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传奇1997 > 第二百六十二章 长城会议-1群英荟萃

1月9日,上午9:00,长城脚下的公社,手提箱厅。

这座由香港设计师张智强设计,外形酷似一只手提箱的建筑,已经被酒店工作人员布置成了会议厅。

347平的空旷内部空间,不大不,正适合容纳接近50饶易趣系高管开会。

两侧通透的落地窗,白色的纱帘低垂,隐约能看到窗外的群山和树木,绿意盎然。

一张拼接起来的超长会议桌,足足有近20米,足够让所有高管全部都围桌而坐。

桌上已经铺上了深色的厚桌布,中间摆放着鲜花、矿泉水瓶、茶杯、咖啡等饮品。

罩着白色椅套的座椅在桌子两侧,依次排开。

居中上首的,是全场唯一的一把黑色真皮大班椅,也彰显了坐在那里的人,独特的身份……

会议桌周围摆放着多块白板,正前方则是一块投影幕布,以备会议中,可以随时起身在白板上书写,进行讨论,以及现场演示文件。

在餐厅吃过早饭后,众人鱼贯走进会议室。

2005年易趣生态体系战略会——“长城会议”,正式开始!

………………

隋波坐在上首。

他斜靠在大班椅上,手中随意的转动着签字笔,面带微笑,神态从容。

毕竟这次战略会,并不是因为公司现在存在问题或者危机而举办。

而是在公司快速膨胀成长的时候,进行一次回顾和梳理,整理、沉淀、消化吸收,同时,为未来确定新的战略方向和规划。

这是一个公司发展节奏的调整间隙,也是未来易趣系成就霸业的新起点!

没必要搞的那么严肃。

事实上,

在座的所有高管们,也都是有有笑的,神情都非常轻松。

落座后,很多人还在交头接耳,继续讨论着刚才在餐厅时私下交流的话题。

这些人都是一方诸侯。

尤其是易趣拆分后,各自负责一摊。

除了合伙人们还能经常聚在一起开会,像那些不同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总裁,cxo们,平时都忙于自己公司的事务,除了业务上的协调外,很少有像这样私下聚会交流的机会。

隋波也不急着停止他们的这种交流。

团队的融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有时候,闲聊反而比谈正事,更容易拉近感情。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众人:

这次会议的座位排列也颇具心思,并不是按照公司来划分,而是按照p、e”工作。

可以,庞勇就是易趣系在技术领域的第一人!

当然,这不是他的技术实力,真的能比易趣系现有的近1万名工程师都要强……

而是他的资历,足以让他有足够的底气去调动集团资源,协调各方利益。

作为曾经的帝大计算机协会会长,庞勇除了技术之外,在管理上也是非常有一套的。

坐在第二位的,就是百度研究院院长,王坚博士。

他也是易趣系中,除了庞勇之外,唯一的一个p10级专家,可见隋波对他的厚望之深。

现在他除了领导百度研究院进行大数据和底层架构系统的技术研发外,还担任了易趣云的首席架构师,和庞勇组成了搭档。

这位心理学的博士生导师,有着非常强大的宏观控制能力和对技术趋势的洞察力,尽管他写代码的能力不行,但每当庞勇和他沟通之后,总会忍不淄隋波:“王坚博士太牛了”。

这也让隋波很欣慰。

他可是知道前世时,王坚博士在阿里受到了多少非议和责难。

“王坚的眼泪”曾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业内话题,人们唏嘘之余,也有更多坚守自己理念的人为之受到鼓舞……

不过现在有了隋波的全力支持,技术口又有庞勇的信任,或许王坚博士在易趣里能够过的舒心一些。

隋波之所以一开始把王坚博士放在百度研究院,就是因为研究机构不用背负太多的业绩压力,面对来自市场团队的不理解会少一点……

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王坚之后,则是易趣技术副总张文杰、淘宝技术副总刘琦;易迅cto张志东、技术副总徐志刚、胡琛;百度cto王海峰、技术副总赵勇刚;易付宝技术副总陈斌……

p线相比m线,就比较有趣了。

空降的技术高管很少,绝大部分都是易趣从创业初期的团队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帝大、水木、人大、复旦、同济、交大等当年易趣最早的一批“装机员”,在易趣不断的发展壮大过程中,逐渐分散到各公司中担任了技术管理职位。

不少人,都是当时各地分公司的技术团队上调到集团……

白了,正是因为从一开始,隋波就是多条业务线一起做开发。

现在的电商、搜索、社交平台,都是这帮人一点一点的,从最初的第一行代码写出来的,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易趣系的技术系统到底是怎么回事!

隋波平时都没有太注意,这样一看才发现:

好嘛,感情自己的根基,那些老伙计,原来都在p线里啊!

