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绝色医妃:病娇王爷心尖宠 > 第七百六十九章 折腾百官

庆元帝沉沉的眼眸扫过他,直到陈公公快跪不住的时候才道了句,“起来吧。”

相处几十年,陈公公的脾性庆元帝一清二楚。为了避免引起揣测,他大可把这件事放在肚子中烂掉,既然说出来,那就是表明他和静贵妃之间是清白的。

“你倒是相信朕不会处罚你。”庆元帝又道。

陈公公垂着手老老实实的,“皇上处不处罚都是次要,奴婢只是觉得,这件事没准儿真是意外。皇上,后宫经不起风浪了。何况事已至此,就算是太子真的被人陷害,可腿是长在自己身上……”

他话没说完,庆元帝却已明白未尽之意。

又何止是后宫翻不起风浪,前朝更翻不起。自己的身体他自己也清楚,再没有折腾的力气了,事已至此,也只能作罢。

顿了片刻,庆元帝叹了口气,“时也命也。”

昨日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太过凑巧。

郑守节前脚上书奏章,后脚太子便被人告发在后宫行不轨之事。

两者夹击,他急怒攻心之下,下了诏书。

若是换个时间,换个地点,甚至哪怕放在早几年,他也不一定能痛下决心立刻废了太子。

若是他再年轻一些,可以从头调教太子。

可他老了,力不从心,私心也得为国家大事让路。

庆元帝面容带出一抹苦涩,“现如今,朕即便是想保住他,也来不及了。”

太子自从入朝为政以来,所作所为皆被他看在眼里,他是不是当储君的料,将来能不能做一个明君,庆元帝心知肚明。

并且小陈子说得也对,腿长在自己身上,太子若不是自己先动了心思,旁人就算是拽也不能把他拽过去。

太子哭哭啼啼说自己被陷害,可若是品行端方,又怎么会有这一出?

最重要的是,废太子的诏书已下,难不成还能收回?

看这百官的欢天喜地的模样,便是他肯,百官都不肯。

“太子竟然失民心到了这种地步。”庆元帝怅然道,“天时地利人和,他一个都占不住,罢了。”

陈公公也在一旁唏嘘,“皇上,您看开些。”

庆元帝焉能看开,他苦心孤诣培养太子这么多年,到头来这个结局,如何不令人心痛?

“朕终究是愧对了皇后。”想起许多年前,皇后还是个小姑娘,在潜邸生下太子,当时他是何等的欢喜!

深深一声叹息,再度抬眸,庆元帝的眼中已经不复之前的伤感。

他看了眼仍旧不安分的朝臣,神色冷厉,“朕知道他们想的都是什么,可朕偏偏不让他们如意!小陈子,朕刚刚说的事情,你都记住了么!”

陈公公连忙应了声,有些怜悯的看了眼在外头蹦达的最欢的几个。

皇上正在心中难受,他们却对废太子这么高兴,这不明摆着嫌命长找死么!

看了眼陈公公记下的几个人,庆元帝微微拧眉,又朝外头看了眼。

“他竟然还能这么老实。”略带诧异的说了句。

陈公公连忙看了眼,立刻意识到皇上说的是云麾将军江晗。

这一看,便越发觉得江晗是今日的一个异类。他四平八稳的站着,脸上并无半点多余的表情,周围人都在小声寒暄,他不骄不躁,站得安安稳稳。

庆元帝格外多看他一眼,“难得。”

身为帝王,他了解自己的臣子,江晗有股莽劲儿,也肯拼。可却有个大弱点,心思浅,情绪外露。

“他今日倒是沉稳。”庆元帝原本要上朝,见状又耽搁了会儿时间,“朕记得,江家还有老二他们都和太子不怎么对付。”

“皇上您记性真好。”陈公公连忙道,“奴婢也记得,确实有那么一点嫌隙。”

庆元帝若有所思的有看了眼江晗,忽的又问,“昨日那弹劾太子的奏章是郑守节送过来的,朕记得,当初朕属意要太子去支持施粥,关口也是因为郑守节的奏章,对不?”

不知皇上为什么忽然说这话,可陈公公只得应道,“对。不过皇上,您是觉得?”

庆元帝摆摆手,“郑守节这人朕还是放心的,只是觉得巧合了些。刚刚朕还想,郑守节素来清廉,朝中也没什么人脉,如何能事无巨细的打听到太子在宫外做了什么?”

“小陈子,你说宫外的事情,是跟静贵妃有关,还是跟老二有关?”庆元帝忽然又问!

这问题再度让陈公公心里“砰砰”直跳!

“这,这……”陈公公迟疑,“宫外的事情,静贵妃若是想查恐怕也不容易吧,可能是昌平侯府帮忙?”

“至于安王,他不是没什么大的志向么。”陈公公小心翼翼,“皇上您是不是多虑了?”

庆元帝冷哼了声,“多虑!不是老二就是昌平侯府,他们倒是有本事,还能说服郑守节,朕小看他们了!”

又往外看了眼,庆元帝道,“上朝!”

陈公公心如擂鼓,长诺了一声“皇上驾到”。

原本还有些喧闹的紫宸殿上霎时一片安静,刚刚还念叨着皇上怎么还不过来的百官此刻见到真人,全都跟掐住了脖子似得,一个个垂着头站在殿上。

庆元帝冷冷扫过。

刚刚不是还聊得很畅快么,这会儿见他来了,突然就不吭声了?

心中冷意迭起,庆元帝漠然道,“朕方才在后面看了有一会儿了,诸位爱卿兴致颇高,不若叫朕也听听,你们聊什么?宋爱卿、李爱卿?说!”

被点名的两个人吓得半死,心中明白怕是刚刚非议前太子被皇上知晓,惹得皇上不满。

“皇上恕罪!”两人头如捣蒜。

不少大臣也后知后觉,伏地磕头。

携裹在忐忑不安的朝臣中,江晗心中是最坦荡的,他跟着众人跪下,心中还想着果然要听妹妹和妹婿的,要不然今日吃排头的人,必定有自己。

庆元帝发了好大一通火气,也叫众人看的明明白白。

太子虽然已经不再是太子了,可还是皇上的儿子,容不得人糟践。

此情此景,让那些原本准备上书奏表,谏议皇上再立太子的人也都忐忑起来,还要不要拿出奏章,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