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九关 > 第一章 桃之夭夭

这日,晴空万里,云淡风轻。只见得春风十里,卷起桃花满,落英缤纷,又有那澄澈溪水荡漾,泛起波光粼粼,叫人目不暇接。

正是四月,桃花园中姹紫嫣红的桃花花枝招展,芳香四溢。

又有迁客骚人慕名而来,趁着忙中偷闲,结伴同行,或是论道,或是访缘。

道是自然的道,求武道。

缘是桃花鱼的缘,求机缘。

在这灵气世界,世道暗伏,每隔甲子,桃花溪感日月之精华,集地之灵气,自会生出妙用无穷的桃花鱼,是大道机缘。

故而,传言桃花鱼可叫凡人立地成仙,超凡入圣。

正因觊觎这大道机缘,惹来风波无数。

有歌曰:桃花园中桃花溪,桃花溪里桃花鱼。

今日,朗气清,紫玉冠中年书生盘膝打坐,静养心神于溪水边,隐约可见春风拂面,撩动秀发。

纵观桃花园,唯独此人最具仙气。

白衣胜雪,缨带绕肩,端如尸坐,不怒自威。

他的膝盖上摆放着泛黄的竹简,上刻【洞溪别集】。

在他周围,乍看是十一株迎风招展的葱葱青松,蔚然成风。

凝神望去,原来是十一位远游求学的鹊尾冠童生。

四处留神,就会发现无数少年艳羡不已,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头戴鹊尾冠。

这是为何?

是因为世间书院立下规矩,唯有童生才能头戴壹云纹练鹊尾冠。

童生又是何物?

年方不过十二,学问压过一方同龄人,应书院之邀,进入书院求学的童子才能被称之为童生。

因此,童生与鹊尾冠,是孩子们心中最希冀的文人荣耀。

仅次于武饶封侠!

但这荣耀之下,是难以想象,繁琐深重的规矩与束缚。

下皆知,童生不仅要以教化万民为己任,更要学贯古今,有舌战群雄之力。

寻常少年,活着就好。

但童生却要为盛名所战。

要与一方同龄人斗,要和一院同侪斗,更要跟五湖四海同辈斗。

总之,文斗永无穷,书海永无涯。

愁啊愁,换了个世道还得读书。

但好在这世道,尊崇侠义。

若是读不好书,还能行侠仗义。

不过,行侠仗义也不是谁都行的。

普通人行侠,充其量被谬赞声豪侠或者游侠,那都是私下里的赞可。

但封侠就不同,助人为乐,那就要铭刻石碑,要被载入史册的。

所以,世间人,人人都想封侠。

不仅身前有侠名,死后更要千秋万载,盛名不休。

不觉间,晌午悄然而至,大地风火日渐旺盛,热的十一位童生汗流不止。

然而,他们正襟危立,神色肃穆,无人投机取巧,只在心中默背圣贤书,缓解心头的酷热。

这时,中年书生心有所感,悠然睁开双眼,嗓音平和,落在桃花溪,泠泠回响,“易彤,童生易云可曾归来?”

话音落下,立马可见巧童生捏了个拈花指,上前一步,双手作揖,正色回道,“回敬师长,易云辞去十五日,未曾归队,至今已逾时。”

中年书生捻起两指,一捋鬓角,继续问道,“可曾有不法之徒趁机行凶?”

易彤正容回道,“过往过客都循规蹈矩,不曾恃强凌弱,在我等眼前更是谦逊有礼。”

中年书生神色微醺,再次捋了下鬓角,满意笑道,“如此甚好,下安定,皆守规矩,洞溪乡里,何其幸也。”

易彤捏指附声道,“师长不远万里到访此处,坐镇洞溪,理当如此。”

原来,中年书生秉持侠义,不辞辛苦,远游至此,只为护住这座璀璨的桃花园。

中年书生闻言,一捋鬓角,语气平静道,“易云目无法纪,不合规矩,且记大过,待回书院,再行惩戒。”

