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绝对权力 > 第34章从来没练过的活儿

孟客笑了,说道:“卢部,别卖关子了,快点讲,人家长宜还等着会朋友去呢。”

彭长宜笑了,说道:“不忙。”

卢辉说:“美丽的女医生在医院比较受到男医生的欢迎,追求者不少,遇到骚扰的也不少。有一天,一位男医生在医院做完不孕症检查后,美丽的的女医生要检查这名男医生的精虫数目有没有减少,她就给了这个男医生一个密封的小玻璃罐子,要他回家装些样本带来。第二天,这名男医生来了,女医生却发现玻璃罐仍是空空如也。男医生见女医生打量自己手里的玻璃罐,就不好意思地说道:昨天,我先用右手试了半天,没有动静,我改用左手试,还是没有用,我叫我太太过来帮忙,她也是两支手都试过了,也不管用,我就叫她用嘴巴试试,仍然没有成功。这名女医生听得满脸通红,男医生又说:刚好我表妹到我家来了,我想她年轻体力又好,就拜托她来帮忙,她也是先用手,后用嘴,很努力的做了……停!停!女医生再也忍不住了,打断他的话,说:这种事,你居然找你表妹帮忙做?男医生说:是啊,她很乐意帮忙的,可是还不行,我就想,解铃还须系铃人,就来找你了,看你能不能……女医生听了立刻勃然大怒,说道:能不能什么?男医生惶恐地说:能不能把这个玻璃罐的盖子打开呀!”

“哈哈。”大家笑的前仰后合。

孟客捶了卢辉一拳,说道:“卢部,真有你的啊?”

卢辉说:“哎,没办法,每次回家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在路上没事干,我的司机就给我讲笑话,我发现,他的笑话可比老侯的好笑多了,老侯讲的笑话太老了。”

江帆笑过之后提议说:“为了玻璃罐能顺利打开,我们今天要好好地喝,其实想想真相有时就是这么简单,纠结、猜疑了半天,最后就是一个盖子的问题。来吧,我敬卢部儿一杯。以后多给我们讲些这样的笑话。”

卢辉赶忙起身,双手捧杯,跟江帆碰了一下,仰头喝干了杯里的酒。旁边的彭长宜赶紧给卢辉和江帆的杯子倒满了酒。

孟客说:“这样吧,我提议,大家共同干杯,然后长宜就撤吧,会你的男朋友女朋友去 吧。”

彭长宜说道:“多谢老兄们理解,这样,为了表示我的歉意,我敬大家,连喝三杯酒,怎么样?”

卢辉说:“长宜,没有外人,都是好兄弟,别三杯了,就这一杯吧,孟市长都说了,喝完你就撤。”

大家都知道彭长宜喝酒实在,孟客听了卢辉的话说道:“卢部说得对,考虑到你那边还会喝酒,我们就不逼你了,就手里的这一杯,大家一块喝,然后你撤你的,我们继续喝,如果你那边完事早,胳膊没被压着,就再回来。”

“哈哈哈。”大家又是一阵大笑。

彭长宜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多谢几位老兄体谅。”说着,就站了起来,跟大家碰杯,干杯。然后双手抱拳说道:“几位老兄吃好喝好,小弟先告退。”

卢辉说:“你们都别动,我出去送他。”

彭长宜刚想拦住他,卢辉握着他的手就走了出来,来到院里,卢辉说道:“长宜,我明天中午想跟王书记呆会,你要是有时间就一块儿吧。”

彭长宜以为他是为雯雯和王圆的事,就说道:“你们是亲家,亲家相会,有外人合适吗?”

卢辉不好意思了,说道:“我算什么亲家呀?不是为了这个,就是好长时间没和王书记坐了,有些……想他了。”

“呵呵,好啊,明天中午没问题。”

“好,就那样,你喝了酒,开车注意。”

彭长宜和卢辉握手后就上了车。等他开着车,重新回到叶桐房间时,叶桐刚洗了澡,还没有吃饭,彭长宜说:“这样吧,你穿上衣服,我陪你去吃饭。”

叶桐笑了,说道:“你敢吗?”

