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的啊,阿弥陀佛,娘娘显灵,娘娘显灵”

王大娘着就要跪下去,却被石云一把拉住:“嫂子,你要干嘛?”

“拜娘娘呀。”王大娘不由分的就跪了下去,面向的方向正好是高慧儿。

其他人一见,心里也都有底了,知道这件事十有八九是真的,而且慧儿已经自己了自己有娘娘庇佑,那还能有假。

既然是娘娘庇佑的,那身上定然就是哥有福气之人。

于是,院子里的人竟是纷纷跪下了,一则是激动于娘娘显灵了,二则也是诚心拜谢。

虽娘娘庇佑的不是他们自己,但毕竟也是他们村里的,只要他们和被娘娘庇佑的人交好,那日后还不是福气滚滚来。

高慧儿本来是想着酸桃林现在发芽,这种反季节的事情村里人肯定会知道,到时候万一有什么妖怪之类的话倒不好,还不如现在就自己有娘娘庇佑。

到时候他们发现了酸桃林的情况,或者自己再拿出奇奇怪怪的东西,他们也都会以为是娘娘庇佑,而不会往其他方面想。

虽然是她胡编乱造的,但她却觉得,只要她真的能为村子里人做点事情,让村里人过的稍微好一些哦,到时候不管是不是娘娘庇佑,也没人会什么,毕竟她也是实打实的造福了村里。

高慧儿的心不大,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如果有余力能帮助一下对她或者她的家人好的人,她也开心。

可她没有想到,自己话一出口,村里人竟然纷纷下跪,这倒是让她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有人对她下跪的。

不过她心里虽然不知所措,但是面上却是淡淡的,什么都看不出来,再加上系统积分增加,身体大好,整个人看上去也圆润了不少,本就浓眉大眼的,这会儿看着还真有些童子下凡的灵气。

“大伙儿快起来,虽然我有娘娘庇佑,但我还是你们的慧儿,你们大可不必这样的,不然娘娘知道了该不高兴了。”高慧儿童言中透着些许威严,带着股让人信服的魅力。

村民们也没有迟疑,纷纷起来,他们之所以跪拜,也是因为娘娘是他们心里的信仰,此刻知道娘娘真的显灵,心里激动之下直接就跪下了。

“大妹子啊,慧儿这丫头真是个有福的,前几年她身体不好,看来还真是福气来之前的考验,村长经常的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大难不死,就迎…就有就有什么啊,我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了……”王大娘没读过书,憋了半也想不起那句话是怎么的。

葫芦村贫穷,整个村子里除了村长还有后来来的高书生是读过书的,就没有人读过书。

葫芦村的村长也是个好的,农闲的时候就会那本书坐在村口的大槐树下朗读,村里人也都会过去听,一来二去的,虽然都没读过书,但也知道一些句子。

“是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边上一个壮汉竟是接着王大娘的话酸酸的来了这么一句,边上众人大笑。

“哈哈哈,王海竟然还酸起来了,的和村长一句不差。”

第38章:汤汤水水也挣钱

王海常年劳作的漆黑的脸庞蓦地红了起来,却是梗着脖子,故作爽朗的大声的道:“那是,村长老是念叨,连王大娘都记住了,我一个大男人怎么能记不住。”

院子里另一个黑黑瘦瘦的汉子也笑了起来:“哈哈,就是,我也能两句呢,那个叫什么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大伙儿我的对不对……”

他话刚完,边上人就骂道:“呸呸呸,你快别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哈哈哈,我也能来一句,江…江…”

“叫什么呀,你倒是啊……不会是一句也不知道吧……”

……

院子里的人们嬉笑玩闹,好不热闹。

王大娘和石云这边也再次了起来。

“大妹子好福气啊,慧儿这丫头前十年吃了所有的苦,这后面可就是苦尽甘来了。”王大娘真挚的着,看着高慧儿的目光也满是慈爱。

这孩子她从看着长大的,常年卧病可没少吃苦头,每次去看她都心疼的难受,和她家翠花一样大的年纪,但却整整比翠花矮了一头,也瘦许多,最近这才看着圆润了一些,也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石云看着高慧儿也和蔼的笑道:“这孩子以前是吃了许多苦。”

