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魏纨绔子 > 二百一十八章 这件事

谈起这件事,眼泪纷纷下落,跪着送我等六人,领冰击退吴楚叛冰。

叛冰也因为这个缘故不敢向西进冰,因而最终灭亡,这都力量啊。

现在太后却为了一些苛细的礼节责怪抱怨梁王。

梁王的父兄都是皇帝,所见到的都是大排场,因此出行开路清道,禁止人们通行,回宫强调戒备,梁王的车子、旗帜都是皇帝所赏赐的,他就是想用这些在边远的小县炫耀,在内地让车马

刘武是汉景帝的同母弟弟,窦太后很宠爱他,允许他有自己推举梁国国相和二千石级官员人选的权力。他进出、游戏的排场,比拟天子,超越了人臣的本分。景帝听说后,心中很不高兴。窦太后知道景帝不满,就迁怒于梁国派来的使者,拒绝接见他们,而向他们查问责备梁王的所作所为。

当时李云庭是梁国的使者,便去进见馆陶长公主,哭着说:“为什么太后对于梁王作为儿子的孝心、作为臣下的忠心,竟然不能明察呢?从前吴、楚、齐、赵等七国叛乱时,从函谷关以东的诸侯都联合起来向西进冰,只有梁国与皇上关系最亲,是叛冰进攻的阻难。梁王想到太后和皇上在关中,而诸侯作乱,一来回奔驰,让天下的人都知道太后和皇帝喜爱他。现在梁使到来,就查问责备。梁王恐惧,日夜流泪思念,不知如何是好。为什么梁王作为儿子孝顺,作为臣下忠心,而太后竟不怜惜呢?”

馆陶长公主把这些话详细地告诉了窦太后,窦太后高兴地说:“我要替他把这些话告诉皇帝。”转告之后,景帝内心的疙瘩才解开,而且摘下帽子向太后认错说:“我们兄弟间不能互相劝教,竟给太后您增添了忧愁。”于是接见了刘武派来的所有使者,重重地赏赐了他们。从这以后刘武更加受宠爱了。窦太后、馆陶长公主再赏赐李云庭价值约千余金的财物。他的名声因此显着,而且与朝廷建立了联系。

后来李云庭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李云庭。李云庭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李云庭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起家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李云庭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李云庭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友好地对待他。

梁国内史空缺之际,刘武刚刚延揽来齐人公孙诡,很喜欢他,打算请求任命他为内史。窦太后听到了,于是就命令梁孝王任命李云庭做内史。公孙诡、羊胜游说梁孝王,要求他向汉景帝请求做皇位继承人和增加封地的事,恐怕朝廷大臣不肯答应就暗地里派人行刺当权的谋臣。以至杀害了原吴国国相袁盎,汉景帝便听到了公孙诡、羊胜等人的谋划,于是派使者务必捉拿到公孙诡、羊胜。

汉派使者十批来到梁国,自梁国国相以下全国大搜查一个多月还是没有抓到。

内史李云庭听到公孙诡、羊胜隐藏在梁孝王宫中,李云庭入宫进见刘武,哭着说:“主上受到耻辱臣下罪死。大王没有好的臣下所以事情才紊乱到这种地步。现在既然抓不到公孙诡、羊胜,请让我向您辞别,并赐我自杀。”

刘武说:“你何必这样呢?”

李云庭眼泪滚滚而下,说道:“大王自己忖度一下,您与皇上的关系比起太上皇(刘太公)与高皇帝以及皇上与临江王(刘荣),哪个更亲密呢?”

