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摇滚教父 > 第370章 你的酒窖我承包了

“嘿,我找到了,在这里。”

某家音像店里,一个少年举着一张cd,对另一赌同伴叫道。

专辑的封面,正是罗杰那张赤裸裸“出卖色相”的海报,在那双奇特双眼的正上方,写着专辑的名字。

《大卫-鲍伊》。

“这是什么?”

少年的同伴,一个带着棒球帽的少女走了过来,拿起一张cd,正准备去付款,突然看到旁边的广告牌上写着一项打折活动。

《大卫-鲍伊》,《摇滚圣经-华丽摇滚篇:波西米亚狂想曲(’.roll——:)》一起购买,,大概能省下接近4美元。

少女在货架上翻了片刻,很快就找到了那张冠以《圣经》之名的专辑。

封面上是四个漫画式的肖像画,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位于正中央位置,那个留着寸头和显眼的胡子的男人,穿着一件背心,脖子上还系着一条红色的丝巾。

“queen?这是什么乐队?你听过吗?竟然敢用《圣经》做专辑的名字,这个想法真酷!”

少女注意到专辑作者的名字,翻到背面,还有乐队成员的姓名。

主唱:弗莱迪-摩科瑞。

吉他手:布莱恩-梅。

鼓手:罗杰-泰勒。

贝斯手:约翰-迪肯。

女孩下意识地读出了乐队阵容的名单,然后看向同伴:“莱迪,你听过这些人吗?”

“没樱”

名叫莱迪的少年也同样拿着一张《波西米亚狂想曲》的cd,看着上面寥寥无几的线索。

翻了好半,莱迪将专辑放了回去:“大概是个新人乐队吧,24美元,这个价格太贵了,我不打算买,darkness的专辑才卖20块。”

“两张一起买的话,相当于都是20块。”

女孩指了指旁边的促销牌,拿着两张专辑,开口道:“我准备买一张回去,如果好听的话,我会向你推荐的。”

“你觉得这张专辑会好听?”

莱迪似乎对这名少女有着某种特殊的感情,和绝大多数这个年龄的少年一样,试图以很幼稚的方式引起女孩的注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乐队,叫嚣自己做出的专辑是《圣经》,结果却是抱大腿玩捆绑销售,我不看好这张专辑的质量。”

想了想,莱迪又指着专辑封面上弗莱迪的漫画肖像,道:“你看这个胡子,简直像个gay!”

“但是《摇滚圣经》这个名字很酷啊!”

女孩完全不在意莱迪指出的这些问题,走到收银台,掏出一把零钱,转头对莱迪道:“我下午还有吉他课要上,明见。”

莱迪完全不知道自己哪里惹到女孩不高兴了,站在原地懊恼地挠着头,想追上去却又不敢。

“喂,你这张专辑要买吗?”

旁边的收银员不耐烦地催促道。

“哦,要的,要的。”

莱迪连忙将cd递了过去,从兜里掏出一把硬币。

什么不看好《摇滚圣经》的质量都是扯淡,真正阻止莱迪购物欲望的,只有一个字。

穷。

莱迪的父母奉邪穷养”式的教育,从来不给莱迪哪怕一美分的零花钱,想要钱就自己打工去赚,就连生活费都要自己赚。

就这二十美元,还是辛辛苦苦打零工攒下来的。

已经离开的女孩自然不知道莱迪的想法,打开背包里的cd机,在两张专辑之间犹豫了一阵,先拆开《大卫-鲍伊》,将cd放进随身听里,戴上耳机。

“地面指挥呼叫汤姆船长……”

“地面指挥呼叫汤姆船长……”

音乐很迷幻,有种消沉的感觉,但女孩的脚步却是更加欢快了起来。

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到家里,一张专辑已经播放到了尾声。

“a+。”

女孩找出笔,在专辑封面上记下自己的评分,然后打开另一张cd海

“咦?两张?”

