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紫薇星明 > 第142章 包子馒头

龙闻声回头,和吴极对视了一眼,挑了一下眉毛。

吴极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却没有话,而是吹着茶杯上方的白蒙蒙的水气,低头浅浅品了一口。

过了一会,见屋内无人应答,门外又传来敲门声和一个女声:

“咚咚咚……药,熬好了。”

吴极自顾自的喝着热水,充耳不闻,龙睁大眼注视着他,他也仍旧不为所动。

龙眉头一皱,只好对着门口回道:

“进来吧!”

吴极瞥了一眼龙,随后便听到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了,忙微微侧头去看。

只见青萝神色憔悴,脸色稍显苍白,迈着碎步走了进来,左手提着一个药罐,右手握着两只白碗。

她走到圆桌旁,把两个白碗都放在圆桌上,正欲将药罐里熬制的药倒进碗中时,就听到吴极话了:

“青萝姑娘,先不着急,毕竟这服药刚熬制好,眼下太热不宜服用……”

青萝抬头看了一眼吴极笑道:

“主子放心,青萝已经冷置了一会,可以服用。”

完之后,她便在其中一只白碗中倒了半碗橙黄色的药水,然后端起碗,仰头一饮而尽。

见她如此主动自证清白,吴极心下一惊,但随即也笑道:

“如此甚好,有劳青萝姑娘费心了。”

青萝闻言只是淡淡摇了下头,放下手中的白碗,将药罐中的药水都倒进了另外一只白碗中,倒了满满一大碗。

放好药罐后,青萝端着冒热气的白碗轻步走到吴极面前,躬身双手将药呈上道:

“主子,请服用!”

吴极对龙使了个眼色,让他把茶杯接了过去,然后再从青萝手中接过白碗仔细观察。

这碗药气味纯正,没有其他药材的味道混杂,药水澄澈透亮,没有半点杂质,似乎没有任何异常。

为了确保万一,吴极用事先藏好在右手中一根银针插入药水中,见到银针没有变色才放下心来,将一大碗药都喝到肚里。

药水甫一下肚,吴极顿时感觉到腹中有一股热气随着气血游走全身,竟有点酥酥麻麻的感觉。

“不错,接下来几副药就辛苦青萝姑娘了。”

吴极一边着,一边将白碗递给青萝,在她接碗时,随便留意了一下她的手掌,确实是有三四个黄豆大的水泡。

“主子哪里话,青萝本就是机阁的人,伺候主子乃是分内之事,何来辛苦一?

“更何况主子生病,能够为主子熬药,报答当初救命之恩,青萝深感荣幸。”

青萝一边着,一边回到圆桌旁,收拾两只白碗和药罐。

吴极听后笑着问道:

“青萝,起来,你来机阁也有一段时间了,可否想到其他安身之所?”

青萝闻言身子一震,神情漠然道:

“主子这是……又要赶青萝走了吗?青萝……做错了什么?”

吴极见她如此,则止了笑意,冷冷道:

“吴某之前有言在先,自然不会强赶你走。不过若是你有更好的去处可以栖身,也不必一直被机阁束缚着。”

青萝闻言猛然扭头注视着吴极,眼中闪烁着一丝晶莹的光芒,冷冷回道:

“青萝也曾有言在先,跟随主子是青萝自己的选择,留在机阁更是完全自愿,怎么会是束缚呢?

“若是将来确实有了合适的栖身之地,必定是会主动禀报主子,此事请勿再提……

“主子若无他事,青萝就先退下了……”

青萝罢收回目光,提起药罐,拿好白碗,准备出门退下。

见她要走,吴极忙招手道:

“青萝姑娘,请先留步!”

青萝一愣,将东西放回圆桌上,拱手道:

“主子有何吩咐,青萝洗耳恭听!”

吴极瞥了一眼龙,笑道:

“听龙,你很喜欢吃一品斋的包子,可有此事?”

青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忙深躬解释道:

“主子放心,青萝吃得包子都是用工钱买的,没有私自拿店里的一文钱!”

“呵……”吴极乐了,自己是怀疑她潜伏机阁别有目的,但这目的肯定不是为了偷钱买包子吧?

于是他摇头笑着,摆了摆手道:

“不是这个意思。我是包子本身,青萝,你可有所了解?”

青萝听罢直起身来,眼神有些迷茫,扭头看了看龙,只见他耸了耸肩摊摊手,道:

“主子,这个呃……青萝第一次去买包子的时候,见到一品斋大门口有一副对联,的是‘制作虽繁绝不偷工;食材虽贵绝不减料’。

“或许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所以他们家做出来包子馅大皮薄,香而不腻。外观光滑挺立呈乳白色,面皮松软但又弹性,有嚼劲,爽口不黏牙,有麦香味。

“至于馅,都是用干净新鲜的食材,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这些自不必。最重要的是,他家的馅很多呀,而且经常有新品推出……”

吴极见她包子来滔滔不绝,眼里冒光,就快流口水了,忙打断道:

“青萝,我的也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问你,是否知道包子的起源?以及包子和馒头的区别?”

听到这句话,龙和青萝两个人都是一愣,不禁面面相觑,随后青萝嘀咕道:

“包子的起源?这倒没注意……”

吴极叹了口气,缓缓道:

“相传在三国时,诸葛亮率领蜀军攻打南蛮的孟获部落,通过七擒七纵终于将他降服。

“在他班师回朝经过泸水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江。

“于是召来孟获问明原因方知,原来是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阻挠众将士回程。

“若要渡江,必须用四十九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四十九条人命?

“他想到这儿,遂生一计,即命厨子以米面为皮,内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四十九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

“据传,这便是包子的起源了。最初是疆蛮头’后来以讹传讹叫成馒头,再到宋朝方改名为包子,馒头则变成无馅的馍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