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二次元 > 魔草狂沙 > 锦绣(可忽略)

宋栀死时,万里之外的长安正春光明媚,她的君王正万里红妆,风光无限的迎娶天下最尊贵的公主。而彼时的北国雨雪纷飞,皑皑白雪下的是万千亡魂,阴风阵阵中弥漫着哭声与哀嚎。

宋栀的意识也随着风雨渐渐消散,她心道可惜了啊,这一生她最想看的便是他穿着红衣的模样,只是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帝后大婚的第二日,北境快马加鞭,传来告捷的消息,同时传来的还有宋将军为国捐躯的快报。

一喜一悲,君屿却无半分表情。

他看着跪在地上,一身灰土的副将,终于开口,“她的尸首呢?”

副将悲怆,身子止不住的颤抖,“回禀皇上,将军的尸首被敌军扔下寒川……我们的人还在寻找……”

寒川之下,全是冰雪,茫茫一片,又怎找的到呢。怕是在被找到之前,便被雪狼分食光了。

经此一想,副将眼眶渐红。他看着被他们奉为君王的男人,面色依旧不改,不禁攥紧了拳头。

副将心底愤恨,宋栀的家人因他枉死,而她自己一生为他征战,到死都未留有全尸,他却如此无动于衷!果然最狠帝王家,冷血至极!

“你先下去吧。”半晌,传来君屿毫无波澜的声音。

副将依旧跪地不起,“皇上,末将这里还有将军留给您的一封信。”

君屿墨色的眸子微微闪动,接过那封信,却未拆开,“她可还和你说了什么?”

副将回道,“将军确是有话,将军说她这一生因陛下而活,连累了父兄,连累了宋府,还恳求陛下看在她这些年的苦劳上,恢复宋府的名号,为宋氏一族洗刷冤屈。”

“没了?”君屿淡淡道。

“没了。”

君屿挥手让他退下,偌大的御书房里刹那间被冰冷与死寂笼罩。他坐在朱椅上,望着身侧不远处挂着的那幅梨花图失神。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响起贴身李公公的声音,“皇上,天色已暗,让奴才进来点灯伺候您吧。”

“不必,你在外面候着,且传朕的口谕,朕这几天谁也不见。”黑暗中他掀了掀嘴角,道。

御书房的炭火早已熄灭,他却毫无感觉,终于,他动了动微僵的手,从身后的书架上取下一个檀木的盒子。

盒盖上刻着的是栩栩如生的梨花,这次君屿没有丝毫犹豫,打开了它,里面放着的是一颗犹如婴儿拳头般大小的夜明珠,在黑暗中散发着柔和的白光。

君屿取出夜明珠,兀自握在手间轻轻抚摸了几下,随即拆开了那封他迟迟不敢拆开的信。然后映入眼帘的是他熟悉的小楷,清秀如斯,一如她般。

阿屿:

初识之际,梨园的花开的正盛,你在树下仰首刹那,我道你眉眼如画。

一支梨花压海棠,满眼纯白满园清香,就连你的眼角你的眉梢都带着缱绻的柔情。

三分醉容,七分笑意。醉的人是我,笑的人亦是我。

在这场初识中,我的开场早已溃不成军。

成也是你,败也是你。

宋家满门荣耀,是因我而葬送。

宋氏三百三十六条性命,是因我的浅显而失。

而你,只不过是布下了一手好棋,只等我宋栀入局。

你亲手教我兵书布阵,沙场点兵,为你心甘情愿打下这锦绣山河。

你可知,宋栀在遇到你之前,想着余生是泼墨煮茶,诗情画意。而不是在纷飞战火里无止境的厮杀,就连我的梦都是血色的,一闭眼便是不得安宁。

这浮沉的一生呐,醉死梦中。

而我,终究也不欠你了。

――宋栀

信从指尖滑落,君屿沉静已久的墨眸掀起一片波涛,表情却是肃杀的狠绝,以及暗藏的无边痛意。

宋栀……宋栀……悲凉瞬间弥漫他的心底。茶楼里说书的先生摇头晃脑,“近日我要讲的就是当今圣上和宋将军的故事。”

底下有人打趣,“老头儿你也胆大,连圣上的事都敢拿来说!不怕掉了脑袋?”

