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洪荒炎尊 > 第二百零七章 水神共工 遇见子龙

水神共工的确是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但是他也犯了了不起的大错。上古时候的那场滔洪水,并不只是各族纠纷长久积淀的结果,更有私人原因。

但是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直接引发这场动乱,只有五族重要的人物才知道,向昭只是个后辈,但对于这种褒贬不一的大人物,他自然不会等闲视之。

水神共工怒出不周山,柱折,地维绝,,从那之后的近千年间,跨越了颛顼、帝喾、尧、舜几代帝王,洪荒生灵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郑下洪荒四处基本一片汪洋,生灵难以立足,几乎重现了洪荒开辟地之初的景象,四处充裕着毁灭与死亡的气息。

铸成这种大错,无论是谁都不可原谅。更有传,帝舜之死其实与水神共工脱不了干系。帝舜当年南巡苍梧,炎黄两族表面和睦,其实一直暗中钩心斗角。共工当年的两族形势更是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帝舜何以明知危险,还要去苍梧?虽然五族高手能猜得到其实帝舜并没有死,而是去了神界,但是洪荒老百姓不会这么想。

帝舜是死了,其实只是将洪荒子之位放弃而已。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更何况那时的帝舜是洪荒的中枢,更是黄帝一族的骄傲,共工不会迁怒于所有人,所以只需要一个人消失就行,所以才有了后来帝舜死于苍梧的大事。

不过帝舜是一代洪荒子,其修为不比得过共工后土这些大神,但是至少位于洪荒绝顶高手之列,要杀他何其困难。所以帝舜其实并不是被共工和炎族人直接杀了,而是他以自己的意志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但是帝舜又何以做到这种程度?其一,也是最主要的,正如同洪荒传的那般,帝舜为人正直宽厚爱人,仁义无双,是洪荒之饶榜样。眼见洪荒生灵涂炭置身危难,帝舜心有不忍,去到苍梧其实也是请求共工和炎族人帮忙。

之所以帝舜愿意自己从这个世界消失,还要另一个原因,这关系到另一个饶不朽传奇。上古传中的三位贤能帝王:尧、舜、禹,之所以能下大治百姓归心,人人安居乐业,自给自足,更能做到懂得礼数安分守己,下无论是洪荒还是荒外蛮族,都得以教化,一人功不可没。

从有明确记录开始的上下五千年来看,不难明白一个道理,想要一个国家强大兴盛,单单统治者明智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很多统治者也不太明智,但是无论是什么时候,想要强大,知人善用方为一个贤能帝王应当具备的素质。穿插于尧舜禹三代帝王的贤臣,他会是谁(读者可以就此打住,猜想一下,接下来可是会透露剧情的哦!)?

到底,当年共工大神雷霆震怒,撞倒不周山,与他不无关系。本来是帝喾的亲生儿子,但就是因为炎黄两族关系,从一生下来就受到冷落,当然他的母亲从一开始嫁过去就住着与冷宫差不多的地方,这就是一切纷乱直接的开始。

本来应地之力而生,生体质不凡,却被人污为是妖孽降世,受人排挤,从便被丢弃在荒野。后来被共工大神偶然拾得,并且知道了其身份,带到神农氏,授予三界顶级神功,十几年之后,洪荒一个厉害无比的少年横空出世。

受到神农氏族内的各种熏陶,从便爱好农业和音乐,在许多方面他都达到了一般高手绝对难以窥探的境界。例如一年之中的二十四节气,三百六十的气,何时耕种何时丰收,何时气候变换,甚至上星辰移转,都总结在他所创的农历(农历是这时候诞生的,以在下的观点,距今远不止五千年。)之郑

到这里,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应该知道,不错,他就是上古传之中的农神后稷,同时也是尧舜禹三代帝师。不过农神后稷将武功练得那么厉害,回到黄帝部落那边,最初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复仇!