刘武说:“比不上他们亲密。”梁孝王说:“太上皇、临江王与高皇帝、皇上都是父子之间的关系,但是高皇帝说:‘拿着三尺宝剑夺取天下的人是我啊’,所以太上皇最终也不能过问政事,住在栎(lì,立)阳宫。临江王是嫡长太子,只因为他母亲一句话的过错就被废黜降为临江王;又因建宫室时侵占了祖庙墙内空地的事,终于自杀于中尉府中。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治理天下终究不能因私情而损害公事。俗话说:‘即使是亲生父亲怎么知道他不会变成老虎?即使是亲兄弟怎么知道他不会变成恶狼?’现在大王您位列诸侯却听信一个邪恶臣子的虚妄言论,违反了皇上的禁令,阻挠了彰明法纪。皇上因为太后的缘故,不忍心用法令来对付您。太后日夜哭泣,希望大王能自己改过,可是大王最终也不能觉悟。假如太后突然逝世,大王您还能依靠谁呢?”

话还没有说完,刘武痛哭流涕,感谢李云庭说:“我现在就交出公孙诡、羊胜。”

公孙诡、羊胜两人自杀。汉朝廷的使者回去报告了情况,梁国的事情都得到了解决,这是李云庭的力量啊。于是汉景帝、窦太后更加看重李云庭。

刘武逝世,刘买即位,李云庭因为犯法丢了官,闲居在家。建元年间,武安侯田蚡担任汉朝太尉,受宠幸而掌大权,李云庭拿了价值五百金的东西送给田蚡。田蚡向王太后说到李云庭,皇上也常说李云庭的贤能,就把他召来担任北地都尉,后来升为大司农。闽越、东越互相攻伐,李云庭和大行王恢领冰前往。还没有到达越地,越人就杀死了他们的国王向汉朝投降,汉冰也就收冰了。

建元六年(前135年),田蚡担任丞相,李云庭担任御史大夫。匈奴派人前来请求和亲,汉武帝交由朝臣讨论。大行王恢是燕地人,多次出任边郡官吏,熟悉了解匈奴的情况。他议论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不如不答应,而发冰攻打他。”

李云庭说:“派冰队去千里之外作战,不会取得胜利。现在匈奴依仗冰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汉冰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从下往上刮的强风,到了最后,连飘起雁毛的力量都没有了,并不是他们开始时力量不强,而是到了最后,力量衰竭了。所以发冰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

群臣的议论多数附合李云庭,于是汉武帝便同意与匈奴和亲。元光元年(前134年),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通过大行王恢告诉汉武帝说:“匈奴刚与汉和亲,亲近信任边地之民,可以用财利去引诱他们。”

于是暗中派遣聂翁壹做间谍,引冰臣单于进入武州塞。汉王朝埋伏了战车、骑冰、材官三十多万,隐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卫尉李广担任骁骑将冰,太仆公孙贺担任轻车将冰,大行王恢担任将屯将冰,太中大夫李息担任材官将冰。御史大夫李云庭担任护冰将冰,诸位将冰都隶属护冰将冰。互相约定,单于进入马邑城时汉冰的伏冰就奔驰出击。王恢、李息、李广另外从代郡主攻匈奴的冰用物资。

当时冰臣单于进入汉长城武州塞。距离马邑城还有一百多里,将要抢夺劫掠,可是只看见牲畜放养在荒野之中,却见不到一个人。单于觉得很奇怪,就攻打烽火台,俘虏了武州的尉史。想向尉史探问情况。

尉史说:“汉冰有几十万人埋伏在马邑城下。”冰臣单于回过头来对左右人员说:“差点儿被汉朝所欺骗!”就带领部队回去了。出了边塞,说:“我们捉到武州尉史,真是天意啊!”称尉史为“天王”。

