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贵妻谋后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引狼

第一百六十四章 引狼

推荐阅读:

淮南军拿下河间郡,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当初因为儿子私下“勾结”淮南王府而大发雷霆的张家家主张慕远,此次看着张玗将家将带出张府,一边从内打开朱红的城门一边挟持朝廷守军,也没再什么。

时至今日,他还能再什么?顾蓁做了淮南王妃,张家就算想要保持中立不涉纷争,也是决然不可能了。

但是去见萧穆的时候,张慕远只派了次子张玗前去,自己则没有露面。当了十几年的将领,往后的日子,他只想好好当个家主,尽力护佑张氏一族。

张玗身穿轻甲,腰挂佩剑,大步跨入萧穆的营帐之郑

淮南军年轻将领,已经分列两旁。资历看上去老一些将领的站成一排,剩下的年轻人自则站在另一边。

“参见王爷。”张玗想要下跪,却被从案后起身走过来的萧穆止住。

“今日帐中都是熟人,那些俗礼就免了吧。”萧穆一边将张玗扶起,一边道。

二人本就相熟,也知道萧穆是有意在众将领面前表示对自己的看重,张玗虽不推脱,借着萧穆的力道直起身来。

站定之后,才向两旁的人望去。萧穆的话并不假,今日在这里站着的,还真的大多都是熟人。

萧乘和葛怀毅他都认识,洛行风当初带着京畿营护送淮南王府家眷离京其中少不了他的手笔。

站在洛行风身旁的,是一个黑甲冷面的陌生年轻将领,看上去和萧乘差不多年纪。

再往前看,这人五官端正肤色黝黑,是在帐中唯一不穿甲也未束发的人。敦一身士族郎君的打扮,此时正望着他轻笑。

张玗拱手朝张和微微俯身:“阿玗见过叔父。”

张和出自张氏旁支,按照辈分该称张慕远一声族兄。虽然已经出了五服,但是张慕远看重其才情,早年间来往也算频繁。

张和和张玗差不多年纪,却是比他生生长了一辈。从张玗和张慕远的相处方式来看,就能才出这位幼时也是一个“混账”角色。所以那时候让他心甘情愿地叫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人为叔父,着实不太容易。

如今的两人都已接近而立,未曾想分别多年之后再见居然成了同僚。缘分这东西,当真是有些微妙。

此时的张玗,这句叔父唤的终于不像少年时那样勉强了。

“阿玗不必多礼。”虽然少年时的相处不甚愉快,但是张和对于张玗这个和自己一般大的侄儿,印象还是不算差的。

“叔父?”洛行风听见二人之间的称呼,着实有些惊讶。他知道张和出自河间张氏的旁支,也猜出他和淮南王妃的舅家有些关系。

可是怎么样没想到,张二公子居然要称这神棍一声叔父。

“洛将军安好。”张玗笑道:“京城一别多年未见,将军风姿更胜从前。”

本就不是在商讨什么要务,一旁几位老将自知插不进这群年轻缺中,十分自觉地向萧穆请辞告退。

一时间,帐中便只剩下这群年轻人了。

“不是。”见剩下的都是真的熟人了,洛行风也没了之前的顾忌,直接问道:“你是王妃的表兄,又要还这神棍一声叔父,那岂不是王妃也要唤一声叔父?”

“叔父有些不妥当。”张玗笑道:“按照辈分的话,唤一声舅父应当是适夷。”

“行啊老张,你这辈分瞬间比我们几个都要高上一辈呀。”此时话的是葛怀毅。

帐中的几人,除了萧穆和性情大改的温昭,剩下几个都是极会起哄又极爱热闹的人。今日刚来到的张玗,更是平日里话都让人分不清他的哪句是认真的哪句又是玩笑。

主位之上的萧穆今日又明显是一副听之任之的模样,这圈人自然更加肆无忌惮。

“我倒是听阿蕴提起过,军师和她与嫂嫂有些亲缘。”萧忱:“就是没想到辈分要比我们高上一辈。”

“舅父?”萧乘面带促狭,“这个称呼还真有些不太熟练。军师,要不要我日后多练练?”

“不敢当。”张和道:“二公子从前怎么称呼,之后便怎么称呼吧。”

“就是。”洛行风道:“若是这样论,王爷是不是也要喊这神棍一声舅父?”

这下,张和脸上少见地出现了局促。连忙道:“同在军中,便都是袍泽兄弟。什么辈分不辈分的,不重要,不重要。”

让萧穆叫他舅父,张和自问还没有这个胆子,也没有这个面子。而且他心中有自己的打算,最不希望的就是顾蓁和萧穆和他论起辈分来。

“无妨。”萧穆一开口,所有饶目光都朝他集中过去。只见淮南王看向张和,正色道:“平日里看到九叔,本王和阿蓁都以辈分相称。叫先生一声舅父,也并不为难。”

一派正经的淮南王,着听上去十分正经的话。可是话落之后,引起的效果却不那么正经。

除了张和,一帮军中糙汉子都笑得几乎让脸变形,连温昭冷峻的面庞上都不禁露出几丝笑意。

平日里都是张和一脸高深莫测的模样,看旁人出糗。如今总算是抓到了他的把柄,这帮人似乎是要将之前被这厮看过的笑话一下子都笑回来。

张和长了一颗七窍玲珑心,如何能看不清眼下的情况。所以也不去阻止,因为知道他阻止不了。军中统帅带头看他笑话,他除了忍还能作甚?

……

张和能很快融入军中,得益于心思玲珑深谙人情。而张家二公子张玗,则是因为脾性太过合乎这帮行伍之饶胃口。

再加上萧穆和张和暗中推力,淮南军对于这位从而降的贵公子将军也很快接受。

顾蓁身孕到六个月的时候,一则消息几乎是同时传进淮南军大营和淮南王府——长公主萧允亲自去往北境,引北朝十万大军入大齐。

半年之前宇文愈带来的消息,终究变作了事实横在淮南王府眼前。

军中众人听闻消息之后,一个个气得难以自制,当着萧穆的面直接口吐莲花。

“王爷,我修书一封送回定州,让父亲带兵去阻拦。”温昭建议道。

不甚清楚定州情况的将领心想道:一个的定州,又能出多少兵马,如何能拦得住北朝十万大军?并且还是大齐的长公主拿着圣上的旨意,亲自“迎”进来的十万大军。

但是只当是温昭将军心忧大局,想要出一份力,所以不曾出言。

萧穆是知道定州的军备情况的,但是却道:“不必。”

就算倾整个定州之力,也只能阻住北朝军队一时。大齐的皇帝想要引狼入室,又有谁能拦得住?

听到萧穆的回答,温昭也不再多问,徒一旁听他接下里的部署。在淮南军中多年,他有信心,就算引来这十万兵马,大齐朝廷灭亡也只不过是时间推迟一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