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天命之琉璃泪 > 第一百三十章 茶馆旧事

盛樱喘了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复又感到有些伤感,道:“羽溪啊,我们两个真是一对患难的姐妹,怎么都是这等凄苦的命运?是我们不够美丽还是不够智慧,怎么就是得不到丈夫的真心对待?”

羽溪闻言,顿了一顿,安慰道:“盛樱你也别太难过,感情这事和容貌还有智慧都没有太必然的联系,最重要的是缘分。你现在也算是和你家驸马名存实亡了,那以你就算是真正的自由身了,没人约束得了你,此后重新去找一个心仪的人不难。”

盛樱叹息道:“是啊!不难。”

其实很多道理盛樱早已想明白了,只是新=心中仍旧有怨,她为了一段感情付出的太多太多,可除了背叛,她什么都没有得到。

盛樱有时候禁不住在想,若她不是北燕国最得宠最高贵的公主,面对那些背叛,她该如何自处?是不是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只能默默都忍了,蹉跎一生。

“可你呢?你在北燕,怕是没有别的路可走了。这才成亲半年,楚将军就给你来了这一出,你打算怎么办?”盛樱想起来今日来的目的,她也是听了将军府里的事,对羽溪生出一些感同身受的情绪来,专程过来安慰羽溪。

羽溪冷笑一声,道:“楚清风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他是北燕的骁骑将军,我奈何不了他,但那个女人,是别想活命了。”

羽溪这话得云淡风轻,可眼神却是从未有过的狠辣,看得盛樱心头一震,不由得轻声道:“羽溪,你变了!”

羽溪却是转眼便笑了,看起来并不在意,反而道:“盛樱,你难得来一次,若是不好好尝尝我这儿专门培育出来的新茶可就亏了!”

盛樱闻言眼睛一亮,道:“好啊,快去取来。”

羽溪重新泡了茶给盛樱,交流了一番过后,两饶心情明显有了巨大的变化,这便心无旁骛地品起茶来。

看到盛樱关切地专程跑来宽慰她,羽溪心里要没有一点儿感动是不可能的,但现实不允许她向盛樱坦白,于是羽溪只好在心里默默地和盛樱还有楚清风道了声抱歉。

“嗯!你这茶真是不错,入口青涩,回味甘甜,连我这平日里不爱喝茶的人也难以抗拒,回头一定买上两罐收藏起来。”盛樱轻轻抿了一口,立即赞美道。

羽溪闻言笑弯了眼,道:“这是新研制的品种,名叫朝露,还没有开始大量的种植,因此全北燕,也就只有我的后院里种了几株茶树,今年的收成也就这些,喝完就没有了。”

“想不到你不光会喝茶,还能种茶,真是个才女!”盛樱惊讶道,她可没法想象羽溪在后院扛着锄头种茶的情形。

羽溪轻笑,解释道:“我可不会种茶,这都是我的婢女在弄。我从前在东临的时候就开始计划着培养新品茶树并且开茶馆,在东临,最有名的少羽茶馆早已开遍了所有的大城剩如今我来了北燕,这茶馆自然是要继续开下去的。”

盛樱了然,道:“想不到你竟还会做生意,这少羽茶馆我是有所耳闻的,在燕都是仅次于益茶馆的最好的茶馆,没想到竟然就是你开的。”

“惊喜吗?要不改日去坐坐?”羽溪问道。

“当然!”盛樱回答得很是爽快。

“不过我倒是听坊间传闻这少羽茶馆里的茶比起益茶馆来少了份清香和灵动,也不知那些文人们是怎么品出来的,在我眼里,其实这二者没差多少。”盛樱转着茶杯,随口道。

“你还知道这个?”羽溪诧异,这盛樱竞对燕都里的事都了解的如此详细。

盛樱白她一眼,道:“那当然,作为燕都里最精于玩乐的人,我盛樱对这城里每一处经典的娱乐场所都有所耳闻,否则怎么够打发我这么多闲暇的时间!”

“呵!”羽溪无奈,感叹这盛樱的日子过得真是舒坦,同为公主,盛樱玩乐的时候她却在深山老林里头啃野果子和硬的如石头一般的干饼。

羽溪摇了摇头,道:“实话,那些文人们的不错,益茶馆的茶也不知是怎么种出来的,偏生多了几分灵动,吗香味像是能在舌尖舞动一般,回味悠长。这次的朝露就是专门为了对抗益茶馆而花了大价钱研究的新品,虽是茶馆,可名声还是很重要的。”

盛樱闻言嗤笑道:“这帮酸腐的文人,为政没有什么好的见解,在这品茗享受一方面刀尽是门道。益茶馆几乎是要到了价,仍旧让他们心驰神往,可也不回首想想,自己究竟有没有那个财力进去享受。”

“你竟然会出这一番话来,真是让人刮目相看!”羽溪惊叹道。

提到这个话题,盛樱像是有些恼怒,脸色并不太好,只听她接着道:“你应该知道益茶馆门口有七块石碑,专门用来将近七日在茶馆的文人们写的最好的文章或是诗词刻于其上供人品鉴。那石碑上的文章我看过许多,辞藻确实华美,可内涵却是过于浅显了,只谈风月不报家国,我都无法想象我们北燕未来的栋梁就是这样一群人!。”

益茶馆门口的石碑,羽溪自从第一次光顾时就有所关注,确实是如盛樱的那般,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盛樱这番话确实激起了羽溪的疑惑。

“盛樱,那照你这么,之前你看到我望之师兄的文章刻于石碑上之时,又为何当着众饶面辱他?”

这件事当初可是让羽溪百思不得其解,思虑了许久也没有答案,既然盛樱不满于陈子峰犀利的辞藻,又为何在后来帮助他登上了皇帝早朝的大殿?

提到这个,盛樱的表情瞬间变得微妙起来,她的脸上满是羽溪看不懂的情绪,像是欣喜之中又带了几分苦涩。

“我看了陈大饶文章,很是欣赏胆识和智慧,又得知这样的人竟然只做了一个的修撰,完全无法施展他的抱负,于是便想提携他一把。可你也知道,我的名声坏了,若是我直接封赏他,必定会直接的坏了他的名声,也会将他置于众多大臣的对立面上。

因此我便想了个办法,以他对对圣上不敬的名头蛮横的将他带回府中,免了大家对他猜忌,也让民众对他多了几分同情。

在府中我同他探讨了一番,发现他的很多想法是很实际的,对北燕的发展极为有利,便有心想要提携他。又听闻他忧心雷州的灾情,便帮着他想了办法送他去雷州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