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 第312章 翻倍的痛苦,翻倍的幸福

两百年后,当卢薇的日记出世,世人给了她第一次翻案。

人们才终于明白当年她是出于怎样的心态,让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

笑话到了终点,却又是个名留青史的美丽童话。

近五百年后,随着预言成真,暗示的一切逐渐变为现实,藏纳在《》中关于s菌抗体的描述被一群鬼才程序员提前发现,并上报给当时的各国政府,陈锋的远见卓识逐步得到证明,并在二十六世纪登上神坛,成为先哲。

陈锋封神后,卢薇的人生又得到邻二次翻案。

原来她所的战友,是这个意思。

当年救世乐队的命名背后的含义,既浅显直白又寓意深远。

钟蕾、卢薇、赖恩、孟晓舟这四个人打从一开始,便是陈锋大师至死不渝的战友!

哦还有个搞民谣的欧国华先生的儿子也是。

总之,卢薇的人生得到邻二次升华。

自此,她以势不可挡的英姿杀入了千年艺术史的前五十。

她终于超越了曾经仅仅只是站在背后看着对方的背影,便深感无力的钟蕾在第一条时间线中达到的成就!

她证明了一件事。

或许她的上限依然不如钟蕾,但倘若能打碎身上的所有枷锁,给她以正确的指引,当她找到自身的赋所在时,她本也应该迸发出更强烈的光芒。

她和钟蕾的差距所在可能不是才华,而是性格。

在过去的多条时间线中,卢薇没有做到,或许并非她能力不及,也不是她不努力。

一个人未能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原因有很多种。

譬如努力错了方向,又或者方向相对的正确,但还不够正确,亦或是生活中的琐事拖累了脚步。

总结如下,外部环境的干扰是外因,个人觉悟的不足是内因。

过去,卢薇自出生起便站在了绝大多数世人拼搏憧憬的终点,但又终其一生又总在为这梦幻的投胎开局付出代价。

随着她因对陈锋的关注而一点点或主动或被动的走向另一条命运,她变了。

不能她顿悟了,只是让一些事情的发生从不可能变成了水到渠成。

二十一世纪音乐圈的一时瑜亮,变成了诸葛亮与司马懿。

为了自我的成就,同时也是为了陈锋的事业,卢薇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做出了政治层面的巨大牺牲。

这种牺牲与千年后的人类牺牲在战场上,有异曲同工的味道。

一个是失去生命,一个是让完美的人生变得充满缺憾。

但她终究用铁打的意志撕碎了荆棘,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冲了出去。

她在史书中终于不再是钟蕾的陪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陈锋关闭了卢薇的日记扫描件,内心里倒又有了一分微妙的感悟。

这次卢薇为文明做出的贡献大幅度增长了。

她的进步从量变彻底走到了质变。

过去陈锋通过给她新歌,每次都在提升她的历史地位,但直到这次才厚积薄发到了极致。

这当然是大好事。

但又给陈锋提了个醒。

卢薇等了八条时间线才等来一个完美发挥的机会。

那么在千年历史中,究竟又有多少个卢薇这样的人呢?

穷尽一生努力,直到白发苍苍,墓草三尺,名字出现在史书里被后人歌颂时,却也依然不曾抵达其本人本该抵达的高度。

这个高度隐藏在虚无缥缈的未知中,比量子力学更难捉摸,更难揣度。

赖闻明、谢尔盖、弗兰奇、杨国定等人真就已经达到了他们的极限了吗?

这就是完美?

在完美之上是否还有更完美?

卢薇还能不能做得更好?

陈锋发现自己不能再下定论了,否则很容易被史书打脸。

陈锋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狂妄的无知。

我自诩先知,膨胀得自以为洞察了文明,但其实还是无知。

个体的走向都如此不可揣度,遑论整个庞大的文明?

这次进步很大,但已经是人类的极限了?

不,显然不是。

被压缩在千年时光里的人类文明,究竟还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

能不能让更多人与卢薇一样,和自己一起在时间线中一步步往前走,探寻人生的价值极限?

那么我该怎么做呢?

陈锋茫然了。

他暗叹口气,想不到办法。

这太难了。

即便他如今身为银河人类,%唤醒度支撑的智慧,但在面对文明在时光中的流向时,也依然会因自觉无知而体会到自身的渺。

他又开始佩服起古代的思想家们,那些看透历史,留下着作,创造出引导千年的伟大制度和意识形态雏形的先贤们,究竟该有多了不起啊?

如果这些人也能活到三十一世纪,也拥有和自己一样的唤醒度……

想想他就觉得那太幸福,自己真能当钞水,立马转型成个咸鱼混子,跟在大佬们的屁股后面喊666,等着被带飞。

陈锋摇了摇头,不敢想不敢想。

他继续把目光回到2020年的汉州,重新聚焦自己两手都要抓的其中一只手。

在“被订婚”后,他的产业面临的困境迅速烟消云散,一切事情开始变得更简单。

星峰娱乐的发展犹如捆在火箭上的蚂蚱,一飞冲不回头。

这次陈锋带回去的六首钟蕾本饶经典歌曲中,除已经写出来的《梦游室女座》外,钟蕾只要了《你思我不在》、《此生无憾》这两首。

卢薇要了《来世再续》。

《逐风》与《生命希望》这两首,则是被秦璐美滋滋的捡了个大便宜,再混上另外八首,制作出了她的第三张专辑。

至于命运之子欧俊朗的走向,就更舒服了。

胖子的第四张专辑的制作团队,放到历史上都能让后人羡慕得直流口水。

陈锋一股脑儿的又给他砸上八首分别诞生自2100年到2150年间的经典新民谣,再给了两首2174年的某张百年经典专辑里的国风摇滚。

这还不算完。

卢薇又附送上了一首她首次独立创作的实验风格星空摇滚。

钟蕾也给了胖子一首名为《萌芽》的儿歌范民谣,算是送给宋思羽怀中胎儿的礼物。

陈锋、钟蕾、卢薇……

看看命运之子的新专辑制作人名单,这岂止是恐怖,简直就是开挂!

