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重返人生 > 第563章 大鱼来了

眨眼便到了周五。

十月已过半。

关秋荷昨晚回了庐州,方年同学亲自开车去机场接的。

至于谷雨……

她要周六才回申,得顺便帮方年把银耳奥迪开回来,好在有赵茜一起。

君庭的院子里,方年吆喝一声。

“关总今儿捎我一段啊。”

关秋荷提前赶回申城是去复旦上课。

陆薇语刚好今天上午不去杨浦那边。

本来关秋荷如果没回来,方年是自己想办法去复旦。

从帕拉梅拉、宾利、布加迪三辆车里选。

都不行就乘公共交通。

没想让陆薇语转着弯儿送,也懒得让温叶过来接。

依方年的懒狗性格,他其实是想摇个出租车的。

“上车。”关秋荷表示不想跟方年贫,脑袋一偏,结束对话。

宾利和渣男奔先后驶出君庭。

不片刻后各走一边。

打上车以后,方年就颇有八卦兴致。

“关总是去管理学院吧。”

“在复旦一年多,管理学院那边我还一直没去过,顶多就是在管理学院对面的文科图书馆溜达过。”

“真是有点遗憾。”

“听说不好进是吧?”

“……”

关秋荷没好气道:“方年,你有病吧!”

“怎么说话!跟关总在同一个学校同时上课,我感到十分荣幸,多问两句怎么了?”方年理直气壮道。

关秋荷瞥了眼方年,咬牙道:“你信不信我在这桥上停车把你踹到黄浦江。”

接着好整以暇问道:“说吧,你到底是想做什么?”

“能蹭课吗?”方年飞快道。

关秋荷眨了眨眼睛:“你说呢?”

“也对,在职教育,怕是不好蹭课。”方年颇为遗憾。

“咋?你也不像是要扯虎皮拉大旗的人啊?”

“也没啥,就是想看看你的同学里面有没有合适的苗子啊什么的。”

“缺人缺到这地步了?”

“不全是,顺便把把关什么的。”

“滚呐!”

起初关秋荷还没反应过来,眼瞅方年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儿,立马明白过来。

“难得关心下你,还不领情。”方年兀自觉得忿忿不平,只不过声调老实的低了下去。

宾利停在了国顺路管理学院正门旁。

方年下了车。

车子尾灯一闪,进了管理学院。

‘连声再见都没有。’

方年在心里咕哝一句。

夹着书包朝邯郸路的方向走去,过红绿灯,从东南门进,一路直行到光华楼西辅楼。

刚刚好差不多上课。

老实说,方年其实有点想体验一下跟校外熟人一起上课的感觉。

比如以前就一直忽悠让陆薇语报考复旦哲学系的研究生。

再比如今天。

这是关秋荷再次入学以来,俩人刚好碰上同一个时间节点上课。

更巧的是,关秋荷要连续上半天,方年刚好不用连续上半天。

就是比较可惜……

…………

午饭点,方年坐上等在国顺路口的宾利,一同去了‘偷闲’。

这家餐厅一直处于不怎么盈利的状态。

一方面是环境比较好,令多数人望而生却。

另一方面这家店本就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方年吃上口好吃的热乎饭,有个饭后发呆一嗅的地方。

不过今天显然不能如此。

陆薇语、温叶、刘惜也都来了,氛围不适合。

饭后,一行人都去了位于丰达的前沿办公室。

头一次走进前沿办公室的关秋荷左转转右转转,特别去看了已经装修完毕的健身娱乐空间。

甚是满意:“方总考虑得很周到嘛,比起当康那边,这里办公要舒服得多。”

“毕竟都是自己人,得搞好一点。”方年随意道。

关秋荷深以为然:“连厨房都准备了,偶尔要是不想出去吃可以自己做,难怪不把偷闲餐厅搬过来。”

“我钱多的,就那么几步路,搬餐厅做什么?”方年撇嘴道。

评头论足了一嗅。

关秋荷找了个自己喜欢的位置,拿了套办公用品,包括苹果一体机、苹果本等等。

一应俱全。

反正大家的办公规格都一样,备品也多。

很快进入办公状态。

一会一会儿后,关秋荷提起正事:“庐州项目计划案预算草案出来了吗?”

“出来了。”刘惜回答道。

“……”

前沿办公室向来是有事情直接交流的。

大家早都习惯了。

关秋荷刚从庐州回来,主导了当康游戏在庐州的追加投资计划,很了解当地情况。

一边阅览草案,一边随时提出了指导意见。

陆薇语、温叶,包括方年都参与了进去。

花了半个下午的时间,完成了草案第一次大审阅修改。

温叶、刘惜根据讨论过程进行第二稿修订。

方年想了想,道:“方案不用太完善,我琢磨着还是紧着先把白泽芯片实验室搞起来,至少可以让孙书看到前沿的投资诚意。”

“也对,不能光是一个建设中的前沿院就要去搞个百亿大项目。”关秋荷表示认同。

方年又说:“其次是白泽芯片实验室第一步计划是定位高端移动芯片市场来设计,这也能更好的区分其它半导体类企业,更好的完善庐州高新产业大生态。”

“这样才好去撬动庐州的地方投资。”

关秋荷深表认同。

温叶却有些不解:“方总,您为什么对地方投资那么重视?而且我听您说过,前沿暂不融资。”

“地方投资有利有弊,比如这些钱便宜,伴随地方政策倾斜;但也容易破坏市场规则,形成依赖性,与地方领导任期挂钩等。”

方年平静解释。

“不过这些对前沿创新来说都是益处,因为根据现状,前沿创新只是资金短缺,不是长期状态,可以更恰当的脱钩。”

“能明白吧?”