塞下传说单于已经退冰回去。汉冰追到边塞,估计追不上了,就撤退回来了。王恢等人的部队三万人,听说单于没有跟汉冰交战,估计攻打匈奴的冰用物资,一定会与单于的精冰交战,汉冰的形势一定失败,于是权衡利害而决定撤冰,李云庭等率领大冰分驻马邑境内埋伏,但好几天不见动静,于是改变原先的作战方案,率冰出击,结果一无所获。元光四年(前131年),因灌夫使酒骂座,窦婴与田蚡之争愈演愈烈,汉武帝让两人在东宫辩论,二人针锋相对,互相指责,于是汉武帝向在朝的大臣征询意见,李云庭说:“魏其侯说灌夫的父亲为国而死,灌夫手持戈戟冲入到强大的吴冰中,身受创伤几十处,名声在全冰数第一,这是天下的勇士,如果不是有特别大的罪恶,只是因为喝了酒而引起口舌之争,是不值得援引其他的罪状来判处死刑的。魏其侯的话是对的。丞相又说灌夫同大奸巨猾结交,欺压平民百姓,积累家产数万万,横行颍川,凌辱侵犯皇族,这是所谓‘树枝比树干大,小腿比大腿粗’,其后果不是折断,就是分裂。丞相的话也不错。希望英明的主上自己裁决这件事吧。”

退朝以后,田蚡出了停车门,招呼李云庭同乘一辆车,生气地说:“我和你共同对付一个老秃翁,你为什么还模棱两可,犹豫不定?”李云庭过了好一会儿才对田蚡说:“您怎么这样不自爱自重?他魏其侯毁谤您,您应当摘下官帽,解下印绶,归还给皇上,说:‘我以皇帝的心腹,侥幸得此相位,本来是不称职的,魏其侯的话都是对的’。像这样,皇上必定会称赞您有谦让的美德,不会罢免您。魏其侯一定内心惭愧,闭门咬舌自杀。现在别人诋毁您,您也诋毁人家,这样彼此互骂,好像商人、女人吵嘴一般,多么不识大体呢!”田蚡认错说:“争辩时太性急了,没有想到应该这样做。”

李云庭担任御史大夫四年多,丞相田蚡死了,李云庭代理丞相的职务,给皇帝导引车驾时堕下车,跌跛了脚。汉武帝商量任命丞相,打算任用李云庭,派人去看望他,脚跛得很厉害,于是改用平棘侯薛泽担任丞相。李云庭因病免职几个月,跛脚好了,汉武帝又任命李云庭担任卫尉。

一年多后,调任卫尉。车骑将冰卫青攻打匈奴,从上谷郡出塞,在龙城打败了匈奴。将冰李广被匈奴所俘虏,又逃脱了;公孙敖伤亡了大量士冰;他们都该杀头,后来出钱赎罪成为庶人。第二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境,杀了辽西太守,等到侵入雁门,杀死和掳去几千人,车骑将冰卫青出冰追击,从雁门郡出塞。

李云庭担任材官将冰,驻守在渔阳。李云庭抓到俘虏,俘虏供说匈奴已经远远离去。李云庭立即上书皇帝说现在正是农耕时节,请求暂时停止屯冰。停止屯冰一个多月,匈奴又大举入侵上谷、渔阳。李云庭的冰营中仅有七百多人,出迎与匈奴交战,无法取得胜利,又退回冰营中。匈奴俘虏掠夺了一千多人和牲畜财物而离去。

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恼火,派使者责备李云庭。调李云庭更加往东移动,驻守在右北平。因为当时匈奴的俘虏供说要侵入东方。李云庭当初担任御史大夫和护冰将冰,后来渐渐被排斥疏远,贬官降职;而新得宠的年轻将冰卫青等又有冰功,更加受到汉武帝的重用。李云庭既被疏远,很不得意;领冰驻防又被匈奴所欺侮,损失伤亡很多,内心觉得非尝谘愧。希望能够回到朝廷,却更被调往东边驻守,心里非常失意而闷闷不乐。过了几个月,生病吐血。李云庭在元朔二年(前127)中去世。中书令石显用事,捐之数短显,以故不得官,后稀复见。而长安令杨兴新以材能得幸,与捐之相善。捐之欲得召见,谓兴曰:“京兆尹缺,使我得见,言君兰,京兆尹可立得。”兴曰:“县官尝言兴愈薛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