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天命之琉璃泪 > 第三百二十四章 城破国亡

两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战争进行的很顺利,捷报连连传来,东临人民为此欢欣鼓舞。

千叶云不在雪城里坐镇,原本他手上很多事情都交给太子来管理了,太子有些心急,大事事都是错误不断的,好在依赖于东临完整严格的管理体系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连带着羽溪在这段时间也忙了不少。

这事儿来也愁人,太子究竟几斤几两,朝中的大臣们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他从来没有同时管过这么多这么复杂的事务。

羽溪在和千音诚闲聊的时候也听他提起这事,千音诚好像为此很是苦恼。

他问羽溪的看法,羽溪想了想,觉得自己没有必要遮掩什么,反正她和太子的关系从来就不好。

手中来之不易的权利,可惜的是,他根本就把握不住这些,所以搞得一团糟。就连儿臣,也因为他的失误而耽搁过功夫。”

千音诚闻言沉思片刻,叹道:“真够丢脸的!”

“他是太子,是储君,即使生愚钝些,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总该自己有些谋划。就他这种情况,只要协调好底下的人手,虽然没法立夏奇功,可至少不会犯错,只要徐徐图之,总有得心应手的那一。可他呢?就是看不清!”千音诚难得多抱怨了几句。

再怎么,太子就是千音诚的孩子,亲亲的骨肉,这般行径,打的是千音诚的脸。有时候脸千音诚都觉得无奈了,正因为唯一的储君,换都没得换,所以没有一个人敢忤逆他,被母亲护着,从到大不曾吃过丁点儿苦头,千音诚想插手都没有办法。

“父皇,别生气!”羽溪连声安慰,眼见着千音诚情绪好转,便嬉笑着道:“父皇,您就没想过再生一个儿子出来,反正宫里嫔妃那么多,现在也不晚嘛!”

话音刚落,一个爆栗就砸到了头上,羽溪“哎呦”一声,眼里瞬间翻上来点儿泪花,委屈地抬头。

“没良心,朕太久没教训你,你就反了?”千音诚训斥道。

不过到底是心疼,没下狠手。

羽溪见状,脸上那点儿委屈的表情瞬间就没了,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她笑着探头:“父皇,您就是儿臣的,儿臣哪里敢反?”

这甜言蜜语千音诚听着受用,便道:“这次不和你计较,但类似的话不要再。”

“哦!”羽溪答应下来。

“不过父皇,从最新的战况来看,师兄应该不久就能得胜而归了吧?”羽溪问。

她得到了消息,据北燕已经攻下了,已经有先头部队开始班师回朝了。

“还早呢!只是战争基本收尾了,可打完仗可不叫结束,后续的收尾和重建的工作才是难中之最,有的忙呢!兵力也不能完全撤回,得陆续的走。”千音诚道。

“是这样啊!”羽溪,看起来略有失望。

“不过话回来,这次儿臣是太佩服您和师兄的筹谋了,针对北燕的计策居然从那么早九开始了,而且环环相扣,以至于我们在进军的时候都有很多兵不血刃的情况!”羽溪称赞道。

她这些做情报交接的工作,知道不少内幕的消息,越看越觉得惊奇,只觉得自己果真还是个菜鸟,真的太嫩了,老狐狸们要想吞了她,那真是简单了。而他们的计谋,果然也只有到了实施之后,才能被人窥探到,然而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所以啊!凡是谋而后动,你多学着点儿!”千音诚笑道。

诚然,羽溪的马屁拍得到位,千音诚很是受用。

就羽溪所知,这次作战的手法就很特别,史无前例。

楚清风这段时间里有回家一次,和她了他们的作战方式,那是楚清风到北燕之后和千叶云商议之后的结果。

他们先出其不意攻占了一个的州城:青城,尽量俘虏了里头所有的男人,找了一片打得空地,叫来城里的妇人们,同时让士兵去砸了城里所有达官贵饶府邸,搬出他们所有的存粮堆到众人面前。

而后击鼓敲锣,告诉所有人,只要臣服于东临,不再生事,这些官员们囤积的粮食就无偿的分给他们,若是有人反抗,格杀勿论。还好好站着的都是妇孺,她们无力反抗,况且此刻,她们也不想反抗,男人们都被俘了,而她们非但没有受辱,反而生活上还有一定的保障,对于家国观念薄弱的妇孺们来,这是不幸中的万幸,自然满口答应。

千叶云让人写了长篇的策论,贴满大街巷,命专人宣读。大意是,东临攻打北燕,不是为了害老百姓的性命,也不会占百姓们财产或土地,而是要铲除这个腐朽的政权,战争过后,就是东临的皇帝东临的官员,而生活只会变好不会变坏。

再加上楚清风这个活招牌,曾经的英雄站出来向他们作保,向他们详细的描述东临百姓的日常生活,并承诺会让他们将来也过上这样的生活。百姓们虽然将信将疑,但是大部分的冉底安稳了下来。

此后的战事就更加顺利了,看到青城的结局,北燕的民心彻底散了,每个人都再思考,想要为自己谋个生路。

当然作为官员,自然是怕了,想要严防死守,誓不能被攻破城池,可作为百姓来讲,却是切切实实的看到了生机,反抗必死,而顺从则生。

于是乎北燕兵败如山倒,而东临大军一路所向披靡,甚至到了后期,有的城池是被城里的百姓们从内部打开城门,迎接东临的军队进城。

自古以来,只有这一场战役打得如此毫无悬念且快捷,也只有北燕这一个国家,亡得如此彻底。

北燕亡国,持续了一万年的四国分立局面被打破,而传中的神明,却并没有对东临实施惩罚,难道,连神明都是站在东临这边的?

而东临的侵略之路是要结束了,还是,这只是个开始?

一时间众纷纭,没有人能确定未来的下大势,也没有人能肯定自己的命运。

好像毁灭的浪潮,终于来临,没有人能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