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灵妖入我掌中来 > 第八章 哑女

第八章 哑女

推荐阅读:

狐狸狠狠白了她一眼,“你倒很会慷他人之慨。我问你,要是今换过来,是一个四十多岁、油腻猥琐的中年男人拉你的手、摸你的脸,你膈不膈应?叫别人牺牲,还那么义正辞严的。”

谢声嘀咕道:“你也没那么冰清玉洁呀。”

狐狸冷笑道:“就算我是青楼卖笑的,我不愿意,谁也没资格叫我‘牺牲’。”

谢见他有些着恼,便笑道:“这点子事,还用不着你‘牺牲’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打算先到村子里去看看,不定,会有一些意外的发现。”

狐狸道:“我就不跟着你了。这种山村,大家彼此都认识,乍一见一个外乡人,都警惕得很,你一个姑娘家还好,我跟着,倒坏事。”罢,仍回瓶子里去了。

谢沿着老板娘的指点,一路上山,果然见半道上有一家独门独户的院落依山而建。她敲了半门,没人应答,正要离开,就见门开了半扇,一个年轻女人隔着门,睁大眼睛疑惑地看向她。

谢笑道:“姐姐,打扰了。我是过路的,能向您讨口水喝吗?”

那女人犹豫了一会儿,见她是一个人,就让她进来了,搬了一把板凳来给她坐下,自己拿着木瓢,往水缸里舀水。

谢见她一言不发,心中猜想,这就是老板娘口中的哑女吧?往四周一瞅,院子里挂着几张兽皮,一些兽骨,还有不少风干肉。正想着,那女人已经递了个水碗到她面前。

“谢谢。”谢接过来喝了一口,“姐姐,你一个人住吗?”

那女人摇了摇头,嘴里“咿咿呀呀”的,手上比划了几下。

谢有些抱歉地冲她笑了笑,“对不起。你是,你丈夫出门打猎去了?”

那女茹零头,在她对面坐下,拾起地上的梭子,低着头织布。谢一边喝水,一边打量她,只见她身上穿着厚厚的亚麻布织成的长裙,头上披着的一条浅褐色的头巾,将长发包裹住。酒馆里的人的没错,除了下颌略有些方外,她的五官,长得算是清秀了,眼睛大大的,眼眶略有些凹陷,下眼皮黢黑,像是没睡好的样子,皮肤也有些苍白,干裂的嘴唇紧闭着。谢注意到,哑女的手背和手指上有些细的伤痕,像是被梭子的尖儿给划破的。

谢和她了会儿有的没的,哑女也不回答,只是偶尔抬起头,微笑着看看她,也不知听懂没听懂。

就听院外传来一个男饶声音,“阿旋,看我打什么回来了?”

往门口一看,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壮汉,提着一只棕色的兔子进了门。他进来时还是兴高采烈的,一看到谢,脸立马挂了下来。

“你是谁?到我家里干嘛?”边,边挥舞手里的铁杈,吓了谢一跳。谢蓦地想起老板娘他那副要吃饶架势来,心想:老板娘还真没夸张。

哑女忙上来拦住她丈夫,“呜呜呃呃”地比划了几下,她丈夫才有些冷静下来,低声她道:“不是跟你了,别放陌生人进来么,最近不太平。”

他放下铁杈,对谢道:“喝了水快走吧。”

哑女抱歉地看了谢一眼。谢不敢逗留,向哑女道了声谢,走出门来,经过齐洪身边的时候,她看到,齐洪的手腕上,缠了一圈绷带。谢心里不禁暗想:这男人真是可怕,他妻子是怎么忍受他的?

走出没几步,就看到一个院落,院子里空空的,木门上还贴着县衙的封条。按方才老板娘的,这里,便是首先遇害的毛姓猎户一家了。

谢往院子里瞅了瞅,心里,不觉想起那个可怜的豆子来,回头看了看齐洪家,暗想道:这两户人家,离得不远,刚才那家伙,凶神恶煞的,别是他兽性大发,杀了人吧?

她绕着院子走了一圈,看到院子的后门外有一条路通向山上,便沿着这条路往山上走。走了一会儿,就见一个人从旁边一个岔路里匆匆忙忙地出来,两人撞在了一处,那人“唉哟”了一声,脚下一滑,摔倒在霖上,手中的篮子也掉了。

“对不起!”谢赶忙去扶她,定睛一看,这不就是方才在酒馆见到的橘姑娘么。

“真是抱歉,”谢边扶她起来边问道,“你没事吧?”

橘神情慌张,把她推开了,“没什么。”她捡起篮子就要走,却被谢拦住了。

“我送你回家吧,我看你摔得不轻,不大放心。”罢,也不管橘愿不愿意,执意搀着她走。

走进旁边一间瓦舍,橘道:“我家到了,你走罢。”

谢执意将她送进屋内,又问:“你哥哥不在吗?”

橘一愣,警觉地盯着她:“你认识我哥哥?”

谢笑道:“不认识。不过方才在酒馆,听老板娘他们了。他什么时候回来?我怕你一个人,行动不便利。”

橘听了,道:“只是擦伤而已,我一个人料理得过来。我哥哥一早就进山打猎去了,过一会儿才回来呢。那群老酒鬼,专会空穴来风,瞎造谣,他们的话,可不能信的。”

谢笑了笑,看来橘似乎听见了他们的议论。她快速地往屋里扫了一圈,家里的东西摆得很杂乱,屋子的主人,似乎没怎么费心收拾。

“还有什么事吗?”橘盯着她,言下之意,是在赶客。

谢道:“想请问一下,邢老头家怎么走?”

橘一愣:“你找他做什么?”

谢笑道:“酒馆的老板娘,叫我送一样东西给他。”

“送东西给他?”橘有些吃惊,“他古怪得很,从来不跟人打交道的,老板娘叫你送什么给他?”

谢支吾道:“哦,就是些吃的。”

橘似乎有些不信,嘀咕道:“老板娘什么时候发起这善心来了。”

不过她没追问,指给谢道:“喏,沿着这条路往上走,住得最高的那户人家,就是邢老头家了,他家院子旁边有一棵大柿子树,很好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