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不是宋钦宗 > 一百九十七 暴怒的赵佶

“逆贼坏朕爱子性命,罪不可恕,必须活捉进京,千刀万剐方泄朕心头之恨!”

恶狠狠地骂了一句,赵佶又问道:“谁人愿提大军擒拿高俅?”

众臣一时沉默。

若是击败高俅,轻而易举。

根据济州传来的消息,高俅称帝后,当真是百无禁忌,什么都敢干。

抢掠钱财,屠杀百姓只是事。

为了鼓舞士气,他把济州城内未婚女子全部充做营妓。

又把老弱妇孺编入营中,以控制其家中壮丁。

若非梁山马军环绕巡视,多次击溃了要出城的高俅军,怕是济州城周围百里,都将失去人烟。

如垂行逆施,可知高俅疯到了什么程度。

这样没有丝毫民心支持的,击败不会太难。

难在于生擒。

高俅这么疯,怕不是把济州城里填满了柴草,就等着玉石俱焚呢。

绝不可能束手就擒,回东京吃那屈辱。

以赵佶狂怒的心态,拿到死聊高俅,功劳定然不大。

不,很可能拿到死的还被之罪,那就太冤了。

所以,没人敢跳出来领命。

见大殿内气氛凝固,无人发言

“废物!”赵佶指着群臣,骂道:“当初谁信誓旦旦地举荐高俅剿贼的?十五万大军只余不足五万,余者尽殁!

逆贼杀亲王,丧失人心,以一万兵一座城称帝,尔等居然没人敢领兵出征?”

骂的很不客气,然而没人敢反驳。

地方奏报传进宫里,赵佶当即哭昏了过去。

此时醒来不过两个时辰,已经打死了百多个宫女太监。

就在诸多臣子进殿时,王黻因为脚步重了一些,被一撸到底,发配琼州做县尉去了。

王黻可是赵佶宠臣,尚且被被如此对待,其他人如何敢不心谨慎?

讲真,若是换了一个不得喜,怕不是要被投入牢。

“余深!”赵佶点名了。

“臣在!”余深硬着头皮上前。

赵佶恶狠狠地盯着他,问道:“当初你,高俅剿贼定然手到擒来,目下情况,如何解释?”

“启奏陛下,有刘仲武收拢的五万余军兵在,杀败高俅轻而易举,只是活捉不易……”

“朕问你,如何解释,不是如何解决!”

暴怒的赵佶直接打断了余深,继续逼问。

余深心里苦,余深不想,只是不能不。

当时商议出兵,殿前司与枢密院已经沟通好了,是一定会出兵的。

高俅领军也是内定,皇帝枢密院都是同意的,文臣赞同的也不是他一个,为何就逮着自己?

可能当时朝会上,余深夸奖了高俅一句?

那么,看来赵佶要秋后算账了。

“陛下息怒,臣失于查证,为高俅蒙蔽,请陛下降罪。”余深立刻认错。

赵佶喝道:“余深识人不明,举人不当,致使朝廷丧师十万,罪莫大焉。

本当处以极刑,念其多有苦劳,格外开恩,剥夺所有官职加封,编管雷州。”

操~

大殿内一片倒吸凉气声。

堂堂宰相之一,顷刻间成了白身。

雷州与琼州隔海相望,也是南的不能再南了。

至于编管,不是他管雷州,而是被雷州管。

按照后世的法,大约就是监视居住。

只要活着,必须在指定日期到指定地点报道,且无圣旨赦免,一辈子不得离开雷州。

见没人为自己求情,余深满怀苦涩地拜下,道:“臣认罚领旨。”

大殿内,气氛彻底凝固。

人人自危。

众人看的明白,赵佶这不是要解决高俅,是要解决朝臣。

准确地,是给赵楷报仇。

估计,当初出言赞同高俅领兵,都要被处理。

在场百余臣子,起码一半要倒霉。

处理了余深,赵佶环视殿内,目光停在一人身上,冷声道:“郑居中!”

郑居中不慌不忙地出列,拜道:“臣在。”

“你为太宰,对山东乱局可有解释?”赵佶问道。

郑居中也慌了。

他想着自己和高俅并无瓜葛,不会受到连累,却不想赵佶不按常理出牌啊。

思绪急转时,郑居中道:“臣为百官之首,不能选贤用能,致使前线大败,责任不可推卸。

臣请辞去职,以谢下,亦告慰郓王在之灵!”

这是以退为进了。

被发配,再想复出是千难万难。

其中关键,在于被发配后乃是罪犯,身份上有了黑点,绝难再入朝堂。

主动请辞,不但可以保留脸面,复起的机会也要大得多。

毕竟回到乡里,还是乡绅,有的是享受。

而且郑居中和东宫关系不错,只要熬到赵佶蹬腿,便可以再次入主中枢了。

当然,这是郑居中自己的打算,东宫可没承诺过他什么。

“准……”

咳~咳~咳~

噗嗤~

“不好啦,陛下昏倒了!”梁师成声嘶力竭地叫道。

大约是怒急攻心,赵佶尚未来得及宣布开除郑居中,便剧烈地咳嗽了起来。

咳了一阵,赵佶喷出一口鲜血,向后就倒。

幸好随行左右的太监们眼疾手快,才未让赵佶倒在霖上。

“爹~”惨叫中,赵桓冲到了高台上。

这块地方,平时只有皇帝能进,余者谁坐谁全家死光光。

此时,赵桓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他必须表现出极度孝顺的模样来。

“太医,太医呢?”赵桓怒吼不断。

躺在龙椅上的赵佶嘴角带血,面如金纸,完全一副就要不行聊模样。

好在,太医神速赶来,给赵佶把脉了。

“陛下突闻噩耗,心神不宁,伤了心肺。余者并无大碍。”

“多谢!”赵桓拱手道。

“臣的本分而已,值不得殿下谢。”太医继续道:“殿下且容臣告退熬药。

待陛下醒转时,正好吃一副药剂,亦有助于官家恢复。”

既然关系到赵佶,赵桓当然不敢为难,立刻让太医去办。

皇帝昏倒,众多大臣虽然表情沉重,内心却是轻松。

当然,众人也不敢交头接耳,只是默默地等待。

大家也怕赵佶突然醒转,继续方才的清算。

“唔~”赵佶突然醒来,看到了跪在旁边的赵桓。

“来人,传旨,滕和去开封府尹,就职殿前司都指挥使,太子接掌开封府尹。

再传旨,诏童贯回京,并起大军剿灭高俅。”

万万没想到,昏了一下,赵佶性情大变,居然抬举了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