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大画师 > 第634章 大典第一步

刘庆点点头笑着道:“嗯,这的确是莫大的荣誉啊!”

“好了相公,完事儿了,我们是不是该出去了?”程云笑盈盈的道。看样子此时她也是很开心的。

当然了,今是刘庆大喜的日子,是刘庆的册封大典,她身为刘庆的女人,自然是要高兴了。

听了程云的话,刘庆点点头,笑着道:“好,我们这就出去。”

完,刘庆就和程云出了西偏殿了。

那几个太监看到刘庆换了礼服,更多了几分庄严,加上刘庆的气度不凡,大有君临下之气,便都赶紧的弯腰一拜。

刘庆则是淡淡道:“各位贵人不必多礼。”

那大太监起身来笑呵呵的道:“刘大画师真是一表人才啊!”

听了那太监的话,刘庆淡淡一笑,而程云则是羞涩的一笑,这别人夸她的男人,她的心里自然是美滋滋的了。

刘庆笑了笑道:“贵人,我们是不是该出发了。”

“好,现在距离典礼的正时还有一炷香的时间,当我们走到那大庆殿的时候,时间也就差不多了啊!”那太监笑吟吟的道。

刘庆点点头笑着道:“有劳贵人带路。”

“刘大画师这边请。”那大太监笑呵呵的道。弯腰给刘庆摆摆手。

刘庆点点头,便先走出了大殿,程云跟在后面。那大太监也赶紧率领众太监跟在了后面。而其中一个太监则是跑到了前面给刘庆引路。

刘庆跟着那太监出了延和殿的大门,然后朝着西面走去。西面就是紫宸殿了。但是有高大的宫墙围着。即便如此依然能看到那紫宸殿的飞檐,十分有气势。

顺着紫宸殿旁的宫道,转头向南行,路上很安静,偶尔能看到一对侍卫路过,别的就没有什么了。这紫宸殿一线是朝政区域,也没有太多的太监和宫女儿。这条太监和宫女儿还是那后宫多的了。

刘庆跟着那太监是一路来到了大庆殿。

喝,这大庆殿还真是宏伟,不亏是举行大典的宫殿。

只见飞檐红柱金瓦,气势磅礴。

大庆殿是北宋皇宫的正殿,也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北宋时期皇帝办公政府。丹凤门以内,在宫城南北轴线的南部排列着外朝的主要宫殿,轴线从宣德门到主殿大庆殿,内廷不复保持对称格局,这些都是气局不大之处。最前面的大庆殿宽九间、东西挟屋各五间,皇帝于此大朝。

大庆殿之南,是中央政府办公机关,二者之间有门楼相隔。

大庆殿之北的紫宸殿,是皇帝视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会、郊庙典礼完成时的受贺及接见契丹使臣都在紫宸殿举校

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

紫宸、垂拱之间的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宫中的宴殿为集英殿、升平楼。

据《东京梦华录》中对大庆殿有记载:每遇大礼,车驾斋宿及正朔朝会于搭。就是帝王在参加祭祀或者重大典礼活动之前,先一日斋戒独宿,表示虔诚。刘海永介绍,重大的朝会也是在大庆殿举校

北宋宫殿建筑群的特点是主殿呈工字殿形式。大庆殿群组是一组带廊庑的建筑群,大庆殿整组建筑的中轴线穿过宫城大门。

北宋灭亡后,宫殿沦为废墟,大庆殿逐渐废弃。

看到这么恢弘漂亮的宫殿,再想想之后就要成为废墟,刘庆的心中似乎有些不忍,而他要阻挡金饶南下的兵马的心志也是更加的坚定的了。

此时,这大庆殿外的已经聚集了一些官员了。

刘庆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些都是皇家画院的画师和画士们。而文武百官却不在这里。他在心里想,也是,这是大画师的册封大典,自然不用那些文武大臣跟着过了。

但是那些礼部的官员还是在的。

其中的一个也穿着朝服的官员便走来了。

此时长长的黑胡子,见到刘庆是拱手一礼,道:“我是礼部侍郎,今特来为刘大画师引导大典的。”

听了那礼部侍郎的话,刘庆赶紧还礼道:“有劳了。”

那礼部侍郎笑着道:“这是应该的。”

这侍郎是古代的官制名称,一般来,创建于汉代,并被沿用到二十世纪初。

汉朝时为郎官的一种,本为是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作为尚书的属官,初任为中令,满一年为尚书郎,满三年为侍郎。

之后随着尚书台的权利加大,侍郎日渐重要。隋唐之时,于京城内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掌管国家政务。其中,每部一名之侍郎为辅佐尚书主官之事务实际执行者,相当于今部会次长。中书省的副官称为中书侍郎,门下省的副官称为门下侍郎,也叫做黄门侍郎。

宋元明清不改。以前三百多年时,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将六部侍郎升为正三品。之后,清朝沿袭旧制,亦设左右侍郎,左右侍郎均为满汉人各一,也就是六部各部之间均有侍郎四名。

这侍郎一职在宋代的官制中都是各部门的副职,也就是二把手了。

这为礼部侍郎自然也就是礼部的二把手了。官阶也达到了从三品之高了。

但现在刘庆可是正三品啊!所以,这礼部侍郎在刘庆的面前还是要矮半级的。一般来,朝廷各部的尚书都是正三品的官阶。当然也有二品的官阶做尚书的。

宋朝的官制有些复杂。

宋朝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加强中央集权,在职官制度上,中央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抑武。

宋朝官制,以元丰改制为界限,改制前、后各为一阶段,南宋又为一大阶段。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

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中枢官制是中央集权的轴心,官称和实职的分离,使朝廷内外大批官员无所事事,三省六部多有更迭,握有最高行政权者是宰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