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贵妻谋后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入都

这日傍晚,在建康城门关闭前半个时辰,三两罩着黑色雨布的大车来到城门口。

负责押运货物的人显然已经和守城的官兵成了熟识,到了城门下十分熟络地从货车上下来寒暄。

“刘掌柜,这回进的都是些什么媳宝贝呀?”城门校尉热络地上前。

“哪里称得上宝贝呀,和从前一样,都是一些寻常的摆件儿。”被称作刘掌柜的人笑呵呵地向城门校尉拱手,宽大的衣袖下虚掩着两个银锭。

刘掌柜将手推向城门校尉,后者一边欣然收下,一边着:“刘掌柜每次都这么客气,倒叫兄弟们不好意思了。”

“哪里哪里。”刘掌柜将空聊手收回,“是在下该谢诸位长官每次的通融才对。这些都是应该的,应该的。”

“我就,这成日里有成千上万的过城者,就没有见过比刘掌柜更通情达理的人。”

“校尉过誉了。”刘掌柜道:“咱们做的都是本生意,全赖长官们的通融才顺利许多。”

谁都喜欢听好话,闻言,城门校尉脸上喜色难掩。

刘掌柜又道:“校尉和诸位长官都繁忙,便快些派人检验货物吧,在下就不在此多做打搅了。”

“好,好。”城门校尉随意地挥手,自有守城门的士兵上前“检验”。两个人绕着三两大车走了半圈,随意地上手摸了摸。连遮雨布都未掀开,这次检验就算结束了。

“那校尉和各位兄弟,咱们下回见。”刘掌柜一边拱手,一边走向押货的大车。在一众城门官兵的寒暄声中,利落地上了车。

待三两货车走远之后,一群守城的士兵全部围到方才接下银子的城门校尉身边。

校尉将其中一锭银子丢向其中一人,道:“拿去给弟兄们分了。”

众人见这一锭银子绝不会低于十两,瞬间了乐开了花,都急着赶紧关门换防,好去将自己那一份拿回来。就算是剩下的八个人均摊一半,一个人也能得一两多呢。

不愧是开琉璃铺子的掌柜,这一出手就是不同凡响。指缝儿里稍微露出来点儿,都够普通人家嚼用数月的。

“这刘掌柜可真是大方。”其中一人出了众饶心声。

“是啊,大方的很那。”又一人附和道:“只是不知道,咱们这样的好日子还能有多久。”

“去去去,大好的日子,什么丧气话呢。”他身旁的人下意识地道。但是反应过来之后,众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建康城中尚在襁褓的儿都知道,这座皇都,马上就要易主了。建康百姓头顶的,改换不过是早晚的区别。

……

半个时辰之后,城门关闭,建康城进入夜阑。

不论城外敌军打到了何处、城中百姓如何人心惶惶,这座皇都中有一个角落,永远只有醉生梦死、纸醉金迷。来到这里的人只为了欢乐,短促而极致的快意。即使明早出了门便听闻大齐已经变作前朝,也不妨碍他们酣畅淋漓地度过今夜。

这里既是安乐乡也是销金窟,这里便是建康城一连三条大街的红粉巷。

任何领域皆有龙头,红粉生意亦是如此。十年前倾城阁和玉骨阁在这里平分秋色,六年前玉骨阁败落,倾城阁一家独大。五年前拱月楼异军突起,接替玉骨阁成为和倾城阁同等地位的存在。

然后又过了一年,倾城阁逐渐式微。拱月楼成为建康城红粉巷的地头蛇,已经三年有余。

倾城阁一家独大的时候,独揽红粉巷数十家楼阁全部进项的八成。如今轮到了拱月楼,怕是要占到九成。剩下那一成,则被行内人笑称为拱月楼的当家人发放给众饶工钱。换言之,建康城三条大街的红粉生意人,都在替拱月楼背后的当家人劳作。

拱月楼在建康红粉巷独领风骚之后,它的当家人并没有急着招兵买马更进一步垄断这一行的生意,而是像善心人一样投入银钱“救济”那些因为生意寥寥的楼阁。

有了银钱,这些楼阁重新买入姿色上衬“货物”,又从拱月楼得到了一些经营生意的法门,很快盈利便节节攀升。而拱月楼当初投进来的银钱,则开始在这些楼阁中钱滚钱利生利。拱月楼,成了它们的第二个主人。

从“救助”入不敷出的楼阁到入股剩下的那些规模并不算的门户,三年下来,建康城中十家红粉生意,有八家都要每月向拱月楼送上红利。

拱月楼的管事寻娘,更是被三条街的人尊称一声寻妈妈。而眼光独到手段堪称诡谲的拱月楼当家人,却是无人知其真实面目。

这位神秘的当家人,此刻正坐在拱月楼二楼一间房中临窗而望,看着下方大门处的人来人往。和这间屋子一样,窗子也有着特殊的设计。嵌在一处凸起的房檐之下,利用了各方视线的盲区,从外面看若是不仔细观察,极容易将其忽略。

这位当家人是名女子,且长了一副倾城貌。因为长久等待而微微蹙起的眉头不但没有削减她的美艳,反而更加让人不忍将目光撤离。

她身上有成熟的韵致却无半分风霜坎坷,身姿纤细却不柔弱。单看外表,极难猜出她年纪几何。

这人,正是一手拢尽建康城红粉巷的拱月楼背后的当家人,芙蕖。

“王妃就算过来,也必定是乔装打扮过的。”一名男子坐在芙蕖身后的屏风旁,话时正抬起手将茶添满空聊茶杯。他玉冠端正、华服严谨,姿态却随意自在,一举一动都透着熟络。

芙蕖不得不承认,这人的是对的,但是这却并不能阻止她回呛:“大齐果真是要亡了。正经的朝廷官员却在该上朝的时候坐在青楼楚馆中风流,也不见有人管。”

对方闻言却笑道:“我一个混俸禄的无名吏,如今谁能姑上?”

“况且当今朝廷要亡国,在下也是从中出了一份力的。芙蕖姑娘,可莫要忘了在王妃面前替我美言几句,好让我来日换得一个好前程。”

“你我只不过萍水相逢,”芙蕖转过身,“点头之交。你的前程与我何干?”

“萍水相逢,点头之交。”男子低声重复一边芙蕖的话,然后看向她,“我这根浮萍在同一处水面上漂了四年,要是算点头,怎么也该点了超过千次了吧?”

芙蕖不搭理他,男子又道:“常言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本以为我变成了浮萍,总该能讨得流水的欢心吧。可是这超过千次的‘点头’,在下却是一次都没有得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