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二次元 > 农家小书商 > 第四十七章 赞助商

中午吃饭时,江鱼和老黄商量。只有一家戏班子宣扬力度不够,剧本我们给四喜班时,要提前好,给他们不是独家,咱们会出书售卖,以后别的戏班子也能唱。

全国都能演出仙配,那是啥效果,同名连环画会不会被人关注?老黄一想就心头火热,这又是一条挣钱路子啊!

江鱼觉得温书寒很不错,让老黄直接和他签约专门改剧本,他们出版售卖。

老黄点头,江鱼脑子就是转的快。可有一点老黄担心,改编太容易其他作坊会不会抢先改编青山居士的书。

鱼就劝他,别人要改挡不住,只能往好了想。就当帮咱们免费宣传,别家出书不是也署名原着青山居士,老黄一想也对。

下午仙配就改好了,鱼一看还行,戏词华丽还通俗易懂,很适合唱戏曲。

不早她要回家了,和温书寒约好明继续改编剧本。

今儿个是四喜班在青山的最后一演出,明就要赶往下一个地方了,戏班子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又一个地方跑。

有名气的大戏班,都自己培养好角儿,在大城市戏楼里唱戏,那才能挣大钱。四喜班则属于不入流的,只能是四处奔波混饭吃。

中午吃完饭,下午再演三场戏就要打包行李,明赶往下一个城镇了。

戏班今不忙,来看戏的人少了,总共没有几场戏,秋彤就在自己帐篷里休息。

出来才不到两月,她就开始想儿子和老父了,家里就剩那爷俩了,也不知道过的咋样,还不如跟着班子走呢。

过年的时候秋彤她爹生了场病,不愿老爹年纪一把还风餐露宿,就让儿子留家里照顾他姥爷。

秋彤的家在京城的郊区,四喜班的人大部分都住村里,她家祖上也曾出过名角,经常去富贵人家唱堂会,还有家戏楼子。

可是唱戏这行,也看分,几代以后后继无人就没落了,只能沦为四处演出的戏班。

秋彤想她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希望儿子能比她强,哪怕做个买卖也比唱戏强。

“秋彤姐姐,你在吗?我来啦。”

清脆的声音打断了秋彤的思绪,起身掀开帘子,门口站着笑盈盈的江鱼,

秋彤心里有点生气,这孩子见没事干吗?怎么竟来她这折腾?

“秋彤姐姐,你怎么没在后台,问了才知道你在这儿。”鱼也不客气,自顾向里走,照旧坐木板床上。

“江姑娘,你怎么又来了,我明就要走了,戏班子后台你也进了,你还有啥好奇的。”

“我知道你们要走了,这不是好给你剧本,看看——给你拿来了。”鱼解下背包,拿出一本册子给秋彤。

秋彤挺意外,她一直以为江鱼是在大话,今真给她送剧本来了,到底是图什么?

手里的册子封面写着仙配,原着青山居士,改编温书寒。

连环画也就最近一年才在梁州范围内流行,就是有人走货带到其他大城镇,那价格也不是一般人买的起,也就是在上层社会中流行,所以秋彤真没听过青山居士的大名。

打开里面的开篇是故事的简介,后面就是唱词:

(七女)宫岁月太凄清,

朝朝暮暮数行云。

大姐常人间好,

男耕女织度光阴。

我有心偷把人间看,

又怕父王知道不容情。

我何不去把大姐找,

她能作主能担承.............

(七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合唱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在唱词后面是整个仙配故事,鱼还特意抄写一遍,方便唱戏的人,知道故事的内容,秋彤边看边哼哼,

江鱼着急的问:“姐啊,你到底感觉咋样。”

秋彤合上书,认真的看着鱼“江姑娘这剧本写的很好,你花了很多银子吧,我们戏班子买不起。”

“我没要钱啊,好了送你的,唯一要求就是你们唱戏时候宣扬下青山居士的连环画,剧本是青山出版社赞助的。

你帮忙宣传连环画,知道的人越多,买书的人就越多,出版社才会挣钱,这就可以啦。这本仙配的连环画也送给你,你好好看看。

你不要多想,没有那么复杂的。”

鱼又拿给秋彤一本连环画,顺便安慰她不用多想,反正她就是很喜欢秋彤,这就是传的眼缘吧!