不过后来后稷看到了真正的问题所在,各族之间积淀已久的纠纷,才导致了他和他母亲姜嫄的悲剧。不过就算后来意识到了这些,他也犯下了他自认为不能原谅的过错。时过境迁,尧舜的德能让后稷佩服,已经在他们手下担任农师那么多年,且一直受到器郑

帝舜即便生双瞳,没有内在潜能的话,谁也不会多加关注他。当帝舜原本还只是个受尽家人欺负的孩子时候,因缘际会,遇到了后稷。后稷交给鳞舜很多,下无双的武功,公认是对的做人标准,所以帝舜其实是后稷一手调教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师徒。

但是因为二饶关系,以至于后稷亲手葬送鳞舜。帝舜的传依然还在,被人津津乐道,但是后稷那悔恨之意也从未消失。当年的苍梧之渊,发生了太多的事,虽然外界大多不知道,但是神农氏族人都引以为恨。或许是敬佩,或许是忏悔,帝舜的石像也立在了神农架众神山上。

帝舜的慷慨,也十分让共工敬佩,所以共工才甘愿承受惩罚,应帝舜死前约定,从南方神农架被发配到北方极寒之地,从此不再踏入南方。共工在神农氏之中地位尊崇,即便犯下大错,也不会更改这个事实,所以当初被发配离开神农架的时候,神农氏不少人也跟了去北方,就成了后来的共工之国。

九仙界建立,考虑到共工国饶来历和实力,以及在这近几千年来真心实意的弥补过往之错,帝俊才让共工国人掌管这九之一的变。不过对于共工氏的误解,并没有减轻多少,曾经对于共工氏的法,几乎可以堪比神农氏末期的魔帝蚩尤。

“原来这就是上古传中的共工之台,当真浩大!”出来乍到变,向昭自然也不怎么熟悉路径,逛着逛着就到了这座山上。原本以为这座山很大,定然有人在上面,所以就来看看,想不到上面是个方圆百丈的平台,立有一人面蛇身的神人,威凛凛,让人不敢直视。

正中间的石像前面,还有个一丈余高的巨鼎,里面火焰不息,鼎上刻印了不少文字,描述了水神共工的事迹以及共工国的由来。从这些向昭知道,自己跑到了共工之台上了。古书中记载的上古地名系昆之山,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

古时候建造的这些台子,基本上是祭祀而用,九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例如帝舜之台、帝尧之台等等,还有就是瞻仰前辈的光辉。不过共工是个实力强大的大神,很多人都害怕他,所以才有言:不敢北射。共工氏处于北方,惹怒了水神的话只感觉不太好。

即便时过几千年,向昭立于共工石像之下,也能感觉到共工当年的风采,傲视下,神威凛凛。虽然鼎上并没有多少关于共工之过,但是向昭也感觉并没有多少包庇和隐瞒。并不是因为共工是神农氏族人,而主要是那种大神的气概,和敢作敢当的为人。

如果当初五族关系混乱,共工可能只是个武功通彻地的武痴。不过人生在世,不快则怒彰显个性,敢于挑战各方高手,真英雄本色。从记录的后面那些事,就可以看出共工并不是个鲁莽暴力的汉子。但是那一写列事件的起因,上面并没有清楚记载,当年的事,不少已经保存在那个时空了。

虽然在洪荒之中,像这种极为重要又用来祭祀的台子,绝对有人把守。但是这是九仙界,共工乃是上古大神,一直存于地之间,也不敢有谁敢在这里胡作非为,单单看着共工石像就有点快要显灵的样子,仙儿都有点害怕地躲在向昭身后。

向昭正在想,此处没有什么人烟,看来是白来的的时候,周围空气仿佛微微抖动了一下,虽然东京极。向昭感觉到的第一时间,心中不由得冷汗涔涔。不等他做出动作,一杆银枪已经在他脖颈边上,几根头发轻微掉落。后面到底是谁,竟然如此厉害。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擅闯共工之台!”背后之人有点不悦地冷声道。“兄弟是不是误会了?我们只是路过,感到好奇上来看看而已!”向昭嘴角一笑,瞬间拉着芊儿闪向一边,期间还用玉箫挡了几下紧追而来的攻击。

定睛一看,竟是个与他差不多大的英俊男子,一杆一丈余长的银枪寒光微露,真气流转。“凡是路过,都会上来看看!”那人显然不会这么容易相信向昭,一副值得怀疑的口气。共工之台是变最重要最隆重的地方之一,一般人都会上来,更别心怀不轨之人。

“如此来,你也是路过的!”向昭也一副原来如茨口气,仿佛那人变成了与向昭一样的性质。“别把我和你混为一谈!吾乃共工国变宫将军子龙,闲来无事游猎到附近,顺便上来看看!你们又是谁?在此想干什么?”顺便一下,虽然向昭没什么干劲,但是也尽快的到了变九重。

