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绝色医妃:病娇王爷心尖宠 > 第七百一十一章 劝谏选秀

宋有善立时做出洗耳恭听的模样,只听恩人道,“一旦宫里同意重开选秀,我这里有个人,你要帮我送进宫。”

没想到是这个要求,宋有善迟疑了一瞬,随机应下,“恩人放心,小人必定办到。”

以他如今和太子的关系,去求一求办成此事,理应不难。

他答应的爽快,黑袍人这才稍显满意,“不错。你且努力去办,这件事若成了,日后对你也有好处。”

宋有善格外惊喜,“多谢恩人。”

有了能回报恩人的机会,宋有善心中大定,出了城隍庙的时候脚步都轻快了,寻思着若是太子开口提议选秀能成,务必得把恩人交代得事情办妥了!

翌日清晨,天光初晓的时分,京城四角便传来了鼓声。今日正月十六,新年彻彻底底的过完了,过罢年就是新开始,以鼓声迎新。

激越的鼓声中,京郊山上的德昭庙同时响起了低沉肃穆的钟声。钟鼓声交织在一起,撞破天边的的最后一抹云彩,红日立时透了出来,金芒遍撒京城。

天亮了。

百官匆匆上朝,紫宸殿重开。

然而乍一进入紫宸殿,百官便觉得气氛不太对,皇上面容浮肿阴沉,不见丝毫开年的欣喜。

有一些人不知原因,惴惴不安的站在朝堂上。

有一些消息灵通的隐约知晓昨晚宫中出了大事,可是什么大事,却想尽了办法也探听不出来。

太子什么都知道,他站在最前列,明显察觉到父皇的眼神一直若有似无的在自己身上打转。

可他半点都不敢露出破绽,忍的后背汗湿,心中凄惶。

好容易熬到了早朝将散,太子抢在陈公公开口之前连忙道,“父皇,儿臣还有话要说。”

哦?太子有话说?

说什么,是说他在施粥时候的表现,还是说昨晚?

庆元帝今日刚醒,便收到了暗卫的汇报文书。文书中把太子和晋王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查的清清楚楚,想着太子施粥都不忘记给自己养个外室,庆元帝对他失望透顶。

便是太子府发现了祥瑞又如何,他已经给了太子足够的机会了!

庆元帝脸色越发阴沉。

太子惴惴不安的开口,“父皇,儿臣有个想法。”

“哦?”庆元帝冷眼带着警告,昨晚上宫中出了那么大的事情,纵然他已经严令此事外泄。

可太子身份不凡,何况此事又与皇后有关,想必是有自己的渠道知晓。

若是太子敢在紫宸殿开口替皇后求情,定不轻饶!

庆元帝的沉默中,太子忍不住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父皇,儿臣有些想法。如今大齐国泰民安海清河晏,百姓安居乐业,父皇是不是得再为宫中做一些打算?”

庆元帝眸色凝了凝,不是为皇后开口,说明太子还没彻底蠢到家,只是这话,又是何意?

太子顶着冷眼,小心翼翼的组织好语言,“父皇,您这后宫……”

庆元帝目光如利剑,猛地刺到了太子身上,果真是长大了翅膀硬了,竟然想管后宫之事!他是太子,亦是儿子,竟然插手后宫!不止胆大,更是可笑!

“朕这后宫,还轮不到你管!”庆元帝猛地拂袖,“太子,你竟如此迫不及待了?”

太子吓得连忙跪地,“父皇息怒!儿臣并非是这个意思,只是体谅您罢了。”

庆元帝简直气笑,“你体谅朕,就把手伸到朕的后宫里,嗯?太子,你让朕失望透顶!”

太子心中暗道糟糕。

按理说提议之前,他应该再去含凉殿一趟找母后商议,然后再联络朝臣,将一切的细则都定好。

然而这些日子他都忙着在外室哪儿快活,朝臣也只是捡着一脉的简单的打了个招呼,本以为不迟,却不想上元宴席之后一切都变了。

母后被关了起来,他无人能商议,重要的是为了救母后心切,也来不及再磨蹭了。

可哪儿知,父皇居然是这么个反应。

太子心中紧张,拼了命的给日常交好的朝臣暗示。

收到太子的信号,倒是有人大着胆子,“皇上息怒,微臣倒是觉得太子说的有理。皇上,您是该多为自己想想了。如今您身体康健,后宫却不过十数人,也是时候该充盈后宫了。”

这提议一起,朝中人顿时弄明白了太子的打算。

原来太子是想劝皇上广纳后宫啊,难怪皇上要怒骂太子。朝臣不笨,错愕之后便立刻明白,这是好事!

那沈娇受宠可是历历在目呢,若是换了自己的女儿进宫,也能在皇上面前露个脸,日后家族的荣华富贵,不也更多了一层保障?

弄明白之后,朝臣争先恐后的去劝谏,“皇上,微臣也觉得太子说的有道理。您日夜为国事操劳,也要为后宫多做打算。如今您正值春秋鼎盛,何不重开选秀?”

更有朝臣道,“后宫繁荣,方才是大齐繁荣,皇上,请您务必重开选秀!”

庆元帝被吵吵的脑仁疼。

这些年不是没有人提议要重开选秀,每一次都被他堵了回去。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却是太子先开口。

太子这一带头,朝臣们有了主心骨,一时竟是力谏皇上非同意不可。

庆元帝平素严厉,朝臣也怕他,从不敢造次。

然而此时却又不同,一是重开选秀不涉及国计民生,朝臣们胆子大了许多。第二重开选秀是百官群心所向,朝臣们破天荒的拧成了一股绳,异口同声。

眼前的局面让庆元帝有些头疼,选秀,他不想。

沈娇余毒刚清,身体还没好利索,他没心思。更何况皇后如此胆大包天,甚至在锦麟卫的逼供下都咬牙不说这毒药的来历,同样让庆元帝十分闹心。

然而庆元帝又不好干脆的反驳,朝臣心齐,一旦拒绝就是和所有的朝臣站到了对立面,即便他是皇上亦要斟酌此事的后果。

也是因此,庆元帝揉了揉眉心,喝止了这群吵吵嚷嚷的大臣们。

“都闭嘴!把这紫宸殿当什么地方了?”他冷眼扫了一遍,“你们今日倒是心齐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