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绝色医妃:病娇王爷心尖宠 > 第九百四十五章 宴席开老臣怒

“怎会如此?”沈玉暖皱眉反问了句,“不都是在朝中,都是为皇上做事,那儿用得着这般泾渭分明?”

江慕乔没回答,沈娇却在后面笑道,“姐姐,你这就不懂了。都是为皇上做事不假,可也有美差事和苦差事,美差人人想做,苦差自然没人愿意做。”

“更何况那些老臣可是……”沈娇顿了片刻,方才接着道,“可是庆元帝在位之时跟着他的老人,如今改朝换代,新帝面前自然要拿捏一下资历。”

镇得住新帝,新帝日后也会多仰仗他们,便能保得住从前的风光和体面。

可若镇不住新帝,改朝换代,新老交替,这些人也自该告老还乡。

尝到了地位和权势的滋味儿?又有几个人肯心甘情愿的放下一切,白手归田?

没有人愿意,那么冲突便是必然的。

尤其是楚云铮又是这般强势的一个帝王,更是容不得有异心的老臣在他面前耀武扬威。也正是如此,宋阁老等人的反应便格外激烈和迫切。

沈玉暖斟酌片刻,“祖父从前和宋阁老等人交情不错,只是祖父不在,若是让我爹去劝一劝的话……”

江慕乔微微一怔,没想到沈玉暖会说出这话。

沈家如今这情况甚是尴尬,她定然知晓这情况,可仍然愿意开口相助,一是情谊,二是诚意。

然而江慕乔却不愿意她再去为难,“罢了。”

“这事情就让云铮去处理,若是连老臣都镇不住,日后朝廷令行新政,恐怕也难以推行实施。”想着他,江慕乔笑道,“何况照我看来,那些老臣也不可能是云铮的对手。”

老臣而已,即便再老,那也是臣。

臣如何和君斗?

不过是念着从前的情分,留着几分面子罢了。

沈玉暖轻轻点头,心中却是微微一叹。

老臣尚且如此,可自己和满满住在宫中,名不正言不顺又算是怎么回事?她早已起了要出宫的心思,这会儿却是愈发迫切起来。

江慕乔不知沈玉暖的用意,只笑着邀请,“上元宴席你们也一起来,带着孩子,也好好热闹热闹。届时把嫂子也请进宫,你们都是母亲,坐在一起也有的聊。”

沈玉暖笑着道谢。

上元宴席,眨眼的时间也就到了。

正月十五闹元宵,京城开了宵禁,处处灯火通明。祸乱之后,盛世太平便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百姓们不管贫穷还是富有,脸上都一样洋溢着新春的喜悦。

宫中也一样热闹,张灯结彩,披红挂绿。

这般装饰,映衬着来往宫女的笑脸,不由让人感叹,盛世真的要来了。

看皇上和皇后高兴,平安便过来邀功,“皇上,宫里头的装饰都是下官带着宫女太监准备的,您瞧着是不是极好?”

见他处心积虑的凑了上来,楚云铮便猜到了平安的心思,轻哼了声,“倒也一般。 ”

“昌平元年,你却用从前撤下来的旧装饰,朕不责罚你就罢了,还想邀功?”

平安的脸色立时垮了下来。

他的确是想邀功,眼看平顺已经在西北立了大功,等到开了春恐怕就会办婚事。而平康也已经成婚了,就只有他一个,早早和秀岚定亲,却一直没法办婚事,他也着急啊!

皇上不接茬,还看穿了自己的意图,平康讪讪解释,“皇上,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下官倒是也想整的焕然一新豪华庄严,可是,苏大人他不批银子啊。”

没有银子,便是再有本事的人又能如何?宫里头能装饰成这样,他已经费尽了心思了。

江慕乔低笑了声,“平安莫着急,既是元年,便是万象更新。从前的规矩,做不得数的。”

平安眼前一亮。

皇后娘娘这意思,不就是说和秀岚的婚事有指望了?

他的嘴咧到了后脑勺,笑得比喜烛都灿烂。

楚云铮看他一眼,愈发糟心,早知要跟平安当连襟,都不能让他见到江秀岚。

平安喜不自胜,压根没注意到楚云铮的脸色,愈发卖力的带人去准备。

见他远去,江慕乔才笑道,“平安的确是花足了心思。用从前的就装饰也没什么,物是人非,用在新年,那就是新的。”

说话的功夫,百官也到了。

今年格外的热闹,不止百官,江慕乔和楚云铮还邀请了不少人,将军府、赵修玉和崔静芙自不必说,还有干爹和干娘老两口。

老两口第一次进宫,更是第一次参加宫宴,走到门口的时候腿肚子都在哆嗦。

“这就进宫了?”拽了拽一旁的老陈头,陈婆子声音发颤,“老头子,咱们这真是交了好运了?还是我在发梦!”

老陈头勉强镇定一些,低声道,“大白天的哪儿能发梦?莫往四处看,叫人看了笑话。”

陈婆子应了声,眼睛却不由自主地往那些宫女身上瞟,愈发压低了声音,“皇后娘娘是仙女,仙女身边的宫女也都长得跟天仙似的,老头子,我的眼睛都不够看了。”

老头陈何尝不是如此?

宫宴,皇上和皇后的干娘,皇上还给他们的馄饨铺子题了字,他这辈子就算是死,也是值了!

看出两位老人的拘谨,香秀悄然走到他们身旁,“干爹干娘莫慌,宫里头都是自己人,今日你们也坐在我们旁边,有什么事情叫我和江晗一声就成。”

熟悉的人,让老两口略略自在了一些。

顺着人流来到了宫宴上,被貌美伶俐的小宫女引着入席。看见眼前的玉盘珍馐,老两口面面相觑。

盘子他们都认得,可那里面的饭菜,却是一样都不认得。

两人大开眼界。

可那些老臣甫一入席,眼底便划过不悦。

皇上问他们要了十万两银子,却只弄出了这些东西?糊弄没见识的乡野小民可以,可想糊弄他们, 想也别想!

不止宋阁老对饭菜不满,一旁的老臣也迅速的交换了个眼色。

银子是出了,可今日这上元宴席,也很一般啊。宫里虽然装饰的精彩,可若仔细看,便觉得有几分眼熟,像是从前用过似的。

至于这饭菜,甚至还比不上庆元年间。

“这得要个交代。”众人心道,“奈何不得皇上,总要拿苏培和郑守节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