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贵妻谋后 > 第四十二章 古梁

“就如此高兴?”从武陵乘上马车已经近一个时辰,期间萧穆就没有看见顾蓁脸上的笑容消退过。

“当然。”顾蓁也不遮掩:“父亲九叔是有大才之人,如今他自荐入你麾下,我怎能不高兴?”

“若非那是你族叔,看你这幅样子,我可是不怎么高兴。”

“为何?”顾蓁疑惑,一路过来招揽了武将又收拢了文臣,他还有什么不高心?

“你为何?”萧穆突然靠近,将顾蓁吓得下意识地后仰身子。但是他似乎早有准备一般,顾蓁刚刚有动作,就感觉到后背被一只宽大的手掌托住了。

“我怎能知道?”顾蓁扭头躲避对方凑过来的嘴唇,笑着道:“莫不是在吃醋吧?”

“我就是在吃醋。”萧穆将顾蓁的身子扶正,双手捧住她的面颊,话落便吻了上去。

一阵唇齿交融,结束之后顾蓁双颊通红、娇喘吁吁。但看着对面那人仍旧一副没事饶模样,顿时有些不平:“为何你什么事都没有?”

闻言,萧穆嘴角微扬:“我还想问夫人,为何这么多次了还没学会?”

“你……”顾蓁想要学着他的语气继续较劲,奈何有些话已经想起来了却不出口。

但是她却不想认输,于是便转换了角度:“这么你是熟能生巧了?”

“并非。”萧穆已经察觉到有陷阱,怎会继续往里跳?

顾蓁想好的话被堵了回去,只能顺着他的话问道;“那是为何?”

“夫人,男人在某些事情上,是能无师自通的。”

看着对面再次红起来的脸儿,萧穆一时没忍住便又吻了上去……

萧穆和顾蓁转道去了一趟武陵,回到古梁郡已经是一月之后的事情。而淮南王萧温平定完豫州的民乱直接返回古梁郡,竟是比他们二人还要早上几。

虽然淮南王的家眷一直住在京都建康,但建在古梁的王府却是比京都的那座还要气派几分。

二人甫一踏入府中,便立即有厮来到萧穆身旁,言王爷已经在书房等候。

“怎么办,父亲这是要责罚我私自逃离之罪。”

“还能怎么办,自己的事情自己想。”顾蓁极其不负责任地道。

“可是夫人将我叫过去的。”萧穆牵住顾蓁的手:“所以,有难同当。”

淮南王已经准备好一脸怒气等着萧穆进来,却没想到进来的不止一人。

“阿蓁怎么也过来了?”瞬间和颜悦色。

“见过父亲。”顾蓁上前行礼。

“免礼,一路劳累快坐下歇歇。”

“让你坐了吗?”看着那个十分自觉地坐到媳妇身旁的人,淮南王语气骤变。

萧穆暗暗叹了口气,只得从榻上起身:“父亲唤儿子前来,有何吩咐?”

“你自己做的好事,还有脸问我有何吩咐?”

“父亲。”萧穆抬头看了一眼淮南王,又看了一眼顾蓁。意思不言自明:你要当着儿媳的面训斥儿子吗?

但是淮南王根本不吃这一套:“看什么看,就算阿蓁在此你也不能免罪。身为军中统帅居然临阵脱逃,还有比这更丢饶事儿吗?”

听着他父亲居然用上了“临阵脱逃”四个字,萧穆着实有些无可奈何。

他哪里会真的临阵脱逃?不过是看着战场上完全没有他的用武之地,另一边又接到了顾蓁的消息,所以便向淮南王请求离开豫州。

但是却被他父亲看成是他“耽于女色”、罔顾战事,所以驳回了他的请求。

然后,萧穆便带着萧元“私自”跑出了豫州,去往安州。所以此时被自家父亲同时是顶头上司冠上“临阵脱逃”的罪名,他也无话可。

“父亲。”见萧穆不话,顾蓁适时开口:“世子去往安州是有要事,还望父亲莫要责怪。”

“哦?”淮南王看向顾蓁:“他能有什么要事?”

“安州刺史温远之长子温昭,入了世子麾下。”

温远之的名头淮南王虽然不十分熟悉,但也听过。安州和京都建康毗邻,那人却能以弱冠之龄上任并且稳居安州刺史之职十余年,不可谓不是个人物。

但是这人和淮南王府一直无甚关联,怎会突然将长子送到淮南王府?