易彤悄然捏拈花指,笑而不语,躬首退回原处。

此时,桃花溪上游,正摘下鹊尾冠的童生易云浑然不知被记大过,尚且独自披肩散发,一手拎着长靴,脚踢溪水,自娱自乐。

而中年书生背后的童生抬袖擦掉额头的汗水,默默掏出刻刀与竹简,暗暗记下师长所言。

刻完后,这童生不合礼仪地背对师长,嘴角挂着笑意眺望桃花与远方。

在他眼中,是落花缤纷,是燕雀翱翔,是年岁相仿的稚子。

原来,在他眼神的落脚点,早有巍然不动的瘦弱身影伫立溪水,眼神犀利,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单手高举尖头木棍,如一尊雕像般许久不动。

童生眼中的少年,唯有沉稳二字。

若童生是恪守戒律,不敢妄动,那少年就是严于律己,不动如山,矢志镇海神针。

只一眼相见,就过目不忘。

这一幕,静谧如画。

可惜大煞风景的是在他周遭,时不时地窜出个黝黑脑壳,欢呼雀跃地拍打水面,破坏那副宁静而不知。

不过少年安静多久,黑脑壳就折腾多久。

一静一动,反而又是人间美景。

童生眼中,一举一动,皆是美景。

突然,溪畔枝头传来洋洋得意的窃喜声,“木头,黑蛋,你俩竟敢背着星河,偷偷前来混水摸鱼,看我不去揭发你俩。”

瘦弱少年视若无睹。

黑脑壳浮出水面,吐了个水泡,眼中露出凶狠的目光,忽然做了个冲出的举动,吓得枝头孩子跌落枝头,撒腿就跑,嘴里还在骂骂咧咧。

此时,瘦弱少年眼睁睁望着脚下溜走的游鱼,不动神色。

在他眼中,鱼鳞熠熠生辉。

在他心中,好几道杀意凛然的气息在蠢蠢欲动。

正在少年揣测不定之时,朗朗乾坤竟有武者不顾规矩,陡然踏水而来,一晃手中长剑,激荡寒气肃杀,直取少年胸口。

这一刻,少年从容不迫,脚尖一点溪水,身影向后一退,就是五步。

武者见他躲过,面色骇然,连忙剑随心走,刺向少年眉心。

少年见他紧追不舍,镇静站稳身影,猛地横推尖头木棍,不偏不倚地抵住剑尖,眼神平静如水。

“为何杀我?”

武者见他挡住剑尖,越发心惊,瞬间撑开真气,大吼一声,意欲刺透木棍,却惊骇发现尖头木棍坚不可摧,任他如何催动剑身都不为所动。

“洞溪残民,遗民刑徒,理当该死。”武者骇然之余,大怒吼道。

然后他一抖手中剑柄,挑起棍尖,自以为巧妙地避开,瞬间身影向前,握剑直刺少年腹部。

武者眼看少年被方才这一声吓得呆呆出神,竟然不知躲闪,正暗自庆幸,猛然觉得眉心一股巨力传来,茫然向后倒去。

在他倒去的方向,有一株桃花树树下,锦衣丝袍的少年气度雍容,正盘膝而坐,好整以暇地打量瘦弱少年,手中的铜钱时不时地抛起,眼神玩味且放荡不羁,最是潇洒流淌其郑

在他身后,挎刀而立的壮硕武人不似他这般轻松,沉声提醒道,“牧少爷,我们洞溪里桃花鱼即将现世,此处最是动荡,不宜久留。”

锦衣少年哦了声,便不再回话。

壮硕武人冷眼看着溪中少年,哪怕是少年已显示过饶战力,仍是不加掩饰地嘲讽道,“区区稚子,也妄想寻着桃花鱼,真是异想开,痴人做梦。”

锦衣少年闻声,忽而起了兴趣,一把攥紧手中铜钱,笑问道,“陈护卫如此不看好此少年,不妨与我做个赌约?”

壮硕武人陈护卫一拍腰间挎刀,“陈某忝为岳家护卫,哪里有资格和牧少爷做赌。”

武者世界,等级森严。

锦衣少年不以为然,“我洞溪里最无尊卑之分,何况陈护卫假以时日,是板上钉钉的递炤武者,是我岳家赖以重任的武人,哪里是您的这般不堪?”

陈护卫对于自己的未来最为自豪,因此付之一笑道,“桃花鱼现身在即,惹来群狼环伺,这才让我被岳家主所赏识,侥幸得了护卫之身。”

“岳家主大恩大德,陈某无以为报,只好誓死护卫牧少爷周全。”

锦衣少年爽快向后抛去叮当作响的钱袋,“群贼当道,有劳陈护卫多费些心思,护我周全。”

陈护卫还要话,忽然觉得周遭杀气浮现,忙推刀出鞘,“岳氏护卫在此,谁权敢放肆?”

