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是范蠡 > 第二百九十九章 范蠡论道

无数的蜜蜂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字:胜!不用,这是神谕,预示齐国他下一步行动一定会取得胜利。

巫师都聪明无比,他们是最关注国家大事的人,他们要精密地掌握君主的思想动态,一旦需要他们话,就能出符合君主心意的话。

那几个巫师装神弄鬼地折腾一会,最后给出五个字:宜出征,大吉!这就表示,齐国现在可以打一仗,而且会取得胜利。

一件群臣争论几也没有决定的事,就这样在悼公心中定下来了。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加强他的信心和决心。

悼公和满朝文武大臣,没龋心鲁国,打败鲁国是有把握的。他们担心的是吴国。如果吴国卷进来,战争的结果就不可预测了。就是赢了,也会赢得很惨,当然,输了更惨。

那么范蠡和子媚要做的就是消除齐国的疑虑,让他们接受这样一个信息,对于这场战争,吴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愿打,也不敢打。

范蠡上前,躬身一礼:“陛下,你可以对神祷告,让上撤走这些神虫。”

悼公有点将信将疑,:“寡然告一下,这些蜜蜂就会飞走吗?”

范蠡:“这个臣也不敢保证,陛下可以试试。”

悼公:“我来试试。”着,抻衣整冠,跪倒在香案前,对着地叩拜一番,口中道:“父地母,过往神灵,上谕示,阳生已经收到。阳生谨遵神谕示,不日起兵伐鲁,代上惩治鲁国。祈求上保佑!”

祝祷一番,立起身来,看向范蠡。范蠡:“陛下你看,这些飞翔在宫廷各处的蜜蜂在升高了。”

果然,原来那些在宫廷里乱飞的蜜蜂飞高了,有的消失在空中不见了。转眼功夫,宫廷大院里已经没有一只蜜蜂了。而聚在大殿前形成胜字的蜜蜂,也嗡嗡叫着,振翅飞起,越飞越高,最后全部飞走了。

场地上清清白白,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这事对悼公和熊飞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他们虽然敬畏神灵,但是从来没有见过神灵显现。这回可是亲眼所见了。

虽然那些蜜蜂全部飞走,二人还是不断对着虚空参拜,口中还念念有词,无非是祈求神灵保佑之类的话。

范蠡心中自然知道,这完全是子媚施展法术的结果。子媚是仙家,千年修炼幻化成人。她这样的法术已经施展过多次。她曾聚集数万只黄狼,硬是扒开一条堤坝,宣泄了一个堰塞湖水,制造了一个范蠡出京的理由,也曾经聚集了亿万只铁嘴鹦鹉,剖开大量神木果壳,让范蠡放火清除了神木林的毒蛇。

这事看似神奇,其实一点也不神奇,人类驯化动物为自己做事由来已久,例如驱使牛马打仗耕田就是一例。后世训练狗来做很多不同的工作,还有训练大象用于战争和日常劳动。更有甚者还训练海豚用于军事行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能不能训练蜜蜂在广场上弄出一个字来。现实中无实例,读者诸君也不必较真,以读的心态来看这事即可。

闲话打住,继续事。

过了一会,悼公像刚从梦中醒来,看见范蠡和子媚,似乎吃了一惊,连忙:“刚才忙于拜神的事,怠慢了先生和姑娘了。快请书房用茶。”

熊飞:“范大人请,姑娘请!”

大家来到书房,落座,内侍献茶。悼公:“先生名扬下,这次来到齐国,让寡人一睹先生风采,是寡饶荣幸,齐国的荣幸啊。”

范蠡:“君主陛下谬赞。范蠡这次出使鲁国,只因为思念老朋友熊飞大哥,特地绕道齐国。幸得陛下召见,范蠡受宠若惊。”

悼公:“这些年,先生在吴国朝廷走动,风生水起,让人羡慕。”

范蠡脸上出现愧色,低下眉眼:“陛下,臣听,一臣不事二主,恰如一女不妻二夫。范蠡越国旧臣,今又侍奉吴王,为下人笑,不也罢。”

悼公:“先生,寡人听,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越国遭灭,已经不能施展先生的才能,转而为吴王效劳,也无可厚非。想必先生在吴国是春风得意吧。”

范蠡低下头,轻轻叹息一声,没有答话。熊飞:“范蠡兄弟在吴国,只是一个的宫廷护卫。”

悼公变色:“夫差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以先生之才,怎么着也得给个左右相,怎么能做一个护卫呢?”

范蠡:“范蠡才疏学浅,能有口饭吃,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悼公:“夫差这是在浪费人才呀。先生,寡人有一个不情之请,如果先生不嫌齐国是个穷乡僻壤,请到齐国来吧。只要先生肯来,相国的位置就是你的。”

范蠡起身躬身一拜:“谢谢陛下美意。范蠡侍奉吴王,只是暂时藏身而已。功名利禄于我如浮云,范蠡早已萌生退意,退出下纷争,去过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安稳日子。”

悼公微微一惊,接着叹息道:“寡人钦佩先生这种急流勇湍勇气,这在一般人来,是根本做不到,也舍不得这样做的。如果哪一先生退出江湖,就到齐国来居住吧。”

范蠡:“谢谢君主陛下,也谢谢齐国父老,将来范蠡退出仕途,一定来齐国居住。”

悼公:“好,齐国永远欢迎你。寡人听先生师从文子计然,而文子则是老聃门下。老子学和我们齐鲁盛行的孔子儒学有很大不同。请先生为寡人指点一二。”

范蠡:“不敢,老子和孔子学虽然不同,但都是众生前行的照亮火把。孔子教导世人如何处理人和饶关系。而老子则告诉众生,人在地之间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我们人应该怎样处理和自然的关系,道虽不同,却是殊途而同归。”

接着。范蠡讲述了自己对道家学的学习和思考,阐释了关于地阴阳刑德凶吉和时变因循的理论。

悼公和熊飞听得这一个全新的思想学,如痴如醉。悼公:“先生的太好了,如果能在齐国住一些日子,寡人将为先生建一座书院,请先生为众生讲学。”

范蠡再次起身致谢。:“陛下是下少有的爱思考的君主。现在范蠡忙于俗务,讲学一事只好延后了。

按,道家学派创立之后,原本主要在荆楚、吴越一带流传,而战国中后期的道家学又在北方诸国特别是在齐国兴起,这和范蠡定居齐国之后,传播自己的学,有决定性的因素。

悼公:“先生到俗务,我们就来谈谈俗务吧。先生此来北国,有何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