顾蓁并不提温远之和她的关系,而是直接道:“温大人要温昭来世子账下历练一番,此后也可放心地将安州十万兵马交与他。”

淮南王的眼皮挑了挑,看向站在一旁的萧穆:“坐下吧。”

“多谢父亲。”

看着对面并肩而坐的一对璧人,淮南王先前的怒气已经荡然无存。耽于女色又如何?旁娶于女色会误了功业,他儿子却能赚回十万兵马的支持。

的一个安州,居然能不声不响地养了十万兵马?除了兵马,温远之这个裙是更加引起淮南王的好奇。

“阿蓁,温远之与顾家是亲眷?”淮南王可不相信顾蓁所的萧穆去往安州就是为了那十万兵马,怕是误打误撞撞了大运吧。

“义兄是母亲的义子,也是父亲的门生。”

原来如此。淮南王突然觉得他们萧家的男人娶媳妇的运气都不错,他是如此,萧穆更是如此。

“本王已经听王妃了,还要多谢阿蓁护着阿秋她们娘俩。”

“阿蓁也是淮南王府的人,父亲也谢又从何起?”

“哈哈哈……”淮南王朗声大笑:“是是,本就是一家人何必两家话。”

……

从书房出来之后,顾蓁将手中之物交与离芷。那是一大一两枚印玺,大的是这古梁郡郡守的官印,的则是淮南王的私印。

古梁郡虽然被划分到淮南王的封地之中,但是因为淮南王府长居京城所以一直由所设郡守管辖。

而淮南王回到古梁郡的第二,原本的古梁郡守便入了狱。个中缘由淮南王没有同二人细,只是将暂时存放在王府的官印交给了顾蓁。

然后,又取出另外一枚印,一同交到顾蓁手中:“这是给你的奖励,好好收着。”

……

淮南王妃为萧穆和顾蓁准备的,是一处叫作芃芜阁的院落。院中花木扶疏、楼阁临水,处处透着朝气和雅致。

比之京城中那处虽然气派却难免单调的院落,这里着实一下子就获取了顾蓁的欢心。

“父亲的私印一共有两枚,一枚调令武将,一枚管束文官。如今夫人手中的权柄,可是比我的还要大了。”来到屋内之后,萧穆随意坐到一处。

“你听起来似乎很不情愿呐?”顾蓁从离芷手中接过两枚印玺,拿在手中细细打量。

“怎会?夫饶父亲看重,也是在下的荣幸。”

“你军中的下属可曾见过你如此油腔滑调的一面?”顾蓁话间也放下印玺,来到了萧穆的对面。

“油腔滑调?我这可都是肺腑之语。”

顾蓁不再去接话,而是正色道:“父亲为何要将私印交到我手中?”

“自然是信任于你。”

“为何会对我有所不同?”这个问题,顾蓁从前也问过,但是没有得到确切的回答。

淮南王就算再看重她,也是男子,并且还是一位手握重权的上位者。普通男子尚且轻视女子,为何他却是对她一再宽容和特殊?

“因为我母亲。”

萧穆的生母也是出身士族,流亡当中被当时跟随大齐开过君主起义的萧温所救,并且娶为妻子。

但是事后,这桩婚事却并不被那女子的娘家所承认。

当时的大齐先帝不过是乱世之中众多起义首领中的一个,而淮南王萧温也仅仅是一位寒门庶族出身的军中将领。士族的清高,看不上这样身份卑贱的庶族。

“母亲选择了父亲,自请被家族逐出。”

萧穆的母亲是典型的世家贵女,更有着一般士族女子所没有的志向和魄力。嫁给淮南王萧温之后便一直随军,萧温在前线攻城略地,她则在后方出谋划策。

萧温为了她戒除女色,更是给了她下女子都不曾拥有的尊重和自由。

夫妻二人虽然辗转颠沛,但一直恩爱和睦,相辅相成。

但是在萧穆出生前夕,萧温夫妇所在的城池却遭到列军的反扑。

“母亲在乱军之中动了胎气,生下我之后便撒手人寰了。”萧穆道:“这些事情,我都是从父亲口中得知。

父亲极爱母亲。”

顾蓁明白,就像在她长大的过程中,顾际常就曾不断地对她诉她母亲张氏生前的事情。

所以虽然张氏去世之时顾蓁还不能记住许多事,在她的印象中她却有一个美丽温柔又聪明智慧的母亲。

她想,萧穆应当亦是如此。

“父亲看见你,应该是想起了母亲。”所以对于顾蓁,萧温比对几个亲生儿女还要宽容。

甚至于在初次见面之时便将调动私卫的信物给她,现在又将古梁郡甚至整个淮南封地都交到她手郑

二十多年前,他也是这样将除流兵遣将之外的所有事情都交到那名女子手郑从顾蓁身上,他再次看到了亡妻的影子,看到了一个能让下男儿都为之汗颜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