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小月儿 > 第三百七十六章 魏王驾到

小月儿给小肖氏打完预防针,心情放松很多,自顾自的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小肖氏是个好同志,自己很自觉地主动和如星、如辰一起跟着花嬷嬷学规矩,甚至于一起去听课。白天处理事务的时候,经常请花嬷嬷到场,对她加以指导。甚至于还学习了写字、看书,甚是勤奋。

大概是小肖氏留的东西不少的原因,住了五天以后,小肖氏打发人去小长村柳家送信说:姑外婆留她们多住几日,居然被柳老太太允许了。就这样,小肖氏带着孩子,没有压力的住了下来。

转眼到二月份,野外还是很冷,就在二月初二这天,老贺兴冲冲的来到碎琼阁。

“看上去挺高兴啊,老贺。”小月儿问。

“小祖宗,咱们藏得那点东西,被发现了。接着扬九龄的精卫又和西戎人遭遇了,这次抓了个活的。”

“抓了个活的?是谁抓的谁啊?”

“当然是扬九龄的人抓的西戎老道——寿阳子的人了。”

“来人确实是寿阳子?”小月儿惊讶的问。

“你老看见的那个戴着逍遥冠,穿宽着袍大袖的道袍的,应该就是西戎的国师——寿阳子。”

“打了孩子,来了娘。”小月儿自言自语道。

“怎么讲?小祖宗,谁是孩子?谁是娘?”老贺奇怪的问。

“还用说,上次那些来抓白玉的人,连他徒弟清虚都让我老人家灭了,这不是:‘娘’出来了,准备给他孩子报仇呢。”

“你老人家不是万年老妖吗,怎么还怕那个不人不妖的寿阳子?”

“切,谁说我怕他?我老人家只是还没修炼好,等我修炼好了,杀他家去,杀他个片甲不留!”

“切!”

“说啥呢,跑题了,说正事儿。抓了个活的怎么了?”

“把寿阳子越境的事儿招出来了。本来扬九龄还想把整件事儿捂住,慢慢的寻找宝藏,可是,被上山的精卫给捅出来了,现在满大街的人都知道,西戎人在天凉山寻宝,杨少帅也在。有些有实力的豪族,也已经派人参合进去了,您说神不神?”

“结果呢?我要结果。”

“结果就是,大帅杨忠昌没办法,直接致函通知克尔斯城的莫尔顿王,如果再有西戎人过来天凉山流窜,格杀勿论!

然后,寿阳子的人就撤走了,撤的很干净,咱们人说他确实回西戎王城了。”

“是寿阳子撤回西戎王城了?”

“是。”

“嗯,好,如此我家白玉就无忧了。”小月儿感叹道,又小心眼的看了老贺一眼,“最近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有消息说,如果路上没有天灾人祸的话,大概再过半个月左右,魏王的车驾就到了。”

“哦,日子过得还真快,妖魔鬼怪都要来。”

老贺听小月儿这么一说,忍不住问了一句:“你老不就是传说中的妖魔鬼怪吗?”

“那能一样吗?我老人家是好妖怪,我不吃人,不喝血,与天地同寿,与人和平相处,是几十万年难得一见的好妖怪。他们不是,他们吃人肉,喝人血,烧杀抢掠、巧壤夺,仗势欺人、欺压良民,与人民为敌,所以他们夭寿啦,知道吗?那能一样吗?”小月儿又一番胡说八道,给老贺洗脑。

“哦,你们妖怪品种还挺多的。”老贺愣愣的说。\0

“对妖怪,要尊敬点,别不拿妖怪当回事儿,尤其我老人家这样的好妖怪。坏妖怪可以随便骂,小心会吃人的。”小月儿又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老贺无可奈何,他家小祖宗定期发癔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半个月就过去了,朔洲大营杨忠昌整理好一切军务,直接派人到涿州,流星似的打探魏王的消息,可见他对魏王到来的重视。

二月十六日,探马来报说:魏王的车驾已到涿州府,只是魏王年岁大了,所以在涿州休息一天,就往朔洲府赶。

十七日休了一整天,十八日一早,魏王的车驾就往朔洲府来了。

大帅杨忠昌出城十几里,迎接魏王车驾,若不是边关将帅不得擅离职守,这货没准会去涿州府迎接。

小月儿早知道今天魏王驾到,早在城外找了最佳位置,观看魏王的车驾。她也远接远迎的,不过,她是猎奇加打探消息。他对魏王可没什么好印象。

等魏王的车驾一到,小月儿还是觉得涨了见识。

魏王在当朝的这些皇室亲王当中,身份是最贵重的,所以他的派头也是最足的。

走在队伍最前边的是御林军,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足够威风,因为王驾前边的御林军,那是皇帝给魏王的最尊贵的体面,紧跟着是护卫军,旌旗猎猎、铠甲鲜明、兵器林立,紧跟着是太监队伍,太监的后面就是魏王的马车了,小月儿觉得那车绝对可以和现代的房车媲美,外形看就宽大豪华,里面应该是你想象不到的奢华。再后边是一队车队,里边的应该是女眷和宫娥。再跟着的是护卫。最后,是一长队的押运粮草的车。

小月儿用感知力感知了一下,她很想把这些所谓的“粮草”给抢了。合着这货有点犯毛病:手痒的毛病。

因为那车上可不是单纯的粮草,还有大量的美酒、几十头活猪、几十头活羊,甚至在后边还有十几头牛。小月儿觉得古代似乎是不许屠杀耕牛的,可是在队伍后边这些牛,明明是牵过来劳军的。小月儿舔了下嘴唇,好久没吃牛肉了。

怪不得杨忠昌远接远迎的,感情不但是巴结魏王,还有实惠啊,三十几车呢,很实惠啊!小月儿感叹道。

杨昌忠带着他儿子,一直护卫在魏王的车驾旁边,直到朔洲大营。

好家伙,魏王一到朔洲大营,就见大营内,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全体将官,从大营外一直列队到帅帐,夹道欢迎啊。

魏王自然表现得十分亲民,早下了车驾,步行到了帅帐。

大帅杨忠昌请魏王上主位,又命人摆上香案,和众将官一起跪下接旨。

魏王宣读圣旨,圣旨内容自然也是老生常谈,年年都一样,无非是表彰将士们为国戍边,建功立业、国之栋梁等等,巴拉巴拉的一通吹捧。当然也不乏对大帅杨昌忠功绩的肯定,又加官进爵了几位,其中就有杨昌忠的儿子——扬九龄。

背靠大树好乘凉,果然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