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启复汉 > 第五百六十七章 借刀杀人

看第四参谋司的参谋长一直站在沙盘前沉思,并没有参与进众参谋的讨论之中。

“靠近本岛的这几个大一些的岛,有没有派人去和萨摩国、大隅国交涉过,能不能通过非战争手段争取过来?”刘信启问道。

“交涉过了,我们已经退让到买地新建港口,但这两个州国死活都不同意,不知道这些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价值的岛屿有什么可宝贝的。”参谋长林亦兵回道。

“可以理解,你自己家的院子,就算空着,也不可能让自家的敌人在院子里建个小房间么。”

参谋四司可以说是海军的参谋部,基本都是为海军服务,这个林亦兵就是海军将士出身,所以对海军发展中遇到的事情都非常清楚。

买地建港口的蚕食策略不能实行,看起来好像只有放弃或者强抢了。

“上次传递回来的信息,松浦家好像有投诚的意思是吧?”刘信启问道。

“并不是,松浦家只是说不会挡我门的路。我估计,我们兴汉盟在倭国岛上的势力没有压过倭国伪皇之前,松浦家应该不会投诚我们。”林亦兵回道。

有道理,投资潜力股风险太大了,况且这个潜力股还在千里之外的海的另一边。

“你说,松浦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有钱有人,会不会有偶扩大地盘的想法?”刘信启问道。

这一句话一下子提醒到了林亦兵。

林亦兵走到西海岛的地图前,查看几个州国的位置,眼睛越来越亮。

“肥前国和萨摩国在西海岸上是相邻的。”

“是的。”刘信启没有继续说,看着林亦兵发挥。

“若是我们在海战中帮助松浦家,松浦家获得制海权,然后凭借着从我们这边购买的精良兵器、火绳枪,完全可以战胜萨摩国和大隅国的本地势力。”

“没错。”

“这样的话,我们既可以通过向松浦家出售军火获利,还可以以协助海战为交换条件,获取几个外岛的管辖权。”林亦兵道。

军火贸易自古以来都是暴利。

一支火绳枪的造价,在兴汉盟已经压缩到了五百文。

可是五百文的火绳枪运到肥前国,当地的势力却愿意花五两购买,因为他们自己仿造的造价远远超过五两在,质量还不如兴汉盟造的。

若是以物易物,用火绳枪换取他们的黄金、铜、硫磺、锌、硝石和粮食,利润会再翻几翻。

“我想,就算我们租借松浦郡的五岛列岛,他们应该也会愿意吧。”刘信启提醒道。

五岛列岛位于肥前国西面,加上南边的几个岛屿,北边的対马岛,船队再次南下,完全就可以抛开肥前国了,平户港的重要性将大大降低。

“狮子大张口,先期我们可以要更多。”林亦兵完全领会了刘信启的战略思想。

这就是借刀杀人。

兴汉盟自己攻打萨摩国和大隅国,就是和倭国开战。

但是肥前国的松浦家攻打两国,却仅仅是内部摩擦,兴汉盟只需要以被雇佣的名义介入其中,就可以达成所希望的结果。

“我会尽快制定出计划,然后让刘信远实行,刚好那边现在已经有一个团的兵力,已经足够完成这次作战任务。”

“交给你了。”

细节问题,刘信启从来不参与。

赵国皇帝忌讳武人,打仗喜欢用“阵图”,大大局限了前线将领的发挥,导致许多战机得不到利用。刘信启则是另一个极端,由于有战士作为军队骨干,完全不用担心忠诚问题,所以布置作战任务,只是告诉将领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过程完全交由参谋和将领自己发挥。

随着兴汉盟军队规模越来越大,这种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之前给刘信远布置任务,只是告诉他:“我要流求群岛!”,最多加了一条,将第一岛链顺路占领,其他的作战计划都是刘信远和参谋部自己制定的。

……

六月三十日,兴仁军两万名新兵训练完成,刘信启闲着无事,又去新兵营看了新兵入伍,给那些新兵讲了几句话。

兴仁军整编的新兵比起兴汉盟自己招募的农民出身的新兵就是差了一些。

这些新兵中有一部分出身地痞,虽然招安的时候有所收敛,也没有犯过什么大错,但是进了军营就显露了出来。

“军营是个大熔炉,什么人扔进去都能够炼成才。”

这话只是一个愿景,实际并没有这么美好。

有些人本性就是痞,当了兵也是**。有些本性就是懒,当了兵也是个懒兵。

兴汉盟新兵营现在的筛选力度已经很大了,不符合要求的新兵基本都出不了新兵营,直接就会被遣返回家。

此次兴仁军前来参加整训的有两万人,最终出营的只有一万八千一百多人。

近两千人全部清理了出去。

就这个问题,阮小七还找过了刘信启,请求将那些不合格的新兵下放到戍守军系统,说是那些人回家也干不成啥,只会为祸乡里。

听起来有道理,但是刘信启最终没有答应阮小七的求情。

回家就为祸乡里,自然有公安部负责惩治。

若是让这些痞子进入戍守军系统,戍守军在地方,接触百姓的机会多,这些痞子有军服在身,危害更大。

剩下来的一万八千多人,相比招募的清白百姓子弟,仍然差了一些,不过整体上已经可堪一用。

这些人被直接安排给了袁立,分配到了戍守军系统。

这个分配结果让阮小七很吃惊,他以为这些经过训练的精锐士兵会进入野战军,没想到只是够资格成为兴汉盟的二线兵种。

自从这个结果出来之后,听刘礼升汇报,阮小七的学习劲头大增,再也不仰仗年龄大在学校倚老卖老。

“谁不想要个好前程。”刘信启对刘礼升回了这句话。

分配完后,袁立私下找刘信启问:“这一批兵到底差在哪里,为什么部分一些给野战军?”

“其实这批士兵在战力上并不比野战军差,毕竟他们都是经历过战争的老兵。”刘信启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