“那也是娘娘开眼,娘娘庇佑,大妹子以后可有好日子过了。”王大娘和石云在那里拉着家常,聊得投机。

到了晚饭时候,院子里的人渐渐散开,而高慧儿得了娘娘庇佑的事也在村子里传开了,都道是高家是苦尽甘来,以后有福气了。

至于寡妇王倩倩,却是无人提及。

晚饭后,高家却才是真的忙碌起来。

今买回来的大锅,木桶等用具全部用热水清洗,所有的猪下料全部清理干净,又灌了血肠。

再把清理好的都腌制起来,之后就全被高慧儿收进了控的,所以我们要把汤的味道弄得重一些,这样一来,他们也好下饭,所以这就需要多放些佐料了……”

“滋啦”

随着滋啦一声脆响,高慧儿把早已准备好的辣椒以及八角回料等东西放入油锅。

佐料都是系统提供的,今早上起来的时候,就放在高慧儿屋里的桌子上。

“慧儿,这些是什么?”这些佐料,除了辣椒石云还能认出来,其他的她一样都没见过。

“娘,这些都是调料,以后我们做汤做菜都能用得到,等下叫你认识一下。”高慧儿也不多做解释,反正她不解释的东西,家里人都会自动归到娘娘赏赐上。

“油热下大料,昨晚煮好的肉放锅里滚一滚,炒出香味,加水放在锅里煮,等到煮熟入味了就好了……”

高慧儿着,石云一一认真记下。

经常做饭的人,这些对于他们并不难,不大一会儿就全都记下了。

等到高永安和高永寿回来的时候,一家人吃了饭,就拉着已经装好的四大木桶的猪杂汤去了镇上。

“慧儿,第一次就弄这么多,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路上,石云还是有些忧心。

这么多,整整烧了四锅,放了四大木桶,要是卖不出去的话,那可就白瞎了,这么多的肉菜,还有汤水,这些可都是银子啊。

高慧儿看了眼一脸担忧的石云,微微一笑,抓住了石云的手,安慰道:“娘,你就放心吧,肯定能卖出去的,我有信心。”

对于自己弄的汤,高慧儿是有信心的,会不会卖不出去亏本,她一点都不担心。

而且她今本来就没有多弄,四大木桶也就四百多碗罢了,就算卖不出去,也可以去其他酒楼出手的。

“可你这也没个碗筷,总不能让他们用手抓吧。”

本来石云让带上碗筷的,高慧儿却非要本生意,要是还提供碗筷的话就亏了,怎么也不愿意带。

可是谁家买饭不带碗筷啊,她还真没有听过。

“娘你就放心吧,要是他们愿意吃的话,就是不带碗筷他们也会自己想办法的,要是他们不想花钱,就算是带上碗筷,他们也不会吃的。”

“再了,娘,我们卖的都是穷苦人家,虽然碗筷不值钱,但买的人多了,我们难免也照看不过来,万一总丢的话我们也不能总买碗筷啊,要真这样的话那我们挣得钱可就光买碗筷了,再,如果还带上碗筷的话,我们还得多出一个人专门来洗碗筷,那样多累……”

“哈哈,所以我们干脆不带碗筷,让他们自己备自己洗,还是我们慧儿聪明。”高永安一高慧儿的解释,大为赞叹。

在高慧儿的安慰下,石云也终于不再什么了,但是心里的担忧却是一点没少。

这可前前后后连牛车锅灶一起花了五两银子了,要是不挣钱,那这五两银子可就是打水漂白扔了。

之前他们那么多年都没有攒到五两银子,现在不担心那是假的。

高慧儿也理解石云的心情,也不再什么,反正一切等到了镇上才能见分晓,也才能真正按下自家娘亲的担忧。

到镇上的时候已经快正午了,距离吃饭的时辰还差半个时辰。

一家人直接去了之前勘察好的劳力最多的地方,在一棵大树下支起了简易锅灶,又把牛车上的四个木桶给抬下来放在搭好的案板上。

等到饭点的时候,附近做工的会陆陆续续的来这里稍作歇息,吃点干粮准备下午的劳作,因为这附近只有这里有活水,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喝口水。