众人哄笑一堂。

说书的先生拿起案板一拍,“天下谁人不知,我们的陛下最是圣明。”

“言归正传,说起这宋将军,从前可是一个闻名天下的美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二八年华,本是大好的婚配年纪,怎知宋老将军聪明一辈子,却在老时糊涂,起了谋反之心!硬生生葬送了宋家满门,那日街头行刑,血流成河啊!青灰的石板都被血染成了朱红,空气里弥漫着的都是血腥的味道,实在惨矣!”

“那日行刑我也去了,场面着实惨烈!搞得我隔夜的饭都吐了出来!”底下有人接话,众人看去,只见他一脸惊恐,与他大汉形象实在不符。

说书先生一顿,接着道,“好在咱们的陛下心善,在最后一刻救下了宋家的幺女,宋栀,也就是后来我们的战神宋将军。陛下将宋将军领回太子府,护她周全,教她兵法,教她习武。而宋将军也是个有良心的,知道报恩陛下...”

“唉?我怎么听说陛下和宋将军曾经有过一段?所有陛下才会费尽心机救她...”有人提出疑问。说书楼的雅间里,坐着两位锦衣男子。一位面无表情,一位满脸嘲弄。

“君屿,看到没有,连天下人都知道你和宋栀曾有过一段...”说着蓝衣男子靠近玄服男子的耳边,轻轻道,“只有你君屿,不敢承认。”

君屿推开他的头,眼里毫无波动,“虞染,你也想死吗?”

蓝衣男子轻笑,带着丝嘲讽,带着丝不屑,“怎么,继宋栀之后,你连本宫这个皇后也要赐死了?”

君屿抿紧了唇,面色越发冷淡,“你不该拿宋栀开玩笑的。”他掐住着蓝衣男子的脖子,一字一句,用足了力气。

虞染面色渐变,由白变红再变紫。他却还是笑,“哈...哈哈,君屿你猜,要是你把本宫掐死了,你还能不能活着走出这个雅间?”

“你想要这天下。”君屿面色不改,依旧不紧不慢。

“哈哈...哈哈...你不是早就知道吗?知道北国公主暴毙,本宫男扮女装嫁来。谋什么,你和本宫心知肚明。”

君屿力气不减,隐有厉色,“可你们,害死了我的宋栀!”

“宋栀是谁害死的,陛下心里有数。”虞染任由他掐着自己,继续刺激道,“陛下你说,宋将军是因为听到陛下大婚的消息,才在战场上分心,故遭了我北国将士的埋伏。还是宋将军本就身带隐疾上阵呢?”

他字字诛心,直击君屿的命脉。

“陛下用计谋害宋家满门忠将,杀她族人,灭她家族荣耀。就连宋将军也是为了陛下这江山而死呢!你今后,又该如何看这天下?不若交与我,才是最好的选择。”

君屿颓然,放下了手,低着头,半晌才道,“这天下可以给你...但宋栀战死的那片疆土我要你下令启封,那是她沉睡的地方,别让生人扰了她的清净。”

虞染摸了摸脖子,“本宫允你。”

南国二十三年,改朝换代。自此天下一家,再无南北国之分。新帝虞染爱民如子,廉明勤政。

而北国边境也开始流传起一个故事,说是有人曾在皑皑白雪的被封之地看到一男子红衣艳艳,而他的身边是一位穿着素雅的姑娘。他们十指相扣,相互依偎。

“这天下就这么白给他了?”宋栀把头靠在君屿的怀里,闷闷道。

君屿宠溺的摸摸她的脑袋,“你回来,比什么都重要。”

从前我认为锦绣河山才是我的归宿,后来我明白,你,才是我的归宿。宋栀死时,万里之外的长安正春光明媚,她的君王正万里红妆,风光无限的迎娶天下最尊贵的公主。而彼时的北国雨雪纷飞,皑皑白雪下的是万千亡魂,阴风阵阵中弥漫着哭声与哀嚎。

宋栀的意识也随着风雨渐渐消散,她心道可惜了啊,这一生她最想看的便是他穿着红衣的模样,只是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帝后大婚的第二日,北境快马加鞭,传来告捷的消息,同时传来的还有宋将军为国捐躯的快报。

一喜一悲,君屿却无半分表情。

他看着跪在地上,一身灰土的副将,终于开口,“她的尸首呢?”