女孩有些愣神,看了看,一张cd上写着六首歌的歌名,而另一张则只有一首《波西米亚狂想曲》。

在录音的阶段,罗杰采纳了e卢西恩-格兰奇如是对媒体道。

关于《摇滚圣经》系列的吹捧,就和娱乐圈内任何营销一样,使用大量尖锐的形容词,恨不得将它夸到上去。

随着一笔笔宣传预算被花出去,媒体们分成了两个阵营,开始讨论《摇滚圣经》系列是否配得上这个名字。

一派支持,一派反对,很传统,也很经典的对立立场。

有争议才会有热度,如果是一边倒的吹捧或是反对,公众们很快就会看腻歪,继而失去兴趣。

知名乐评人史蒂文-蒙哥马利亲自提笔,为《波西米亚狂想曲》撰写了一篇长评。

其中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代表这位乐评家的观点。

“《波西米亚狂想曲》绝对配得上《摇滚圣经》这个名字。你不需要有很好的音乐素养,也能够很好地欣赏它的美,它本身就是一篇充满警示的寓言。

如果你足够幸运,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你会知道它为什么这么美。

它不是一张普通而平凡的摇滚专辑,而是上帝赐予摇滚歌迷的瑰宝。”

任何具备足够专业素养的人,无论是否喜欢华丽摇滚这个音乐类型,都不会从质量上去攻击《波西米亚狂想曲》配不上《摇滚圣经》这个名字。

不过有趣的是,在南方几个教会势力庞大的保守州,有议员宣布将推动议会发布禁令,禁止《波西米亚狂想曲》在该州发校

除非e卢西恩-格兰奇的观点,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公众的消费态度普遍越来越快餐化。

商家的营销策略,也应当根据这一点做出调整。

用高密度、高强度的疲劳轰炸式宣传,将潜在的消费者尽快赶入商店中,比过去那种靠时间慢慢积累销量的策略,要更加适应现在的市撤境。

卢西恩-格兰奇还画出了一个曲线图,认为在过去,一张专辑的销量会在最初的两到三个月之内缓慢上扬,然后趋于平缓,到了半年乃至于一年之后,才开始滑落。

而现在,这个曲线会在最初的一个月内就达到最高点,短暂地保持之后,就开始以惊饶速度下跌。

通常情况下,维持高点销量的时间,不会像过去那样长达三至九个月,而是在两周至六周之内就结束,最长也不会超过两个月。

卢西恩-格兰奇还结合了数字唱片的发展趋势,出了自己对未来的判断。

当数字唱片整体取代实体唱片的时代彻底到来之后,明星们的专辑,往往会在正式上架的一周之内,就卖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总销量。

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可能需要长达十年以上的时间来缓慢积累。

“未来唱片业的销售曲线,会无限朝着好莱坞商业电影的票房曲线靠拢。”

卢西恩-格兰奇如是道:“我们必须想尽办法,让潜在的消费者第一时间就注意到它的存在,并产生购买欲望。”

不过不管怎么样,整个八月,都可以称为是“darkness月”。

单看北美现代摇滚榜就可见一斑,单曲榜上,乐队的歌霸占了前十,《大卫-鲍伊》专辑占了六首,剩下四首则出自《波西米亚狂想曲》。

在专辑榜上,两张专辑也以绝对领先的姿态,分列第一和第二。

《公告牌》的榜单因为涵盖了所有的音乐类型,没有能够做到如此碾压的姿态,但包揽专辑榜前二,单曲榜前十有五首来自这两张专辑,也足以得上是“霸榜”了。

尽管【皇后乐队】这个马甲目前为止还没有曝光,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两支乐队之间的激烈竞争,但在知情人眼里,却只觉得很有趣,甚至还想喝一杯庆祝一下。

“你这里的酒窖太空了。”

结束了宣传行程,返回洛杉矶之后,大卫-劳伦斯对罗杰抱怨道:“这么大的酒窖,你就放这么点酒?”

大卫-劳伦斯口中的【这么点】,大概有几百上千瓶的样子。

作为一个嗜酒的人,罗杰入住这座庄园的第一时间,就让人去购买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烈酒回来。

不过相较于面积巨大的酒窖来,这点数量确实不能算多,只占据了酒窖的一个角落而已。

“买那么多回来又喝不了。”

罗杰耸耸肩,开口道:“要把这地方填满,得花几百万美元,我现在可没那么多钱用在这种地方。”

“搬家派对是下周?”

由于忙着宣传,罗杰根本没时间去办派对,因此也就拖了下来。

不过现在宣传行程暂时告一段落,也是时候好好休息一下了。

除了搬家派对之外,《大卫-鲍伊》和《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大获成功,显然也需要好好庆祝一番。

大卫-劳伦斯向罗杰确认了一下时间,毫不犹豫地开口道:“你的酒窖我承包了,派对上没有酒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