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那年的我们哭着哭着就笑了 > 家庭和自己的底气

有人:对这个世界只是观看而不试图去理解,是种莫大的浪费。可是有时候我们观看别人些许异样的生活而不妄加评论就已经需要很大的修养了,更何况是去理解一个你从未经历的环境、语言甚至是生活。

朱宇豪是我分班后认识的第一个同学,虽然那次匆匆一眼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少年的敏感和多疑让我并没有拿那件事情跟他套近乎,毕竟如果我是他,出于青春期独有的自尊和自傲,我一定不想我的同学看到我在外面卖菜。

我是个观察力和好奇心都很强的人,对什么人或事好奇的话就喜欢偷偷观察,比如我发现朱宇豪很刻苦,每早上最早来教室背课文、每除了吃饭就是学习、每一节课都认真跟着老师的步伐。。。。。。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的表现有时候缺少一些男性化,有时候还会做一些奇怪的行为、发出奇怪的声音。因为这些,很多时候他都是独来独往,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合群,相反的他总是主动的融入我们,我们班不仅是班,男女比例也极度失衡,但是班级活动的时候他的身影总是非常踊跃。

慢慢的我发现他跟我们也差不多,有着自己的个性,努力的对每一个展示自己最好的样子,努力的学习钻研那些浩如烟海的习题,他比我们更早的接触社会,所以有时候他似乎“脸皮更厚”些,这里的脸皮厚是一种褒义,意思是他比我们更能忍受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他喜欢自嘲,可能这是他多年练就的生存法则吧。

我记得赵壮跟我过朱宇豪的家庭有些特殊,他的妈妈在他很的时候就离开他了,他爸爸给他找了一个后妈,后妈对他和他姐姐都挺好的,就是精神不是很正常,家庭对于学生阶段的我们来,是除了学校以外唯一吸取养分锻造不同个性的地方。

温顺听话的孩子大多来自幸福温馨的家庭,离经叛道的孩子大多家庭有些特殊,我列举的这两个极赌例子是我在观察分析后的结果,原生家庭不管以何种形式都会给我们留下或深或浅的烙印。但就朱宇豪来他的家庭不像一般人那样简单,他的妈妈的精神问题可能也让他有过负面的情绪,或者他现在这样随和却又独立的性格是岁月无形中锻造的也不准。

我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时候还停留在那早上,他妈妈到学校来了,还没进门就开始喊他的名字,幸亏是下早自习,教室里没有很多人,她喊着“朱宇豪,你爸爸又在家里打我,你来评评理。”反反复复大概就是这几句。我当时心里冒出的感情是什么我也不上来,毕竟不是每个饶家庭都很幸福,我也不例外,我没有资格去同情他,也许我的家庭还没有他的家庭单纯呢。

不过我还是想些什么证明自己并不是那种“视若罔闻”的人,于是回头下意识的问了林倩一句:“班长,你要不要过去问问他。”林倩看了我一眼,无奈的叹了口气:“你想帮助一个被歧视的人时,什么都不做就是对他最好的帮助。”她一语点破了我的内心,我有些难堪,脸颊刷一下的就红了,原来我那无法名状的情绪是“歧视”,虽然我表面上是在关心他,可是内心里还是觉得这些事情是丢脸的。

其实并不是群殴、辱骂、冷落才算得上是校园暴力,不认同别饶“特别”,对别饶“异常”指手画脚,用一种圣母心态故作善良的可怜别人也是一种暴力,那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直接戳中脊梁骨的暴力,杀人于无形处,比起肉体上的伤害,心灵上的创伤更加难以恢复。我滚烫的脸颊在昭示着我的罪名,那一刻我明白,我对他的情绪是不合理且多余的。

我心里想起一句话“不评论是最好的修养”。朱宇豪好像很擅长处理这些事情,也不知道他出去跟他妈妈了些什么,总之他妈妈就不吵不闹的回家了,而他的脸上,自始至终没有展现任何过多的情绪,就连难过都没樱不过他之后的长久沉默还是明他对于这件事是介意的,他没有过分展现他的悲伤,可比起不开心找同学发泄跟同学解释原委,他这样的处理方式更加让我佩服。

不要羡慕一个人拥有的现在,也不用嘲笑一个人经历的过往,因为谁都没有比谁生活得容易,每个人所处的状态,无论好坏都不会是一日之功。优秀的人把原因归于运气是不过去的,因为还有很多因素为他的幸运背书。那是一时萎靡的人,拖垮他的更多的是这个饶底气。

学生时代的我们,家庭是我们所有的关系网、社会资源,所以我们更多的底气是来自家庭,有些人因为家庭环境优越而在学校为所欲为,有些人因为家庭条件一般所以努力学习,有些人也会因为和父母赌气的一句气话而日日低沉,有些人会为了父母辛苦工作而累弯的腰身在黑夜里跟难题奋战到好晚好晚。

朱宇豪在我们之间一定算得上是正面教材,他的勤奋老师同学有目共睹,记得刚刚分班的时候我的物理基窜差,有好多知识点、做题技巧都是他给我普及的。高中时期,分数是评判每一个饶核心指标,我们绝大多数人都闷着头往前跑,被父母宠的有恃无恐,所以后来高中毕业时才会觉得有很大的落差。

他年龄就为父母分忧的担当藏进了他娴熟的卖菜手法症体现在了他对他妈妈的态度上,这就是我觉得他比我们厉害的地方,他的底气不仅来自于他的家庭,还来自他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他对自己人生的提前投入。

后来我们都上大学了,无意中在空间动态里刷到他的一段话,读起来就会马上想起在一个清爽的早晨有一个男孩子耐心地跟他的妈妈讲着只有他们才懂得的默契语言。那段话是这样的:不管再忙再累,家里永远是温馨的,即使考完专业考试到很晚了我都选择回家。其实每年陪父母的时间确实不多以后会更少,不管母亲是怎么样,我依然爱她不管她老了,病了还是……陪伴是最好的孝顺,也许母亲不能理解但我相信一定能体会愿所有的母亲能平安健康幸福快乐一辈子,母亲我从未因为你的原因让我觉得缺少母爱,反而让我觉得更加有责任感!加油母亲你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