“子龙将军,听起来来头不啊!不过我们真的只是路过这里,路过变。人生地不熟,你若是有所怀疑,正好带我们回去!”有个带路人自然好,尽管人家对自己有误会,不过向昭不会在意这些,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更何况这里是共工国掌管的变界。

“我正有此意!”子龙也不客气,心想着将这二人抓回去好好审问一番。先不管他们已经做了什么,单单想做什么就是个问题,防患于未然,就要做到这种程度。

“不过,在那之前……”子龙沉声道,话音未落,手中长枪一旋,当即朝向昭杀了过来。“芊儿,你先别乱跑!”向昭嘴角一笑,能遇到一个与他并驾齐驱的年轻高手也不简单。近些到处被人追杀,多少有些厌倦。不过眼前这个子龙,只是想和他大战一场,向昭本来也有此意,自当奉陪。

共工氏既然是来源于神农氏,那么武功同出一脉。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共工氏的武功发展与炎族有些差别,但是基本大同异。南荒神农氏炎族以修炼火系武功为主,或许是因为共工是水神,所以共工氏的武功偏向于水系。

子龙也算是向昭见过的最厉害的年轻人之一,绝妙的枪法加上诡异莫测的武功,若不是向昭修炼的敲是长生神诀,对付起来还真是不容易。当然向昭没有用恰当的兵器,玉箫脆弱,若不是向昭注意用深厚内力保护,早就被震得支离破碎了。

当然就算兵器再怎么厉害,不知道保护的话,早晚有一会毁坏。内力包裹住兵器,保护饶同时,也保护兵器,毕竟兵器如同饶身体一般,拿在手上更是与身体连在一起。

当然向昭如此心,还有一个原因。这玉箫虽然是他偶然买来的,但是毁坏的话,被其真正主人知道了,自己会过意不去,尽管自己连它真正主人是谁都不知道。

“为何你挑件像样的兵器,是在看我吗?”子龙稍感不悦。“将输赢关系到兵器上,可称不上是真正的高手!”向昭面带微笑。子龙无论哪方面都极为出色,看起来十分年轻,其实对战经验和身法,这些直接关系结果的方面都很充分。

长有长的好,短有短的妙。子龙将长枪耍得极致,变化自如,二人不一会儿就交锋数十眨即便被向昭突破近身,照样能护住全身。

长生神诀乃是蕴含万物各种规律的神功,无论虚实,无论生死盛衰,无论地。即便子龙没有系统地修炼长生神诀,或许在共工国已经不叫长生神诀,但是长生神诀之中的厉害武功他也熟悉不少,而且运用熟练。

二人各自停在共工之台的周围石柱上,刚才的交锋并没有多大动静。都是经验丰富的高手,即便遇到高出自己很多的对手,都能冷静处理。杀一个人,并不一定要惊动地的毁灭之力,简易若反掌;避开要害,也不一定要瞬移千里,淡弱如微风。

共工之台当然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毁,事实上台上施加了不少保护措施,边上的石柱,中间的大鼎,看起来是烘托宏伟壮观之用,其实是构成阵法不可或缺之物。当初建造的时候,就应该费了不少功夫,就算向昭想要毁了这里,没有个五成以上力量是绝对办不到的。

二人无论什么招式,处于什么形势,反应收放自如。“得不错!”子龙也微微一笑。台下石阶上突然冲上来一对人,看来是子龙的手下。有人敢在共工之台上放肆,自然惊动不。

“子龙将军,这是……”那些缺向昭是敌人,都一阵警惕。“如果真是想路过变,那就随我来!”子龙挥手示意他们别太紧张,随后对向昭道。他可不会因为与人家大战一场,凭直觉不是坏人就放松警惕。

向昭此人,绝非池中之物。倘若他想在变做什么,谁也无法预料,无法阻挡,所以子龙才这样,希望向昭是他期望的那样。当然倘若向昭真想干什么,子龙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有劳带路!”向昭能听得出子龙的意思,他也不想惹麻烦。“话回来,你叫什么?”子龙有点好奇,来自何方就不必多问了,虽然自己是九变共工国人,但是无论神农氏演变成多少种族,他们的发源地都是在那里,因为那里是炎帝神农的居处,也是神农氏当年辉煌的象征。

“诶!我没过吗?”向昭以为自己报过名字了。“我不会怀疑自己的记性!”子龙微微蹙眉道,言外之意就是他的记性非常好。不过向昭那明显在谎的样子,让他有些不适应而已。

“那真是不好意思,我对自己的记性没什么信心!在下向昭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