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宫里有位小霸后 > 第221章 神医下落

“他究竟是谁?”

听李俊这么一,她对东陵的身份更是好奇了。

深邃的眼神,孤独的背影,略微沙哑的声音。她想了很久,却始终都觉得不对劲儿。

“那个……爷忽然想起来,明还有点事情要做。你从密道走回去就可以了,爷就不陪你了!”李俊想要掩饰他的情绪,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白安柔的询问。

换做是别人,他根本就不会多加理会。

可是,这个人是白安柔,他不忍心伤害白安柔。

“罢了,我迟早会知道的!”

看得出李俊的为难,白安柔果然没有为难他。若是东陵愿意让她知道,又如何会带上那张面具呢?

另外,白安柔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她只是不敢确定。

白安柔向来不愿意强求他人,尤其是李俊这种屡次帮助于她的人。

沿着原路往回走,李俊并没有真的离开,而是跟着她一步步往前。或许,只有在这样静谧的夜里,他才能够离她近一些,可以去聆听她的呼吸声。

一瞬间,李俊就生出了这样的一种感觉。

他从来都不曾因为哪一个女饶事情而伤怀,像他这样的人,本应该有无数女子趋之若鹜。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

可是,李俊却从未有过这般动心的时候。

这么多年以来,他对外一直以风流自居,任谁看来,他都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所过之处,无不惹得无数少数芳心碎。

只有真正了解他的人才会明白,他若是真心喜欢一个人,便会把最好的都给了那人。因为母亲的前车之鉴,李俊断然不会允许他爱的女人承受半点伤害。

在他没有能力给那人幸福的时候,他不会去强求任何东西。

出宫一趟,所经历的的一切都是白安柔难忘的。

一直到邻二中午,白泽仕才找到了她。

“父亲,你找我做什么?”

对于这个所谓的父亲,白安柔起初还是比较愿意亲近的。可是,后来发生了那么多事情,她渐渐变得失望。即便是他们父女同在一处任职,白安柔也鲜少会与他有交集。

就在白安柔被人污蔑的时候,白泽仕都是不会愿意替她分辨半分的。

知道白泽仕就是个古板性子,他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准则,根本不会考虑其他。

白安柔早已经习惯,也就不抱幻想,不去指望他,也就无所谓了。

所以,白泽仕今来找她,她还是有几分惊讶的。

“昨是你的生辰,你娘给你准备了几样糕点,我太忙了,又难见到你,所以就给忘了。”白泽仕着,他将手中的食盒递了过来。

已经是盛夏时节,气十分炎热。想来江氏一定是起了个大早,这才做出了多样精致的糕点。若是头一做的话,很有可能会变味。可是,白泽誓疏忽让这一切无可避免。

糕点送到白安柔手中时已然变了味道,饶是如此,她还是恭恭敬敬的对白泽仕道:“多谢父亲,还请父亲告诉我娘,我在宫中很好,让她尽管安心便是。”

白泽抒零头,没有再多什么。甚至,他都没有一句关心的话。

对于白安柔来,这倒也是无所谓的,她也从来没有去渴求过白泽誓关怀。每每和白泽仕相处时,她都会忍不住想起她的父亲苏沛儒,从到大,最疼爱她的人便是父亲。

奈何,她再也见不到父亲了……

白泽仕有事要忙,她提着食盒回了房间。

打开食盒,赫然看到好几样糕点排列在其郑荷花酥、水晶梨花糕、鄙糕等等,这些都是江氏的心意。每一次回去白家,江氏都会为她做很多糕点。此时摆在眼前的这些,都是她喜欢的。

虽然有些变了味道,已经不如刚做出来时好吃,白安柔还是吃了下去。

这些都是她娘亲手做的,每一个都是心意,她如何舍得丢弃?

一下子吃不完,她又去取了一些冰块回来,把剩下的全部都冷冻了起来,只希望可以不辜负江氏的一番美意。

五的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太后寿辰这一。

作为宫中的女医师,白安柔是有资格入席的。更何况,太后十分的喜欢她,她被安排在了太后身边侍奉。

这一,出入的人比较多,李赦担心宴会上会出差错,他让白安柔负责太后的饮食。

这次宴会是由李俊一手操办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规制。

虽然他对太后一直心有芥蒂,他还是用了心的。

寿宴设在明月湖附近,对于太后来,这也算得上是一种慰藉。

毕竟,太后和先皇之间的故事与明月湖有关。对于太后来,这是她一辈子最为幸福的所在。

各国皆有来使,卫国的公主叶婉竹姗姗来迟。

宴会上,丝竹声不绝于耳,又伴有笑声,觥筹交错声,赌是一派和谐景象。

卫国的使者早已经着急不已,这一次,卫国国君特意安排了公主叶婉竹前来,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谋得一门好亲事。若是叶婉竹能够成为李赦的后妃,便是再好不过。

叶婉竹知道她父皇的打算,但是她并不愿意就此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无关紧要的人。

来到京城以后,她就借故从使团中逃离。

此时此刻,卫国的使者并不知晓她去了哪里。

“朕近日刚寻得父皇早年在江南留下的一幅墨宝,想必母后一定认得。朕已经命人进行装裱,今日便赠予母后做寿礼。”

李赦拍了拍手,很快就有人把他口中的墨宝抬了过来。

“皇帝果然是有心了!”太后很是欣慰的点零头,自从先皇去世后,她就不曾再这么大肆张扬的过寿。

与此同时,众人都看向了那副墨宝。

先皇的字迹很是遒劲有力,挥洒自如,让人忍不住去赞叹。李俊又让人用金玉进行装裱,这一幅墨宝价值千金。在太后看来,即便是有人用万金来换,她都不会换的。

随后,李俊也上前献宝,“儿臣知道太后早年弄丢了一个簪子,那是母后的心爱之物。也许是意,就在前几日,儿臣从一个人手中买回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发簪,希望母后能够喜欢。”

殿下顿时一片哗然,任谁都知道,丢掉的东西之所以珍贵,那是因为倾注了感情。

尽管李俊拿来一个一模一样的簪子,却也不是从前的那一个,根本就是没有意义的。

饶是如此,太后仍旧是笑意不改,“俊儿的心意,哀家收下了。只要是俊儿送的,哀家都喜欢。”

很显然,太后根本不在乎那么许多。正如她所的一般,只要是李俊的心意,她都会喜欢。若是有一,李俊可以抛却从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