彭长宜一梗脖子说道:“那有什么不敢的!你是书记邀请来的客人,是来给我们鼓与吹的,是亢州尊贵的客人,跟你走在一起,是荣耀!走,下楼。”

叶桐看着他,笑了,说:“你虚不虚呀,别装硬了。我晚上几乎不怎么吃饭,算了,不吃了,咱们呆会吧,来,帮我吹吹头发。”说着,就把宾馆的吹风机交给彭长宜。

彭长宜拿着吹风机,比划了半天,才找到开关,却不知怎么使,不敢对着她的头发吹。

叶桐看着他手足无措的样子说道:“真笨,不会给女人吹头啊?”

彭长宜认真地说:“不会,不瞒您说,这个活儿从来都没练过。”

叶桐娇嗔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那还是给我吧,不然我把你培训会吹头发了,该被你家里那位怀疑了,我这位培训师就当的得不偿失了。”

“呵呵。”彭长宜笑着,把吹风机给了他。

叶桐拿着吹风机,关了开关,坐在宾馆的镜子前,把自己的头发分成一绺一绺的,然后慢慢地梳通顺,再用吹风机一点一点吹着。看着她那么的细心呵护自己的头发,彭长宜感到原来叶桐也有着女人的娇柔和安静,只是,这娇柔的一面,很少示人罢了。

彭长宜望着叶桐被吹起来的飘逸的发丝,看着她纤细的手指来回拨弄着头发,就像在跳舞,有一种柔美的风情,他的心就一动。

叶桐从镜子里看了一眼彭长宜,她笑了,说道:“发什么呆?眼都直了,小心掉出来。”

彭长宜吞咽了一下,说:“呵呵,没有,我喝多了。如果你要是不去吃饭,我就回去吧。”说着,果断地站了起来,就要往出走。

叶桐关了吹风机,站起来,说道:“不许走,我还有事呢。”

彭长宜已经到了门口,他回过头说道:“什么事?”

叶桐用手卷着长发,说道:“当然有事。”

彭长宜站住了,看着她说。

叶桐又坐了下来,说道:“我有个消息告诉你。”

彭长宜重新回到她跟前,坐下,说道:“什么消息?”

叶桐说道:“你们这里的基金会运转的怎么样?”

彭长宜说道:“干嘛?”

叶桐低头,紧了紧睡袍上的带子,说道:“前两天我听省里的人说,要清理农村基金会,就想起你曾经说过你们这里基金会的情况。”

彭长宜说道:“你也听说了?”

“是啊,不过是小道消息,看来你也听说了?”

彭长宜说:“我也是刚听说,不像小道消息,可能会是真的,你说说你是怎么得来的这个消息?”

叶桐刚要开口说话,这时,彭长宜的电话响了,彭长宜拿出来一看,是他那位平时几乎不怎么联系,甚至平时都不怎么见面的小舅子沈革打来的电话。小舅子由于找了一个不受欢迎的女人,岳母就不让这个女人登家门,致使小舅子也不怎么回家,和这个女人在外租房住,年初,听说小舅子买了楼房,而且豪华装修,但是无论怎样,他的父母就是不认这个小三转正的媳妇,沈革几次回家请家人去新房看看,父母都不去,无奈沈芳偷偷跑去,算是给弟弟暖房。由于岳母的干涉,彭长宜和这个小舅子来往的也比较少,似乎小舅子也没什么事找过自己,他目前也是卫生局副局长,兼医疗器械公司经理,但是今天是怎么了,他来电话有什么事?就听沈革说道:

“姐夫,你在外面吗?”

“是的,有事吗?”

“有事。你说话方便吗?”

“方便,你说吧。”

“姐夫,我听说要清理整顿基金会,是真的吗?”

彭长宜一愣,如今这小道消息蔓延的真快,他刚听说,小舅子知道了。但是从他嘴里是不能散步任何不稳定消息的,就说道:“我没听说呀。”

“哦,我也是听我们上级领导说的,好像国务院和省里马上要发文了。”

“这和你有关系吗?”

“有啊,这几天我们公司一笔贷款到期了,基金会三天两头催着我们还款,我的意思是如果基金会真的要取缔,我就再往后拖拖,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反正也是国家的钱。”

“小革,我不明白你说的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问问姐夫听到过这个消息吗,如果消息准确,我就不还基金会的钱了,如果基金会垮了,就没人跟我要钱了。”

彭长宜皱了一下眉,心想,沈革如今是卫生间的副局长,兼着医药器械公司的经理,大小也是个科技干部,怎么说话这么没水平?考虑问题这么幼稚?

