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玄幻之最强太子 > 第556章 惆怅心绪

文回影部被拔掉之后,李狗蛋率部队,一鼓作气奔袭三天三夜,赶至闻虎镇方向,闻虎镇战场上,齐国林有德部队与李狗蛋决战,最终被打的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至齐国边界,为什么一涨大唐雄伟,重振大唐士气,李狗蛋直接带兵打到了齐国的边界重要城市。

文回影屠了广陵城,李狗蛋非是那种对老百姓出手的人,他只打下城池后就撤退了,齐国军队损失惨重,李狗蛋大胜而归,这时,密城方向,李友善亲率三万名精骑讨伐韩国大军。

经过一个月的征伐,终于将韩国的士兵赶出密城边界,李友善大胜而归。

帝都朝廷上,木婉儿对有功之臣一一嘉奖,李狗蛋的回归让她兴奋不已,有了六大学宫的最高统帅,大唐的高端战力,就不会稀缺,而让她觉得大唐的国运回来是因为李狗蛋成功联合了赵国。

韩齐两国撤军最主要的原因是赵国派大军攻上了他们的后门,此时前线正打的不可开交呢,被脱入两线作战后,齐韩两国的同盟也显得不可靠,他们没料到赵国人突然来了一招围魏救赵。

大唐的庆功宴上,木婉儿亲自敬了李狗蛋,张白圭,李友善一杯酒,当然李狗蛋还盛情邀请了孙凌云前来赴宴,觥筹交错之后,各自的心情都调整到极佳。

可他们都明白,掉以轻心绝对是死路一条,最大的阻力还没有进攻,若是进攻,不知以大唐的国祚又能抵抗多久。

素来和赵国是死敌的秦国,没有趁赵国出兵的机会前去偷袭赵国,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很难不相信,他们是否在积蓄力量,等候着下一轮的攻击。

夜晚独惆怅,木婉儿登上帝都的明月桥,望着那硕大皎洁的圆月,缓解相思之情,她本是大唐一个小地方出生的女子,只因遇见了李灿,人生轨迹才发生了改变。

能成为大唐的女皇是她做梦也没想到的,她设想自己长大后或许会找个能干的男人,和他生活在一起,从此相夫教子,过着平淡的人生,也想过凭借所学的琴棋书画,当一个普通的艺妓,坐在画舫里,靠卖琴为生。

直至今日,她还是觉得女皇的身份,对她来说太遥不可及了,就如天上的明月一般高不可攀。

她很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这一国之母的重要角色,若是一个决定的失误,很可能将李灿交付的帝国付之一炬,木婉儿一刻也不敢懈怠,关于治国,关于责任。

她已经如此努力了,只希望那人能多回大唐看看,看她治理的国家走向繁荣,终只是无疾而终的想念,有时候望着月亮她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原因是想念,李灿的容颜始终萦绕在她的脑海中。

不知何时,木婉儿明白内心所思。

其实一直在仰望他,所做的一切都为了能让他开心。

木婉儿心里有淡淡的悲凉,她站在二十四桥明月夜上,微微叹息着,思念心中的人不知他在远方是否安好。

只能对月寄托着心中的遐思吧,她双手合十,闭上了眼帘,如忠实的宗教成员在祈祷,心中所想,无不为他,平安喜乐,皆是记挂。

张白圭坐在红木椅上,微弱的烛光晃荡不停,为了节省资源,他舍不得点上第二根蜡烛,桌上的文书堆了一米高,每一本文书都得他亲力亲为才能确认,作为事无巨细的帝相,他有责任有义务不辞辛劳的工作。

他对贪腐,对黑恶深恶痛绝,张白圭想给大唐带来片片清风,他有理想,有决心,也有野心,彻底杜绝大唐的贪腐,凭着自己的力量带大唐走向繁荣昌盛。

所以,无论眼睛多么疲倦,灯光多么微弱,他也得将桌上的文书看完,每当疲倦的时候,就想到了身为贫弱书生的欺辱。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他是捡过人家不要炊饼,放在嘴里啃,只为了攒钱,赴京赶考,五年的失败使得他心智沉稳,坚毅,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从未磨灭他想报效国家的决心。

或许,当初想要考上进士的信念是为了赚大钱,当大官,成为父母的骄傲,失败太多后,他见证了人间的悲苦,贪官的猖獗,他们鱼肉百姓,整日寻欢作乐,欺上瞒下,却赚了最多的钱,张白圭决心要改变一切。

然而,落魄书生的决心不值一提,他也曾伤心过,痛苦过,被现实击倒过,然而无论多么的难受,他还是会选择站起来,他相信大唐是个伟大的帝国,会有人为了百姓不顾一切的出声,为了国家的兴旺,付出此生所有的力量的。

他坐在大石碑上边啃炊饼边黯然神伤。

直到有一天,他终于考上了进士,实现了自己梦想的第一步,进朝为官,他想成为大忠臣,为国尽力,为民鞠躬,于是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针砭时弊,只为了让国家能更进步,可惜,当时盘踞的文官势力,从根源上腐败了,他们联合在一块儿,贪图民脂民膏,骗取国家财富,实乃盗国之臣。

念及于此,张白圭,每每落泪不止,他的奏折,呈书被一丰丰的截下,各种刁难,磨砺接踵而至,他险些被贪官们给害死,于是他忍无可忍在朝廷上,帮助女皇痛骂贪官集团。

他的正义在腐朽的势力面前以卵击石,终被拉到?朝堂外,痛打了二十大板,他疼得直不起身子,嘴里吐着血沫,可他的意志却从未消弭,只要还活着,他就会和贪官势力斗争到底!

运气很好,大唐真正的皇帝,李灿回来了,他就像镰刀一样,将那帮为祸的贪官,一茬一茬的割掉了。

张白圭从未见过如此狠辣,果决的帝王。

朝堂百官被他杀的一干二净,空荡荡的朝廷之上,唯有他跪在了皇帝的面前。

那人的身姿真的如同金龙一般,充满着绝世的威严,仅仅是望了一眼,张白圭的脑中就像血液被抽干了似的,无法思考。

万人之上的帝王,只看中了他一人,提拔他为大唐的帝相,从今以后,将庞大的唐帝朝,交给一位初出茅庐的小子?

这无疑是极大的赌注。

而张白圭多年的理想却在那人的一话之下,实现了第一步。

简直是神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