“怎么会,这书你真的要送给我。”秋彤惊讶看着手里的书,不用翻就知道那本什么画的很贵。

“当然,我刚刚不是明白了,这是出版社赞助你们四喜班的,你要多帮他们宣传,唱仙配就是青山居士的作品,就大功告成。”

“就这么简单,妹妹你放心吧!我肯定做到,走到哪儿,都会告诉大家仙配的作者是青山居士,书铺有同名的连环画卖。”

秋彤心里踏实了,自己有啥值得对方算计,也许江姑娘就是忽然大发善心。没想到在青山镇,萍水相逢的女娃,会送给她一个大惊喜。

“仙配是昨加急赶出来,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走,我先给你送来,还有一本白蛇传正在改,你明要是不着急等等我。要是赶时间,你去青山出版社找我也校”

鱼怕戏班子今下午就走,所以才带着剧本提前过来了。

“多谢江姑娘,我们今晚不走,明我去青山出版社找你吧,哪能还让你再跑一趟。”

秋彤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前两次自己都不信江姑娘,对她很是敷衍,这也不怪她,谁会相信一个孩子的话呢!

“行啊,那我明等你,我先回去了。”

鱼走后,秋彤迫不及待开始看看啥叫连环画。

打开一看真好看,原来是文字带图的故事书,人物有具体形象方便她们置办行头。

这一本书到底要多少钱了,哎呀这回人情欠大发。

第二清早,四喜班收拾好行李都搬上马车,骡子车,下一个站赶往梁州府城,路上有合适城镇也会停下唱几场。

秋彤早就打听好青山出版社的地址,就是在他们走的官道路边,正好顺路,领着人直接过去了,路上十来趟骡子车子沿路而校

秋彤让戏班子里的老人,顺子叔带队先走,在空旷的地方等她,她去找江鱼拿剧本,

昨戏班子的人都看了仙配,大家都滋滋称奇写得好,有老师傅当场就给配上了曲子,试唱效果特别好。

今听秋彤还有一部剧本,大家都非常期待。

秋彤站在青山出版社前,惊讶的看着来来来往往的人,一车一车的拉走货物,原来这家铺子的书这么好卖啊。

不想耽误时间,瞅准一个人像是这里的伙计上前直接问道“劳驾问你下,我找江鱼,她在吗?”

秋彤问的正好是原先老黄店铺里的伙计满,这边开张后,那家店家就关了铺子被老黄租出去了,满也直接来这里当伙计。

“你找江姑娘,你等下我带你去。”满进去和掌柜下,就领着秋彤从边上进了作坊大门。

走到老黄办公室,敲敲门,“黄东家,有人找江姑娘。”

江鱼也是刚到,正和老黄多印刷些剧本卖出去。

这个时代印刷都是木雕版,一个页面刻一版老费功夫和成本了,还只能印刷一种书。

江鱼刚想和老黄讲活字印刷,再建议以后连环画也能那样搞,能降低很多成本,让更多人买的起书。

“咦,是秋彤姐姐来了吗,快请进来。”江鱼打开房门,请秋彤进来。

满见没他事了,和老黄打过招呼回去继续上工。

“江姑娘。”秋彤脸色微红,人家已经凭白送了2本书,今又厚着脸皮找来让她有些臊得慌。

“秋彤姐你来啦,进来啊。我给你介绍这是作坊的老板之一黄老板,这个是写剧本的温先生。”鱼热心的给她介绍。

秋彤见到屋里有个40多岁中年人和一名满身斯文气质的男子,看样子就是黄老板和温先生。

秋彤赶忙上前见礼,“多谢黄老板和温先生,送给我们四喜班剧本,秋彤无以为报,一定竭尽全力的宣扬青山居士的书,才不负所托,不然我也没脸拿你们的剧本。”

温书寒有礼颔首下,老黄直接道:

“秋班主,客气了,我们这是双赢,白蛇传也改好了,还有这本连环画你一起拿着!我在这里祝班主的四喜班财源滚滚。”

“谢谢您的吉言,还有鱼姑娘。我一直认为你的都是玩笑话,没成想是真的,我都不知怎么感谢你才好。”

秋彤心里五味俱杂,唱戏的多被人轻视,可这位鱼姑娘一直很平等和她话,没一丝瞧不起。

“秋彤姐姐,你很棒的,一个女人能带着戏班子这么多人四处唱戏很厉害,我可佩服你了,希望我们能有合作的那一,我可是很会编故事的哦。”

江鱼心里想着哪弄个剧团演话剧,给这些土鳖古人震撼下,哈哈哈。

谢过江鱼三人后,温书寒和江鱼又各自给秋彤下两部戏的情节、人物、背景等等。

给她讲解在表演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两部戏各自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