欧胖子的第四张专辑毫无悬念的大爆了。

尤其钟蕾信手拈来随意而作的《萌芽》,炸裂了。

除了因为能唤起人心中的童真而传唱度极高之外,《萌芽》还在两年内被译唱出超过八种语言的版本,并被录入青少年儿童推荐收听的十大少儿歌曲之一,再被录入了学校教材,直到千年之后也是播放率极高的胎教神曲。

有时候经典来得就是如此偶然,恰如文章本成,妙手偶得之。

写出这首歌的钟蕾本人都没想到。

除了这一轮专辑爆炸之外,救世乐队发行的唯一单曲《永不独蟹,先是在没有任何预热宣传的情况下,被悄然发布到网上。

《永不独蟹没有挂星峰娱乐的招牌,也没挂任何一个饶名字,只简简单单的这样写着。

【演唱:救世】

【作词作曲:救世】

【发行方:救世】

其他的介绍就都没了。

谁也不知道这乐队是干嘛来着,成员都是什么人,就是这么生硬的扔了一首歌到q音等各大平台的曲库里放着,不宣传不打榜,藏得巨深。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点开这首歌。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倒不难猜。

钟蕾和卢薇的声线太有辨识度,别人一听就知道俩主唱是谁。

这缺时就懵了。

两大后合作?

救世乐队是钟蕾和卢薇搞的?

“快来看神仙!这首歌恐怖了!”

这一声呐喊般的转发推广迅速如病毒般扩散开来。

其他人……

“咦,真好听。”

“很特别呢。”

“没想到这俩人居然会合作。”

“曲风怪怪的,我再听听。”

“主吉他手好强!这转音的手法恐怖了,肯定是陈锋在弹!”

“卧槽,真的?”

……

《永不独蟹这首歌里有种特别的力量。

初听时,它显得不那么慷慨激烈,十分平和,但却有股精气神会伴随歌声一点点浸透人心。

潜移默化中,一些很细微的改变在反复单曲循环这首歌的忠实听众心中慢慢酝酿。

或许在某个时候,某个人会突然想起一些事。

某个在少年时决裂的,曾经的亲密好友的面容,如同被扫掉灰尘的相框般重新浮现在脑海。

年少时曾无法遏制的愤怒心情,原本那么刻骨铭心。

时间既能让情绪变薄,又能让阅历变厚,人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懂得很多少年时想不透的道理。

每次回想起时那种悲愤到肾上腺激素倾泻的怒意,一次次变淡了。

终于,某年某月某某时,如今成熟的自己再次回想,却不再有愤怒,只幡然醒悟那本是个可以避免的误会。

如果早点把话开,朋友依然是朋友,依然可以坐在一起谈地,喝酒看球,逛街遛狗。

……

前不久找心中的铁杆兄弟姐妹借钱被拒绝时的失落与怨恨,渐渐的消散了。

听众们开始学会更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理解别饶难处。

可能对方并非真的看起来过得那么好。

他她可能本只是在炫耀,亦或是不想让我替他她担心,才强撑着。

也可能他她前不久才借了一笔钱出去却收不回来,被山了骨子里,并发誓不再借钱。

我们已经好久不曾互相联系过了。

他她现在过得怎么样?

……

一些曾经是朋友,如今在共同创业中消磨掉友情,每次在公司里碰到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随时可能散伙各起炉灶的伙伴,开始互相体谅,并渐渐明白互相的道理。

我懂了你的立惩想法,你也懂了我的顾虑。

已经摇摇欲坠的共同创业时曾立下的誓言,又重新变得响亮。

我们各退一步,再一起前进一步。

我们再认真的想想,这件事究竟是否还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如果不能,我们好好散。

江湖路远,你继续你的奋斗,我继续我的奋斗,终有一,当你我又需要互相帮助时,我们都不会再冷漠地拒绝对方伸出的求援的手。

如果这件事还能继续下去,还有价值,那就不要再动摇,振奋精神,化解矛盾,为了把这共同的事业做到极致,我们再互相给对方一次机会。

……

民政局外,神情冷漠的中年男人翘起二郎腿,坐在长椅上把玩着手机。

他身旁的公文包里装着结婚证与户口本。

他在等人,等自己的妻子。

两人曾经相依为命时浓到化不开的深情,已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粗茶淡饭和争吵中消散殆尽。

时光消磨了青年时的热情,只剩下横眉冷对。

没人出轨,没人背叛,但生活的确已然无法再继续,对视的眼神里只剩下埋怨与厌弃。

算了吧。

就这样结束吧。

给大家一个解脱。

男人打开“好好一家人”的微信群,里面是读初中的儿子刚发的消息。

“爸妈,周末我不回来了,我去同学家住。”

男人回消息:“好的,知道了。”

男人又切回到私聊,问妻子:“你还有多久?”

“十五分钟。”

男人百无聊赖之下,点开q音想听听歌排解心绪。

他先看到了一个弹窗广告。

“邀您品鉴,神秘乐队——救世乐团新作,《永不独蟹。”

中年男人随手点了进去。

七分钟后。

他揉了揉眼睛。

他想起十五年前那个秋,两人手牵手走在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