当初听说他也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彭长宜就想可能是岳母走了王部长的后门,不然凭小舅子这水平,就是栓绳也轮不到他当副局长,想到这里,他就说道:“小革,首先,我没听到有这么一个消息,其次,即便这个消息是真的,基金会垮了,但是政府没有垮,基金会的钱都是老百姓的钱,政府不会坐视不管的,也不会让老百姓的钱打了水漂。所以,我劝你还是别做这个梦,你这笔钱是无论如何也赖不掉的,与其将来等着政府强制清贷,不如早作打算,提前把钱还上,免得到时银行紧缩银根,政府又催着你还钱,到时恐怕你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沈革想了想说道:“问题是我没有钱还呀?公司生意亏本了,哪有钱还贷款啊!”

“你们公司贷了多少钱?”

“前后一共一百二十万。”

“你们那么一个小公司,小门市部,怎么用了这么多的贷款?太不可思议了?”彭长宜说得的没错,他一个卖医疗器材的门市部,对口销售的都是医院和诊所,医院都是提前拨款的,就是个体诊所也是一手钱一手货的,按说都用不着贷款,怎么居然也有一百多万的贷款?

“嗨,一言难尽啊,我一时半会跟你说不清,都是公司花的,局领导和上边的领导花的,哎,不说了,反正我现在是炒了豆大家吃,受热的是我自己。”

彭长宜一听就明白了,许多企业都是用银行的贷款产生的利润,如果银行抽走贷款,这个企业就名存实亡,更有一些公办企业,从银行贷出钱后,不是用于生产和经营,而是用在了领导吃喝玩乐请客送礼上,变相成为了领导的小金库。尤其是在钟鸣义的党政部门大办经济实体的气候下,银行和信用社的信贷政策都向这些单位倾斜这些单位也有着得天独厚的银行资源,,而基金会的贷款门槛更是低,只要给有关人员回扣,或者是送礼,就能贷出款,这股风气愈演愈烈,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加上那个时候最流行的就是借贷不还,谁要是能从银行贷出款,谁就是爷爷,而银行就变成了孙子。许多呆账坏账几乎使那个时候的银行不堪重负,想必沈革也不会落在这股潮流的后面,他想了想说道:

“小革,无论怎样,你都要想办法,天下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沈革说道:“知道了,我提前跟姐夫打个招呼,真过不去了,姐夫想着帮我一把。”

彭长宜想,他的公司是卫生局的直属单位,出来问题有局里呢,怎么当成自家私事办了,但他没有多想,就说:“到时再说吧。”

旁边的叶桐打理完头发后站起来,说道:“我没想到下边的人消息这么灵通,我是上周才听到的消息,本想打电话告诉你,后来一想你反正离开北城了,基金会怎样和你没有关系了,就没跟你说。”

“嗯。”彭长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叶桐又说:“你们这里的基金会情况是不是也很糟?”

“哎,糟的很,问题多多,后遗症多多,和当初成立时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说句不好听的话,基金会就是某些人的钱篓子!真不知道国务院当初是怎么做出的决定,许多专家对基金会的成立都表示过担忧,但上边还是一纸令书,各地就都成立了基金会,有时感觉上边有好多政策的东西,都是白痴们拍脑袋做出来的!”彭长宜愤愤地说道。

“呵呵,你给我是印象可不是这么愤世嫉俗啊?”叶桐笑着说。

彭长宜想了想,也笑了,说:“因为我对基层了解,为什么说上边的政策到基层后,往往被执行的走了样,其实走样是肯定的,因为政策这东西有的时候适合这个地方,有的时候不适合,全国那么多的市县,地域情况千差万别,怎么可能一个命令适合所有的地方,所以下边执行起来肯定会千差万别,这种走样有的时候是正面的是积极的,有的时候是负面的甚至被改头换面,比如基金会,这个东西适合经济相对发达、而且有民间借贷信誉基础的地方,完全是民间自己的组织,一旦纳入到政府管理,就会有行政干预,有行政干预就会滋生其它不良现象。有些事政府能管好,有些事政府一插手就管不好了,那么多专家学者质疑的东西,却还是以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