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贵妻谋后 > 第七十二章 患难意

张和所的两月之期显然给自己留了余地。因为不到一月,荆州、定州、兖州等地便相继发生民乱。

起义首领多为当地豪绅富户或是末流世家,因为没有及时镇压,有些队伍很快从几千人壮大到几万人。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齐大大的起义加起来,参与进去的百姓几乎达到大齐所有人员的三成。

在加上军中将士,大齐超过半数的男子都拿起炼枪。

而这一切的开始,源于一道从京城发到古梁的圣旨。

圣旨直接斥责新任淮南王萧穆,没有朝廷旨意便擅自袭爵,拥兵自重不敬圣上,种种行径令人发指,简直与反贼无异。

遂责令淮南王府上下立即上京请罪,念在老淮南王为国捐躯,圣上或许能网开一面,从轻处置。

礼官拿着圣旨哆哆嗦嗦地宣读,还未读完便被萧乘一剑劈下,直接将明黄的绢布斩成两截。

立于淮南王府之中,所有朝廷来人都吓得大气不敢出。唯有礼官身后的一名武将,直接指着萧衬鼻子大骂其犯上作乱,佞臣贼子。

见此情形,萧乘反而扬起嘴角,正愁没有理由动手呢。

于是,那名自以为义正辞严、不畏强权的武将便被淮南王府一众府卫押到老淮南王的陵墓之前,和当初那名叛徒一样被祭了坟。

贞元五年,淮南王府发檄文于下:圣上受奸臣挑拨,不御外耽不平内乱,致使家国陷于危难。淮南王府、滇南王府谨遵忠君为国之训,共同起兵,清君侧!

檄文发出不过数日,各地的百姓起义相继爆发。

明眼人都看得出,两位藩王这哪里是要起兵清君侧?明显是圣上不仁,不愿意再去管如今的烂摊子而是想要取而代之。

清君侧,不过是一个好听的、与下百姓听的一个名头罢了。

起兵当日,淮南军连下梁地周遭三城,军中士气大振。连同各地的起义军,十余只大大队伍从四面八方共同蚕食着立国不过三十年的大齐朝廷。

“这张和虽然不擅武艺,但却像是生就该长在军营中一般。”萧穆评价道。

初入军营便俘获一众将领和其称兄道弟,不过两月已经坐稳了军师的位置。军队中的兄弟情谊都是刀枪中拼杀出来的,一个初来乍到的“外人”想要融入其中,绝非简单之事。

“是否要记我一功?”顾蓁道:“这人可是我替你‘骗’过来的。”

萧穆看着顾蓁得意的模样,笑着捏捏她的鼻头,继续道:“还有温昭,年纪也已经是一员虎将。”

“这人也是我为你招来的。”

见萧穆不语,顾蓁道:“怎么,还想反驳不成?”

“怎敢?”萧穆伸手将顾蓁揽入怀中,“不过这记功一事,还是免了吧。”

“为何?”

“如今整个梁地的钱财、政务都已经掌握在夫人手中,为夫的俸禄都要在夫人这里取。记功有何意义,夫人难不成还能自己赏自己?”

“可是我总觉得自己亏了。”顾蓁道:“不能记功,那便替我做件事吧。”

萧穆盯住顾蓁的眼睛:“这才是你的目的吧?”

“是又怎样?”

“不怎样,但凭夫人吩咐。”萧穆十分会审时度势。

见此,顾蓁自是极为满意。顿了顿之后道:“王爷大人不能一味操劳军务而将旁的事务都抛之脑后,连自己的弟妹都不管了。”

“他们有你这位嫂嫂,还用我管什么?”看见顾蓁的神情,萧穆连忙改口,“夫人请,为夫定当尽力去办。”

“也不用你做什么,不过是花些时间给安州刺史温远之大人写一封信。”

“什么信?”温远之是顾蓁的义兄,她若是有事直接联系不是更加方便?

“一封关于温昭亲事的信。”顾蓁顿了顿,又加了句,“和阿秋也有关系。”

萧穆也是聪明人,如何能到现在还不明白?

“你想撮合阿秋和温昭?”

“不是我想撮合,是阿秋求到了我面前。”想到此处,顾蓁便有些头痛。

两日前,已经月余没有出现在她面前的萧秋突然找过来。

“阿秋有何事?”

第一句话,便将顾蓁惊得险些丢掉手中的朱笔。

“嫂嫂,我有心仪之人了。”

萧秋姑娘向来大胆直接顾蓁是知道的,但是同时也知道她一心想要练好武艺上阵杀敌,从未将儿女之情列入考虑范围。

往日淮南王妃为她相看郎君,她每次可都是极为不耐烦的。

如今这个立志要做女将军的人,居然突然跑过来了这么一句话。

不过做女将军也无碍嫁人生子嘛,顾蓁稳了稳心神。

虽正在丧期,但是萧秋能有有心仪之人却是好事。她和顾蕴一般大,如今已经接近二九年华,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将亲事耽误到现在。

就算要守丧,先将亲事定下也是好的。

“阿秋坐下,慢慢。”顾蓁从书案后起身,牵着萧秋来到一旁的坐榻之上。

顾蓁和萧穆一同独自处理政务的时候,喜欢一起坐到坐榻上。而她自己一饶时候,便习惯坐到书案后。

“你你有了心仪之人,是哪家郎君?”

“温昭。”

萧秋的第二句话,再次将顾蓁惊得一时不知该些什么。

稳了稳心神:“温昭?安州刺史之子,温昭?”

“就是他。”

“阿秋怎会喜欢他?”

听顾蓁如此问,萧秋反问道:“怎么了嫂嫂,我不能喜欢他吗?”

“倒不是不能,我只是有些惊讶。”

“他很好,是我见过的除了父亲和阿兄之外最好的男子。”萧秋看向顾蓁,“嫂嫂,我能嫁给他吗?”

姑娘问的认真,顾蓁自然不好含糊其辞:“阿秋能否和嫂嫂,他哪里好?”

“他武艺高强,年纪轻轻便能独当一面;

处世稳重,遇事不会慌乱;

个性良善,眼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极有担当,从来都是降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萧秋一条一条地数着温昭哪里好,话间眼中都带着光亮。

听着听着,顾蓁也渐渐明白过来。

世人常患难见真情,殊不知这患难之中也容易生出真情。

一个人处在极大的悲怆之中的时候,往往也是情感最为脆弱之时。此时的陪伴和关怀,无异于冬日暖阳、寂夜皎月,最容易让人生出感激和依赖。

再者,便是爱慕。

一瞬之间失去双亲,其他亲人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能陪伴在身旁。萧秋当时的无助和脆弱,只有她自己能够体会。

那个时候,负责保护淮南王府的是温昭,负责看护萧秋的也是温昭。

那时候的萧秋一心想着为双亲报仇,顾蓁便吩咐温昭将其拦在府郑其间种种顾蓁并不清楚,却也明白大概是那段日子生出的情愫。

依她看来,温昭自然不差。可是……

“阿秋,容嫂嫂考虑考虑,过后再给你回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