副将悲怆,身子止不住的颤抖,“回禀皇上,将军的尸首被敌军扔下寒川……我们的人还在寻找……”

寒川之下,全是冰雪,茫茫一片,又怎找的到呢。怕是在被找到之前,便被雪狼分食光了。

经此一想,副将眼眶渐红。他看着被他们奉为君王的男人,面色依旧不改,不禁攥紧了拳头。

副将心底愤恨,宋栀的家人因他枉死,而她自己一生为他征战,到死都未留有全尸,他却如此无动于衷!果然最狠帝王家,冷血至极!

“你先下去吧。”半晌,传来君屿毫无波澜的声音。

副将依旧跪地不起,“皇上,末将这里还有将军留给您的一封信。”

君屿墨色的眸子微微闪动,接过那封信,却未拆开,“她可还和你说了什么?”

副将回道,“将军确是有话,将军说她这一生因陛下而活,连累了父兄,连累了宋府,还恳求陛下看在她这些年的苦劳上,恢复宋府的名号,为宋氏一族洗刷冤屈。”

“没了?”君屿淡淡道。

“没了。”

君屿挥手让他退下,偌大的御书房里刹那间被冰冷与死寂笼罩。他坐在朱椅上,望着身侧不远处挂着的那幅梨花图失神。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响起贴身李公公的声音,“皇上,天色已暗,让奴才进来点灯伺候您吧。”

“不必,你在外面候着,且传朕的口谕,朕这几天谁也不见。”黑暗中他掀了掀嘴角,道。

御书房的炭火早已熄灭,他却毫无感觉,终于,他动了动微僵的手,从身后的书架上取下一个檀木的盒子。

盒盖上刻着的是栩栩如生的梨花,这次君屿没有丝毫犹豫,打开了它,里面放着的是一颗犹如婴儿拳头般大小的夜明珠,在黑暗中散发着柔和的白光。

君屿取出夜明珠,兀自握在手间轻轻抚摸了几下,随即拆开了那封他迟迟不敢拆开的信。然后映入眼帘的是他熟悉的小楷,清秀如斯,一如她般。

阿屿:

初识之际,梨园的花开的正盛,你在树下仰首刹那,我道你眉眼如画。

一支梨花压海棠,满眼纯白满园清香,就连你的眼角你的眉梢都带着缱绻的柔情。

三分醉容,七分笑意。醉的人是我,笑的人亦是我。

在这场初识中,我的开场早已溃不成军。

成也是你,败也是你。

宋家满门荣耀,是因我而葬送。

宋氏三百三十六条性命,是因我的浅显而失。

而你,只不过是布下了一手好棋,只等我宋栀入局。

你亲手教我兵书布阵,沙场点兵,为你心甘情愿打下这锦绣山河。

你可知,宋栀在遇到你之前,想着余生是泼墨煮茶,诗情画意。而不是在纷飞战火里无止境的厮杀,就连我的梦都是血色的,一闭眼便是不得安宁。

这浮沉的一生呐,醉死梦中。

而我,终究也不欠你了。

――宋栀

信从指尖滑落,君屿沉静已久的墨眸掀起一片波涛,表情却是肃杀的狠绝,以及暗藏的无边痛意。

宋栀……宋栀……悲凉瞬间弥漫他的心底。茶楼里说书的先生摇头晃脑,“近日我要讲的就是当今圣上和宋将军的故事。”

底下有人打趣,“老头儿你也胆大,连圣上的事都敢拿来说!不怕掉了脑袋?”

众人哄笑一堂。

说书的先生拿起案板一拍,“天下谁人不知,我们的陛下最是圣明。”

“言归正传,说起这宋将军,从前可是一个闻名天下的美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二八年华,本是大好的婚配年纪,怎知宋老将军聪明一辈子,却在老时糊涂,起了谋反之心!硬生生葬送了宋家满门,那日街头行刑,血流成河啊!青灰的石板都被血染成了朱红,空气里弥漫着的都是血腥的味道,实在惨矣!”

“那日行刑我也去了,场面着实惨烈!搞得我隔夜的饭都吐了出来!”底下有人接话,众人看去,只见他一脸惊恐,与他大汉形象实在不符。

说书先生一顿,接着道,“好在咱们的陛下心善,在最后一刻救下了宋家的幺女,宋栀,也就是后来我们的战神宋将军。陛下将宋将军领回太子府,护她周全,教她兵法,教她习武。而宋将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