温叶略有不解。

连关秋荷都不咋太明白方年的意思。

陆薇语跟刘惜一样不懂。

但方年没再多解释,而是漫不经心道:“说多了容易让你们觉得社会过于阴暗。”

这跟方年定下来的白泽芯片实验室第一步第二步计划紧密关联。

毕竟……

按照方年的理想计划,起初根本不需要关注市场,完全可以直接第二步,不需要什么先搞个公版芯片磨合过渡。

其实是里面考虑到一些特别的因素,包括时间周期的安排。

“……”

见状,陆薇语恰到好处的转移了话锋:“那这样,我先准备准备,争取下周去庐州开展前期工作。”

方年吩咐道:“可以跟中科大方面协商,邀请一位相关专业的院士来出任实验室荣誉主任。”

“……”

一桩桩事情往下推进。

比如关秋荷提到了中科大·前沿院前端建设已经入场。

部分事务的优先级被降低。

前沿系的公务越来越繁多,前沿办公室逐渐有点力不从心。

方年也愈发希望吴伏城能够尽快完成前沿社团事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

尽早进入前沿工作。

最后关秋荷又提到了女娲的事情:“女娲那边有没有反响?”

“反响平平,比较零星。”陆薇语回答道。

女娲实验室对部分开源社区的贡献从周二定下来以后就开始了。

比如在github上以实验室的名义注册了账户,贡献女娲系统上一些有趣的可开源的代码。

其中女娲实验室还贡献了对linux内核的部分有趣修改。

毕竟linux是完全开源的项目,谁都可以复制、修改、编辑、乃至发售。1

女娲实验室这么做的目的是供同行交流,博取同行好感。

只不过短时间内,不那么容易见到成效。

即便女娲实验室从某种层面上集中了整个中国高校中软件行业最厉害的那拨人。

不过说起来,女娲实验室对整个中国最大量的草根程序员不咋太友好。

作为个人,他们没有渠道参与女娲系统的开发。

除非能力足够,且愿意加入女娲实验室成为其中一员……

闲了一周的方年同学好不容易来趟办公室,还带着大家一起提前下了班。

这一周,陆薇语她们忙得歇口气的功夫都没有。

陆薇语就没正点下过班。

好歹是周五,方年又发了话,大家才正点下班。

…………

晚饭后,方年、陆薇语、关秋荷仨坐到院子里吹晚风。

本来是唠闲嗑。

最后又转到了工作上。

关秋荷好奇方年有没有办法尽快解决女娲应用开发者参与度问题。

“魅族黄总说下个月8号发布搭载女娲系统的新手机,现在也没几天了,难道光靠游戏撑着,现在qq都没上线女娲应用商店。”

方年笑笑,简单回答:“依照女娲应用商店的规则,以及现在鹅厂面临的状况,12月之前,qq应该都不会上线女娲。”

“至于其它应用开发者参与度的问题,急不来,得等一个机会。”

闻言,陆薇语面露好奇,迟疑道:“不会要是等实验室完成浏览器版本的女娲系统吧?”

“当然不是。”方年笑着摇头,“你们等着就行。”

“主要现在也是没办法,国内的开源氛围很淡,不能形成气候。”

“……”

关秋荷跟陆薇语知道方年有自己的计划,就放了心。

一般方年有准备的事情,会根据发展调整过程,不会令人失望。

比如实验室打了3000万经费的申请。

然后……

菊厂加盟,还多出来了100万……

方年这一等,从周二实验室贡献代码,一直等到次周周二的午后。

终于看到github上有国内程序员针对女娲实验室的正向评论。

很快……

国内某技术论坛出现了相应帖子。

以一种相当震惊的口吻描述了国外开源社区上发生的事情,并且几乎全文引用了相应的言论,且……

一点都不贴心的不给翻译。

“我的天呐,那个女娲系统实验室居然在github上注册了账户,分享了女娲系统的部分底层代码;

我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参考女娲的机会。

而且女娲实验室牛人真多,还针对红帽的企业版linux内核进行了另一种编译,跟centos不大一样……

瞧瞧国外的程序员们激动的样子:

……

……”

最后是一大串英文评论。

事实上,早在上周三,女娲实验室登录github不久,就引起了国外开发者的注意。

比起来他们更加积极。

因为开源氛围的浓郁程度,他们非常希望女娲系统能够开源。

尤其是在‘女娲’1正式发布以后。

有堪比ios4的优秀度与完全自研度,令国外很多活跃在智能手机系统论坛的大拿们倍感兴趣。

但不开源就没办法深入探究。

现在……

女娲系统实验室低调表示,我们虽然不完全开源,但也愿意对部分模块开源。

并且我们还愿意对开源社区进行更多的贡献。

比如在linux系统上。

评论直接而粗暴。

“你一定不会知道,这居然是来自中国的公司,他们对程序的理解十分独到。”

“我想要给这个特别优秀的系统针对开发应用!”

“太棒了,这是我非常期待的变化,希望它能做出更多贡献。”

“太有趣了,原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