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九关 > 第六十四 终得偿所愿

“公郎,你为何要收集颂文竹?”

李成蹊跋山涉水,一路收集,此时正停留在某处山谷。

“颂文竹乃是上古奇竹,有治愈法身之效,更能抵御超凡金言,咱们真要面对六祖,若无此竹,定然是九死一生。”

周公郎手握颂文竹,念念有词,皆是神秘言语,但他每念一词,竹身必烙印一字。

“此竹不仅可以抵御金言,更能承受金言之力。”

李成蹊在旁嘻笑道,“付金言于竹,执道权柄,好似敕神遣将,倒是门新学问。”

周公郎本是随手而为之,但经他这么一,忽然就来了兴趣,“金言威力深不可测,寻常地宝不可承载,唯有这类孕育灵气的地宝可承之。”

“上竹下付,谓之符,我看你自取名门【符门】,你之一道谓之符道,可借地之力,遣满神佛与地府鬼灵。”

周公郎思及于此,不由得念错了一句,“安陵封侠元年,吾周公郎与吴方隅立字为符,自称符祖,合掌权柄。”

话音落下,乾坤动荡。

上有雷滚滚,狂风呼啸。

下有阴雷阵阵,地龙咆哮。

中有地动山摇,万兽来朝。

这一刻,李成蹊豁然起身,不觉有无尽心声归来。

周公郎不堪重负,忙唤出新生王座,以指为笔,踉跄落笔,只刻一字【符】,这才分去一半怪力,随后颓然无力地往后一倒。

“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李成蹊亦是脸色憔悴,盘膝打坐,苦笑不得。

“看来安陵海注定无缘封侠立世。”

周公郎到底与众不同,哪怕辗转轮回,修为不复,但心境犹存,不消一会儿就承受了新生怪力,“从蛮荒时代直接跨身封侠时代,实在有违道。”

“就算不是封侠时代,我也没想过会是这么个不曾听闻的时代。”

“以符为道,以字为刀,未必不是条出路。”

……

嗤!

仁祖正闭目养神,忽然就听闻身下王座发出一声轻响,忙起身探查,竟然发现了王座之中惊现裂缝,而往里望去,几如老树盘根,错综复杂。

“仁祖,大事不妙,吾之王座开裂了。”

还不等他细究,就听廉之王座急匆匆地冲进来。

“何事如此惊慌,堂堂王座,成何体统?”

仁祖不动声色地遮住王座那一丝裂缝,心平气和道。

“仁祖,大事不好了,吾之王座居然出现一道裂缝,而且是不受控制地自然开裂。”

“多半是你道心有缺,以至于走火入魔。”

仁祖佯装不以为然道,但其内心已是一团乱麻,看来王座出问题,不只是他一人。

“仁祖,吾察觉王座出了问题,第一时间就去询问了法身,而他竟然毫无察觉。”

“不必惊慌,王座与法身是双体一心,而你王座脱离法身过久,自然会有所不适,久而久之,就可恢复如初。”仁祖装模作样地深沉道,“尔等乃是王座法身,秉承道而生,合该每一千四百四十年就有一劫,如今掐指一算,也差不多是大劫到来之时。”

廉之王座闻言,回顾岁月,惊讶道,“如今过去已经不止一千四百四十年,难道是大劫推迟?”

“外来客,祸乱吾等大道,指使道蒙尘,推迟大劫理所当然。”

廉之王座这才如释重负,“仁祖英明。”

“你且下去将此事告知其余王座,让他们不必惊慌,安心修行,自会痊愈。”

廉之王座恭敬退下。

仁祖不动声色,退至偏殿,上体心,骇然失色,“该死,果真是道有变。”

这时,忠之王座出现在旁,“仁祖,不出您所料,是安陵道出了问题。”

“你已去过边界?”

“在收到你传讯的那一刻,我已让法身亲自去边界一探究竟,果真如你所料,出现一片模糊道,正不断地渗透千年前九祖联合布下的九宫阵。”

仁祖眼神微眯,豁然起身,“我将王座留给你,你去代我吞噬其它三尊王座。”

“仁祖,难道您要亲自去边界?”

“这你不必过问。”

仁祖留下王座,冲而起,瞬间就不知所踪。

……

“阿萧,你有没有觉得体内似乎多了新的力量?”

