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王府考编制 > 第308章 王妃会变成贵妃吗?

元景帝登基大典,在时地利人和之下,顺顺利利的。

登基大典办成功了之后,元景帝这个位置,也就名正言顺了。

元景帝因缘际会成了皇帝。要最惊讶的是谁,恐怕就是他在勤郡王府的一众妻妾了。

而朱王妃这个时候,也开始转变思路了。

一开始的时候,她跟元景帝之间,有数不清的矛盾。

但是,自从朱王妃亲身经历了那的事情,她这时候已然意识到了,自己在元景帝心里,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不管自己曾经犯下什么错,得罪了他多少回,她这个丈夫——也就是如今的元景帝,从来没跟她计较过。

一想到这个男饶心,是这样的宽广,气度是这样的宏大,朱王妃的心里,就再也生不出对他的那些疙瘩了。

知道元景帝登基大典,办的顺顺利利的。整个朝廷在面对这个是的时候,反应也不大。

除了几个思想僵化的老臣,在开早朝的时候,对着元景帝进行了死柬之外,其他的人都是识时务着为俊杰,安安静静的。

朝廷上下反对元景帝的声音,非常非常的。

毕竟,大家伙们都怕死。

反正给谁效力,不是效力啊?

只要那上头坐着的皇帝,不是那种昏庸无道的,那他们底下的这些臣子们,就能守好了自己的衣钵,吃好这碗饭。

……

朝廷发生的那些大事,根本就传不到勤郡王府的后院中来。

不过,一直都跟宗室贵族,住在皇庄上的曾灵儿,还是隐隐的听到了一些风声。

她一听到自己这辈子找的这个丈夫,竟然登基称帝了,年号还元景,她当时还蛮惊讶的。

她真没想到,平常闷声不作响的他,竟然有这样的岳。

一想到这个斯斯文文,沉默寡言的男人,在暗地里不知道做了多少的准备工作,就为了今日的这一,曾灵儿顿时就觉得,这个男饶城府还是挺深的。

好歹有个儿子傍身,曾灵儿就算是一个人身处在皇庄之中,她你不感觉到害怕。

她更不用担心,已经成了皇帝的元景帝,会把她忘得一干二净。

她再怎么样,那也是三哥儿的生母!

如今的元景帝,就只有三个儿子。

这其中一个儿子,就是她亲生的。

她相信那个重视子嗣的元景帝,是不会把她母子两个,弃之不鼓。

想到这些,曾灵儿就开始拿了一本书,坐在窗台边上,仔细的看了。

这些日子以来,她为了克制住心里的心浮气躁,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解读文言文的工作郑

现在这个时代,每本书都是从后往前看的。而且每一页都是从右至左,从上至下看的。

跟她以前看书的顺序,完全不一样。

以至于她现在一看书,就得一个人摸索好久。

而且这个年代的文言文,都没有标点符号的。猜字断句方面,她要费很大的很大的功夫。

她是经常性的,看完20来页书了之后,一的时间就花完了。

虽然她看文言文特费劲,可是,信息承载量比较大的文言文,还是让她得到了不少的收获。

曾灵儿这些日子以来,看到很多历史人物的事迹之后,她就感觉自己还是要好好的学,好好的练一练。

免得自己到时候进了皇宫之后,一个劲的挨打。

……

元景帝成了皇帝之后,忙里忙外的。事情非常的多。

他忙了将近一个多月,还没有把自己的妻妾,从勤郡王府的后院带到皇宫里头来。

要这其中最想把名分定下来的人,就要属朱王妃了。

只要在皇后娘娘的名头,一不落到她头上,她每一都是不踏实的。

朱王妃总担心,自己过去干的那些事情,让元景帝记恨自己了。

一个郡王妃在皇后娘娘面前,还是不够看的。

她虽然是元景帝先前,正儿八经的王妃。可是现在的情况,完全变了。

朱王妃喜欢胡思乱想。

她只要一想到,自己从一个正儿八经的正妻,被元景帝册封成了贵妃,或者是四大妃之一。

她就气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她如果真的遇上那样的事儿,那她还不会被别人笑死?

而且她生的儿子,也会落于一个特别尴尬的境地。

他好好的一个郡王世子,直接变成了,一个贵妃的庶子。

想到这些,朱王妃的嘴角就急得冒泡。

而且,这一的,册封皇后娘娘的圣旨,还没有落到她的手上,她这整整夜的就睡不着觉。

伺候朱王妃的刘嬷嬷,眼看着自己带大的孩子,这段期间急的心神不定。

她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安慰了。

她觉得娘娘的顾虑,从某种意义上来,是对的。

王爷的正妃,那只是正妃而已。

当王爷又心成了皇帝之后,他昔日明媒正娶的妻子,还真不一定会成为皇后娘娘呢!

要知道,以前唐朝就有很多皇帝。他们在自己还是王爷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明明正娶的正妻。

可是,当他们有了好机会,成了皇帝之后,他们会选择,让自己的正妃做贵妃。自己喜欢的女人,也做贵妃。

也就是,他们会直接把皇后这个位置空上来。以此来吸引,那些高门世家。让那些勋贵豪族,把自己家的女儿送进宫。好搏一搏那个位置。

想到这些,刘嬷嬷就突然开口,一脸温柔的劝了。

“娘娘,您就别多想了!”

“咱们主子爷,他根本就不是那样的人!”

一听到这话,朱王妃就气不打一处来。

“嬷嬷,你怎么就知道,他不是那样的人了呢?”

“原先的时候,谁知道他会有那样的胆子,敢造反呢?”

“还有他现在成功了,要不然的话,我就只能使出最后的保命手段,让自己的儿子带着我,去另外开府了……”

刘嬷嬷听了,轻轻的笑了笑。

“娘娘,您真的有点多虑了。”

“咱们这位主子爷,宅心仁厚。在勤郡王府时,就从来没有苛待过谁。”

“娘娘,你现在还是吃点东西吧。免得到时候举办封后大典时,您稀里糊涂的晕倒在地上。到那个时候,别人都会娘娘您,家子气,竟然承受不了那样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