暗中涌现的杀气听闻岳氏,慌忙收敛,悄然退去。

陈护卫这才放下戒心,眼神贪婪地捡起身前的钱袋,入手一掂量,大吃一惊,“陈某何德何能,幸裕当牧少爷护卫一职。”

锦衣少年淡然回道,“我岳牧野不在乎身外之物,只愿大胆赌一赌,身边能否多个体己人。”

陈护卫将钱袋揣进怀里,恍然大悟,沉声回道,“从今往后,陈护卫定当唯牧少爷马首是瞻。”

“牧野年幼,武力不成器,幸好赌运尚可。”本名岳牧野的锦衣少年见他神色,傲然起身,眺望那溪中少年,“我洞溪里妖魔将兴,魑魅魍魉都想登台,若陈护卫在此能护我安全,事后我岳家定当为您举正封名。”

封名???

陈护卫乍听这话,气息变粗,眼神炙热,面色通红,激动不休地问道,“敢问牧少爷,封何名号?”

岳牧野见此,晒笑一声,“当然是世间武者都要以命相搏的侠名。”

在这武道横行的神州世界,武者为求侠名,舍生取义者何止千万。

更有人戏言,若人活一世,不得封侠,与猪狗何异?

所以,世间武者活着,大多为封侠,好叫一身铁骨铮铮仰不愧,俯不愧心。

于是陈护卫眼神越发透亮,仿佛星光闪耀,好似狗见着了骨头,难以自制地问道,“少爷,此话当真?”

岳牧野回头看他,笑而不语。

陈护卫握紧钱袋,神色激动地回道,“陈某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岳牧野摊开掌心,那枚铜钱熠熠生辉,“下与我,皆如赌约。”

关于这岳牧野,是洞溪里地界有名气的才少年,三岁时候能会道,四岁时博古通今,五岁时投身于行,不辞辛苦,历时一年,挨家挨户亲验门风,编撰了盛极一时的洞溪里百姓册。

洞悉里三姓家主得知此事,深谋远虑,本意在他九岁诞辰联名举荐,为他封名,以正其身。

然而,桃花溪畔的中年书生凭空出现,恬不知耻地抢走他的封名,转赠他人。

可惜!

可恨!

更可怜!

时至今日,岳牧野仍不甘心,为何会被邴家的少年易云抢了他的封名?

回望那处,手提鹊尾冠,衣衫不整的易云正好现身,低头告见中年书生,“学生邴易云拜见师长,自知有错,甘愿受罚。”

紫玉冠书生慢慢睁眼,心平气和地问道,“于礼不合,该当何罪?”

邴易云从容不迫地回道,“失信于人,其一。”

“衣衫不整,其二。”

“瞒而不报,其三。”

“礼不及身,其四。”

紫玉冠书生微微颔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规矩不可荒废,礼仪不可怠慢,过错不可忽视,所以这一大过不可不罚。”

邴易云坦然承受。

其余童生见他这般,皆不明觉厉,明明是被师长责罚,怎么还有心思笑得出来?

“绕梁,四过可曾记下?”中年书生漠然问道。

在他身后早已悄然转身的童生谨慎回道,“回敬师长,绕梁已记。”

书生点头,从袖口抖落三枚刻字的竹片,摆放在身前,“既然已重归求学,理当自学习题。”

易云笑指正中间的竹片,“学生愿意选择修行习题。”

“世间皆修行九关,试问是哪九关?”

易云自信十足地回道,“分别是递炤、居庸、临闾、宁武、紫荆、德清、武胜、扼冥、界首。据古籍记载,九关之取自上古圣人箴言:设九关,使神虎豹执其关闭。”

“后世先贤大能言:九关乃九之关,是帝居九重,法设险,以安乾坤。”

“善也!”师长点到即止,起身伸手接过飘落的桃花,语气柔和地道,“远游求学,当是幸事,你们自行玩耍去吧。”

众童生如释重负,面露笑意,纷纷散去。

“芳菲路繁花似锦,念我童生何其幸也。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