阿夏正在修炼,忽然察觉体内真元翻滚,不似寻常那般随心而动,连忙起身询问。

“并未多出任何力量,但我能感觉到空气中的灵气有所变化。”

阿萧抽出子剑,一抖剑身,落下一缕剑光,轻喝一声【还本归元】,就见剑光一飞冲,化为一丝丝云气,荡然无存。

“若我所料不错,这股力量应当是地巨变引起。纵观以往,遭逢巨变,无不是圣贤诱发,所以这一次恐怕也不例外。”

就在这时,阿萧那一缕剑光去而复返,居然再从元气化为剑光,但阿萧并未击碎剑光,而是以某种秘法收敛剑光,化为一尊圆盘,圆盘中有一缕光,直指东方。

“如今安陵之地,唯有圣师当得上圣贤称号,这方巨变哪怕不是由他而起,多半也躲不了干系,既然是与他相关,就必然有因果羁绊。”

阿萧七窍流血,面色依旧,“我以我汉殿镇压气运圣剑【子剑】为媒,祈求上苍,为我指名道路。”

安陵之中,几绝推演。

不是不能,实是不愿。

哪怕是超凡境界,擅自推演寻常百姓,都要折损一身修为。

阿萧不过是一介非凡,妄自推演圣师,尽管是子剑卸去八九成反噬,但余下的那一成也足以让他五脏俱焚,身残体崩。

“阿夏、阿,找圣师。”

阿萧竭尽全力完这句话,头一歪直接昏死过去。

阿赶忙上去背起他,暗中传真元给他。

阿夏则眼疾手快,捡起地上跌落的圆盘,定睛一看,“在东方。”

“阿春,我们走。”

……

“嗯?!”

李成蹊正恢复之时,忽然察觉有道微弱的心声传了过来,其心声虽然微弱,但是其执念之重,不亚于三山。

“你感觉到了什么?”

“有人似乎想要找我。”

“难道是六祖?”

“不,我怀疑是新时代的信徒?”

“见或不见?”

“咱俩现在这样,还能离开?”

……

“信徒阿夏拜见圣师。”

阿夏循着剑光一路找来,见着如同烂泥的两人,第一眼就瞅中了周公郎,忙上前拜谒。

“信徒阿拜见圣师。”

阿将阿萧放好,也乖乖走了过去。

但阿春却静悄悄地走到李成蹊的边上,伸手摸了摸他的眉心,“我见过你。”

“你在哪里见过我?”

“师尊的心里。”

不知为何,当她的手指摸在他的眉心,李成蹊就仿佛与地连成一线,拥有了不可描述的视界,更仿佛在这一刹那拥有了无尽力量。

“你叫什么名字?”

“阿春。”

“你是他的徒弟,可愿追随我?”

“我愿意。”

这一刻,李成蹊坐直了身子,反过来伸手按在她的眉心,“你生来缺一窍,故略显愚钝,然我今查缺补漏,可为你补那一窍。”

“但七窍齐全,当如新生,种种神通不复,往昔岁月更不复存在。”

阿春回头看了眼阿,不知为何,那双明亮的眼眸第一次有了泪光。

“我不愿。”

“请圣师为她补全那一窍。”

话已至此,阿怎么会不知眼前人是谁。

“你可想好了,她一旦补全心窍,与你再无半分瓜葛。”

“与其让她这一生浑浑噩噩,不知终日,我宁愿换她自由。”

“你之所以想要见我,其实就是因为想要知道我能否替她补全那一窍。”

阿附身跪拜。

“请圣师成全。”

可她却哭着,“我不愿。”

“请圣师成全。”

“我不愿。”

她第一次发出愤怒的吼声。

阿上前抚慰着她,“相信我。”

“我不。”

“她若不愿,我亦不能。”

“圣师,可能摘她心念,灌注吾身,成全她的心窍,再来还她心念?”

“你要知晓,一体双心,无一日不身处刀山火海,无一刻不似受锥心之痛。千刀万剐犹为轻,东砍西斫不是重。”

“若为阿春自由故,我身受飞刀之刑又有何惧。”

“我不。”

李成蹊神色如常,“我最后再问你一遍,可愿?”

阿双掌贴地,额头叩地,诚心诚意,“我愿。”

李成蹊神色凛然,猛地徒手向后一抓,似乎抓出了什么东西,然后轻喝一声【请君入瓮】。

下一刻,阿如遭雷击,止不住地颤抖,浑身上下更如碎裂的陶瓷般,四下崩裂。

周公郎见状,赶忙起身,口含宪,“固本培元!!!”

“不,这一关必须得他自己撑住。”

李成蹊却打断了他的好意,“非凡之身、超凡之身,乃是心念集合体,似实非实,似虚非虚,他现在是自己的心撑不住一体双心的痛,你就算勉强稳固了法身,要不了多久,他依旧会自行崩碎。”

阿夏在边上听得懵懵懂懂,但对疼痛之词有所清楚,便随口问道,“真有那么痛?”

周公郎弹指一挥间,落了一丝转世记忆在他的身上。

阿夏顿时噗通一声倒下,口吐白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