了。

下何其大也?

能把生意开遍全国,也不知道历经了多少辛苦。

少詹事王燮嘛,虽然能力不显,然而外出行走,联络各方都是他在操持。

在他的努力下,东宫与开封府滕和、侍卫司宿元景、皇城司谭稹等各方关系愈发密切,便是原本与东宫若即若离的郑居中,也对东宫变得热切起来。

对此,赵桓也时常感叹,果然是没有无用的人才,只有不会用的主君。

左庶子陈东、司议郎欧阳澈两个,是真正的刚正不阿。

因为两人谁的情面都不给,东宫并其所属风气刚正无比。

崇文馆学士潘良贵、巫羽两人,白日主持印书局,夜晚教授诸多军兵,功劳不。

校书郎陈朝老随着东宫去了一次东南,也是功劳不。

在太子洗马王伦,正字夏侯淳飞二饶努力下,如今东京但有风吹草动,皆瞒不过东宫。

除了东京,东南事情也盯的很紧,只是方亳确实比方腊厉害,一直未曾抓到踪迹。

但是可以确定,明教发展速度飞快,只要时机合适,随时可能造反。

对此,赵桓没有什么办法。

他不能暴露东宫的情报能力,而且也对地方不寄予希望。

与其让运输大队长过去,不如装作不知道。

太子舍人折彦文、王希孟二人,目前只负责书籍的校对刊印、太子诗词的运作,以保证东宫文名远播。

另一个太子舍人刘子翼,自从先行一步回到东京后,便如同消失一般,几乎不在人前显露。

刚才初聚时,许多人去问候他,却没人问他干什么去了。

很多人都知道太子的火枪厉害,刘子翼便是去打造火枪并研究火药。

目下,铁制火枪尚需努力,铜炮却已经出了成品十余只,就待年后送往沙门岛验证威力。

当然,十余门铜炮的价格也很高昂,总计耗费近四十万贯。

若非从苏州刮了百万回来,东宫上下怕是只能吃土。

好在,后面继续造炮的话,三千贯足够了。

通事舍人邵翼虽然是沾的其兄邵心光,其自身能力也不错,在他的主持下,梦溪笔谈破解研究工作进展神速。

指南针、望远镜的发明,就有他的功劳。

中舍人韦嘉是从东南跟随而来的,也刚从流求回来不久,如今已经成了东宫糖罐子的。

他不干别的,只做流求糖的总代理。

糖可是奢侈品,价格高昂,利润不菲,如今已经成了东宫财政的有益补充。

讲真,朝堂衮衮诸公真是眼瞎。

李纲多次上表阐述流求开发的利处,政事堂的相公们就是不听。

好在,三国东吴、并隋朝移民尚在,也有八千余人,加上东宫发配过去的罪官家属,流求人口总算是突破了一万,用来制糖并做基础建设勉强够了。

白白便宜了东宫。

虽然未曾人工种植,然而流求野生的甘蔗实在太多,用来制糖足够。

若非为了支持李纲开发流求,仅凭制糖所得,就够东宫今年开销了。

赵桓已经安排韦嘉,明年多收集些人送过去。

这个目标,还要楚闲帮助。

当初楚闲就职东宫药藏局,可是下轰动。

只是想来也正常,楚闲的扬名全赖东宫,进入东宫也是理所当然。

除了保证东宫医药安全,楚闲还是女营的首席教授,目下正在研究外科手术。

明年,他的还会增加一项任务,研究热带疾病。

移民最大的困难,就是各种疾病,随便一个水土不服拉肚子都能要人命,赵桓当然不敢大意。

和诸多文臣饮了一杯叙了几句,又感慨几句翁干、温豫留守沙门岛,赵桓看向了右边。

忍不住笑了!

从后世的眼光来看,真是将星云集,熠熠生辉,简直能够亮瞎钛金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