人陆陆续续多起来的时候,高慧儿这边的锅灶也已经搭好,火生了起来,木桶里已经煮好的汤倒入了锅中继续煮着入味。

一阵阵香辣味在空气中飘荡,让陆续赶过来准备吃干粮的大伙儿只觉得肚子里的馋虫都在使劲的往外窜,却没有人去高慧儿哪里吃饭,甚至就连询价的有没有一个。

味道好对应的就是价格高,他们一也才能挣个十文钱,可没钱去吃带荤腥的饭菜,吃一顿,他们好几白干,还不如就啃手中的窝窝头。

可是,有那股香辣味不住的在空中飘荡,手中的窝窝头是越嚼越没越没味道,更是干涩的难以下咽,真是恨不得现在就平那锅里看看,看那锅里煮的到底是什么好东西,竟然有这样的香味。

“,要不我们去问问吧,这味道我都快受不了了。”

远处,坐在一起的两个大汉一边看着高慧儿这边的大锅,一边啃着窝窝头,狠狠的嗅着空中的那股香辣味,其中年龄一些的终于是受不住了,起身就要去看看,却被另一个大一些的拦住了。

“问什么问,不问!就那香味,里面肯定有肉,有肉还能不贵,我们还是好好啃窝头吧,那懂我我们可吃不起。”

大一点的虽然这么着,但是目光却没有一刻离开不远处的大锅,口中嚼着的窝头感觉是那般的难以下咽,总觉得今这顿饭恐怕是吃不好了,有这么香的味道诱惑这,能咽下手中硬的跟石块一样的窝头才怪。

一些看了眼手中的窝头,也是怎么也咬不下去,“可是,你就不馋?”

“怎么能不馋,我都大半年没吃肉了。”大一些的终于把目光从高慧儿的大锅上挪开了,却是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那要不……”

“……”男人没有话,但却一动不动,心里也明显还在人交战。

这样的情况在所有蹲在墙边啃窝头的人中出现,而高慧儿他们这边也不平静。

“慧儿,这怎么回事,他们怎么都不过来?”石云见自家锅子已经支好,却没有一个人过来,不由着急了。

高慧儿微微一笑,“娘,你别急啊,他们现在这是还不知道我们的价格,估摸着还不敢过来呢。”

“那怎么办?要不我们吆喝两句吧。”石云没做生意,要真让她吆喝两句,还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为了银钱,为了这几锅汤不白瞎了,她也豁出去了,张口就要吆喝。

“嘻嘻,不用,哥,你把今早爹爹写好的木板拿出来吧。”高慧儿安慰了石云,回头就对着正往锅灶下面塞柴火的高永安道。

“好嘞。”高永安连忙就放下手中的柴火,去牛车里取了今早高书生写的牌子出来。

高慧儿本来想自个写的,可是她虽然文化课不错,但是那一手毛笔字却是拿不出手的,见高书生字写得不错,就直接让他写了。

牌子很简单,就一块有些发黑的旧木板,上面写着:“猪杂汤,一文一碗,碗筷自备。”

简单明聊几个字倒也的清清楚楚。

见高家摊位这边有东西拿出来,本来目光就一直放在这边的人们也没有注意,他们的目光一直就在那口大锅上,从来不曾离开视线。

“,你看那是什么?”眼尖的到现在还没有咬一口窝头的男人看到了高永安拿出来的木板。

“什么?不认识?”干苦力的大都不认字,看了半竟是没有一个人认出来。

倒是路过的一个穿着长袍的男人停了下来,想了一下,到高家摊位跟前问道:“请问,这汤一文?”

终于有人问了,一家人都很激动,高慧儿淡淡的笑了一下,道:“是的,一文一碗,碗筷自备,要来一碗吗?”

“不了,你看我这也没有碗筷啊。”长袍男人问完之后就走了,却是一步三回头,明显很垂涎的样子。

本来还很开心的高家人一下子像是霜打聊茄子一般,失望透顶。

“不急,这才是开始,你看他们。”高慧儿笑着指了指边上刚刚那些还在观望的人们。

只见刚刚还在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