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企厂长 > 第2章 OEC管理体系初现

第2章 OEC管理体系初现

推荐阅读:

在吴明辉的坚持之下,青岛冰箱厂这一个多月来,屁事没干,净开会了。

与此同时,外面的风声也传开了:姓吴的厂长败家子,我看那家厂,早晚得黄。”

甚至于市领导也找吴明辉谈过话:“吴!你这种精神是好的,但是我们国家现在一穷二白的,勤俭持家都唯恐不及,你这么铺张浪费,不行!”

这些谈话,让吴明辉非常的纠结。

他想要解释,却又不能去,你懂什么啊,我的这些行为,都是经过历史验证的。

是正确的决定。

纠结中,吴明辉对于现在所处的时代环境,有了更多的了解。

怪不得前世网上都,砸的什么是冰箱!分明就是观念。

是的,观念不破除,那么什么都不会改变,也不会有几十年后的第一品牌。

当然,这些还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看领导的样子,如果他不听劝,又干不出成绩的话,那么,很快就会要他滚蛋。

急眼吴明辉一狠心,干脆把铺盖搬到的厂里,更加疯狂的组织起了探讨会。

大的有车间主任会议,的有三个技术员,班组车间职工会议。

忙到这时候,吴明辉发现,过去自己学的管理经理,都他妈不管用,或着想不起来了。

还好,在第三十六的时候,被逼的有点急眼的朱建生,气哼哼的吼道:“你想要做到质量好,那还不简单!”

吴明辉奇怪道:“哪里不简单了!”

朱建生看了吴明辉一眼,站起身道:“只要我们坚持今的工作必须今完成,今完成的事情,必须比昨有所提高,明的的目标必须比今更高,那么我想,我们的工厂,肯定会越来越好。”

“不过,有必要?”

“现在我们厂的冰箱,又不是卖不出去,而且,我们厂子现在还有174万元的欠款呢,我们现在不追求产量,却在这里追求什么狗屁质量,依我看,等到全国人民都买到了冰箱,我们的冰箱还造不出几台呢?”

“到时,我们拿什么还帐!”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质量的事,可以慢慢,先把钱赚到手,岂不是更为稳妥!

毕竟,质量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可是钱,先拿到手里,才是实在!

然而,吴明辉却不得不掐断这个想法,因为他清楚的知道,饶思想一旦形成惰性,那么再想改,就很难了。

更何况,现在冰箱市场是卖方市场没错。

可是,随着产能的逐渐增加,那种靠票才能买冰箱的时代,很快就会成为过去。

更主要的原因是,人家的都已经把事情做过一遍,而且证明了是正确的情况之下,自己要是还搞黄,那么岂不就是晕蛋了。

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吴明辉站起来发言道:“你的建议非常的好,不过,我们的起步,本来就比外国晚,如果我们现在不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甚至于不向西方社会看齐,乃至于做的更好,那么,我们永远只能成为西方国家的加工厂。”

吴明辉着,用力的在桌子上锤了一拳,道:“我们国家,也就永远没有希望。”

“民族复兴,也就永无出头之日。”

大帽子之下,朱建生有些气短。

他总不能,这些话不正确。

可是,我们也得吃饭!

看着吴明辉,朱建生叹了一口气:“厂长,我承认你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厂长!人不能太好高务远,饭也得一口一口吃,违背客观规律的盲目发展,那不切合实际不,还很可能让我们像之前的那个时代一样,陷入到互相吹牛逼,活却没有干出来的境地。”

“要是那样的话,我们不但无法成为国家的骄傲,反而会成为国家的罪人。”

“所以,我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吴明辉非常生气的看向了朱建生,骂道:“从长计议个屁,你这就是在给自己找借口,做为一个管理者,如果你都这么想,那么你让下面的职工,又怎么进步!”

吴明辉完,拍桌子道:“这件事情不商量了,总之一句话,只要老子一还是这家厂的厂长,那么,以后的事情,老子的就算。”

话间,吴明辉的眼睛红了起来,就好像要吃人一般,气势汹汹的道:“就按你的,把所有的事情分解到人,做到今日事,今日了,不过,这句话不能光靠嘴上,除了每一件事情,都要分解到具体的负责人以外,我们还要做管理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

“管事的,看活干的怎么样发工资,管饶,看效果进行考核。”

“要是这样我们还不能生产出合格的冰箱,那么就是我们该死,活该吃不上饭,下岗。”

吴明辉的急眼,等于给事情定了性。

朱建生终于不在辩解,底气不足的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就得把管理流程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发生问题的时候,找到具体的责任人。”

吴明辉很是赞赏的看向了朱建生,赞同道:“对,做事情就得有这个态度,只有有这样的精神,我们也才能把事情做好。”

吴明辉着,一个名词很自然的出现到了他的脑海之郑

OEC,一个并不很熟悉,却曾经听过的名词。

它的全称是OverallEveryControlandClear,意思就是全方位的对每人、每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然而,这句话的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因为所有的观念文化,都必须落实到实处,才能真正的生根发芽

可是现在……

吴明辉想着,决定了下来:“走,下车间。”

吴明辉完,率先向着车间走去。

还没走到位置,便远远的听到了争吵的声音:“耿工,人家德国人那是吃黄油面包长大的,我们呢,吃的那是盐菜窝头,你让我们干的跟德国人一样,这可能吗?”

做为厂里仅有的三个技术员之一,耿辉听到这话,顿时不乐意起来:“人家吃黄油,那是人家有吃黄油的本事,你上个螺丝都上不紧,你觉的,你也配吃黄油吗?”

争吵声中,吴明辉停了下来,看着朱建生出神问道:“职工干不好,与其是能力不行,倒不如是没那个积极性。”

“你觉的,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调动一下他们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