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嫡女本为凰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应允

三日后,南崇三年一度的校考终于要开始了,已经有几月未进学堂的夏兰雪,今日一早也出奇的走出了靖远侯府,前往国学堂,以好准备明日的校考之验。而已经步行到府门前的时候,远远的就见着靖远侯府内的管家李正则好似在门前的回廊里与一府内的侍女说着什么。当他见到夏兰雪带着八角和茴香朝着门前走来的时候,让侍女退下,他便朝着夏兰雪的方向并步而来。

“见过四小姐。”

不知道为什么,好似对面少女与生俱来的威慑感,又好像是一种早已被其压制的紧迫感,让他每每见在到她时,都在心中不由自主的视其为主,极为的恭敬。

见李正则站在自己的面前施礼,夏兰雪唇间微微含笑,只是这一抹笑意之中,另有别样之意:“李先生好早,明日就是校考之期了,想必李先生早已准备的胸有成竹,从容应对了吧?”

李正则颔首:“多谢小姐关心,一切均已准备妥当。”

夏兰雪笑意盈盈的看着李正则,就仿佛是不经意间的流转,就连说话的语气,都带着蜿蜒曲折:“那就好,明日的校考无论是对于先生,还是对于在场的某一位南崇才子都是最为关键的一日,我自是相信先生才高八斗,可以冠绝天下。但,有些时候事事非所料,还是期望先生可以一鸣惊人。”话语中,她故作顿了顿,等再次抬眸之时,眼中似有丝丝的冷凝而出:“我记得我曾经告知过先生一事,明日的校考之后,会有不少人赏识先生的才学,可只有一人,确是真心地想要拉拢先生为谋士,先生可以全心答应,若是那人问起先生在哪高就之时,先生也可实言相对,只是我要提醒先生...”她的脚步微动,来到了李正则的身侧,眼眸直视前方,无波无恙:“还请先生别忘了当初与我的承诺。”

听着夏兰雪的话,李正则脑中忽然想起了当日这少女与他的话‘日后入仕,时机到了自然有人会请你而为,但到了那时,还请公子莫要拒绝,只要表面上应了他,你便可以有一条捷径可走,当然,最终你还是要为我所用。’想到这里,他竟有些不寒而栗之感,心中的怀疑未减,他实在不敢相信小小少女,竟然可以将事情预料的如此真实,若不是他亲耳听到,或许他还是那个依旧对眼前之事毫不相信之人。疑虑之感在心底渐渐而升,但他还是回道:“与小姐的承诺李某断然不敢忘之,还请小姐放心,我李某人定会为小姐效犬马之劳。”他对着夏兰雪再次揖礼,抬首时问道:“不知小姐现下是否可以告知,想要纳我收为己用者究竟是何人?”

夏兰雪轻摇着头:“现在还不到时机,等明日你文辩之后,或许那人便会寻你私下商议谋士之事,到了那时,你便可以清楚的知道对方是谁,且随机而变,至于对方给你开出的条件,怎么去商谈也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只需你记住答应我的事而已,其他,我皆是不会插手。”

明日是李正则至关重要的一日,夏兰雪知道,那年的校考之中,李正则就是这番被‘那个人’发现,收为己用的。眼下顾安已经成功接近了郭氏一族,并且郭氏长子也已经礼贤下士,她曾给顾安传递消息,让其循序渐进,不可冒然与其为之。顾安很是明白夏兰雪的意思,现在剩下的便是李正则这枚棋子,只要安装的适当,他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妙用。既然如此,那明日就是个最佳的时机。

李正则明白了夏兰雪的话:“在下明白小姐的意思,既然李某曾经为了能救锦如出苦海而应下了小姐话,就没有现在断然弃桥的道理,还请小姐放心,小姐已经完成了对李某的承诺,那李某自当完成对小姐的应允。”

夏兰雪笑笑,李正则是聪明的,他知道应该做怎样的选择,对于有恩于他的人,不说涌泉相报,也会尽之所力:“这世上的事就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仿佛是相互牵制,你本就是一块被埋没在石堆中的金石,只是占时避开了锋芒,没有被慧眼之人发觉。你与那些自命不凡的尘灰玉石不同,他们的才华只是张扬其事而已,与你攀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明日你便放手去博吧,定会有一条捷径是属于你的。”

“是,李某知道了。”李正则的态度极为顺从,他在此时已经收起了刚刚那种疑惑的神情,以一副了然的之心,对着夏兰雪道:“至于日后小姐吩咐的事情,李某也定当竭尽全力去报答小姐的恩惠,这点请小姐无需置疑,担忧。”

夏兰雪没有看他,而是微扬起了下颚,朝着侯府门外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马车方向走去,她的话点到即止,剩下的路就要靠李正则自己亲历而行,再多的,她也无法去顾及了,一旦明日他被‘那个人’发现,他的仕途便会一路顺畅,可是这样的顺畅究竟可以坚持到几何,她却不知,毕竟她的目的是报仇,一种血海深仇,她不会让‘那个人’在轻易得到任何东西,哪怕是一点,也不行。

在夏兰雪上车之后,八角和茴香也在身后快速的跟了上来,刚刚她们还在心中自顾自的嘀咕着小姐为何要与李管家说那样的话,可当下回过神来的时候,她们恍然大悟,原来这步棋,自家小姐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备下了,但是究竟要做些什么,她们却不得而知,只能跟随着小姐的意思,观看着小姐布下的棋盘。

京华城中这些日子关于靖远侯府的传闻已经渐渐的淡然了下来,虽说当今陛下并没有因为敬亲王世子北少禹的死牵连靖远侯府的众人,但也难免会有一些平日里与靖远侯府对立之人,在朝堂上对其请奏,弹劾。可每到这时当今陛下的态度,确是给人一种不解的定义,只要朝堂中有人提及此事之时,他都会将此事巧妙的化解开来,留下一众人满是疑惑不解的神情。久而久之,摸清陛下脾气的大臣,就对这件事不再提及,做沉默之状。。

而这些事情,国学堂内的学子确是不知的,尤其是平日里与夏芷柔和夏芷晴两人交好的那些人,更是对此纷纷怨怼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