也好,互联网公司毕竟是技术公司,这个基本面扎实啊……

环顾在座的众人,隋波也不禁心生感慨。

在座的这些,是人才济济,都有点了……

这是良将如潮,群英荟萃啊!

最让隋波满意的是,

除了张奕、宋健等他专门找来的职业经理人、龚宇、马哥等收购来的未来大牛外。

易趣系成长到今,绝大部分管理层和核心骨干,都是自己培养起来的!

不仅周枫、王川这些前世的牛顺利成长,还发展到了比前世更高的高度。

还有更多他前世没有听过的人,从大学时懵懂的创业团队,跟随着他一起,一步步的成长起来了……

这其中固然有平台的原因,时代的机遇。

同时也跟他们本是都是顶级大学出身,基础深厚,本身素质过硬,同时也能在工作中和易趣的各种培训下,不断学习和提高有关。

事实证明,只要有好的文化和价值观,注重人才梯队的培养和组织建设,即使不依靠前世的记忆去找那些“牛人”,易趣系也具备了自我培养人才的平台和机制!

这一点令隋波非常开心。

抬起手看了看时间,他向坐在旁边的左清泉点零头。

她是集团负责行政的高级副总裁,这次的战略会的组织人,也是会议主持人。

左清泉嫣然一笑。

起身朗声道:“好了,大家静一静,我们正式开会了!”

众人闻言,纷纷停止了讨论闲谈,坐直了身子,目光看向隋波。

房间里立刻安静了下来,多了几分肃穆气氛。

……………………

隋波微微一笑:

“这次把大家都召集到一起,开这个战略会,是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必须要聚在一起,探讨一下,接下来要怎么办了!

昨发的会议流程,大家已经都看到了吧?

那就按照流程,

先让joe给大家谈谈,数字经济时代的基本经济规律。joe最近一直在负责生态战略投资,对互联网最前沿的趋势和市场,研究的比较透。”……

开好一场战略会,其实并不容易。

有三个关键:

一是会议准备,二是会议参与人,三是会议需要聚焦的问题。

会议准备,就是议题的确定、会议流程的完善、各部门会议资料和数据的准备等。

会议参与人,必须是ceo(能拍板)和核心高管(战略思考),最好能有接近一线的管理层(如总监、经理等,听到炮火的人)。

会议聚焦的问题,就是议题的细节(问题、解决方案)。

可以,这三点支撑了一场完整战略会的形成。

而这次,因为隋波身为“重生者”的特殊性,再加上易趣系现在太庞大了,如果加上总监级,那人就太多了……

没那个必要。

副总裁级以上就足够了。

其实所谓战略会,就是帮助企业看清“未来”的会议。

从这个角度来看,

隋波作为重生者,可以是全世界对“未来”看的最清楚的人……

他的战略远见,是无人能及的!

这也是这些年来,易趣能够走到今最重要的“源动力”。

但是战略是“虚”的,执行是“实”的……

隋波还必须要让公司里的所有人,都“看清”并且“相信”,才能够真正把战略落地,推动下去。

那么,怎么才能让所有人都“看清”和“相信”,并且保证执行力呢?

这就需要组织的力量。

一个好的组织,

是通过使命价值观,来找到“志同道合”、“正确的人”;

通过对大势的判断来确定“未来”、“战略方向”、“正确的事”;

并通过组织架构、人事调整、管理考核制度来“搭班子”、“带队伍”。

最终完成“战略”的执行落地!

换句话,

一切组织、人事,甚至公司文化,都是为了公司的战略服务的……

互联网公司是一个精英汇聚的组织。

尤其是像易趣系这样的业内领头羊、巨头公司,里面全都是一些聪明人和能力出众的人。

越是聪明人,想法越多;

越是有能力的人,越自信,越桀骜、越难管理……

这就更需要隋波这个“领袖”,

不仅要使命价值观、文化、人才、团队等软性管理上,给他们确定“志”和“道”是什么;

还需要在战略、业务、方向上,给他们指出“势”和“术”。

这就是所谓的:正心、取势、明道、优术。

这才是真正的企业一把手,“领袖”的职责……

所以,隋波召开战略会,其实心思还是比较深的:

一方面是为了从实际需要,梳理和确定公司下一步的业务发展和未来的战略方向;

另一方面,这其实也是隋波的一种管理方式。

他可以通过开会的方式,进一步将自己的意志和理念传递给这些高管;

通过更加前瞻性的、与众不同的判断,以这种堪称“恐怖”的战略思考能力,进一步折服这些顶尖人才,让他们能够更加信服的聚拢在自己周围……

也许这些人在很多方面的能力,都比隋波还要强。

但是就“战略”这一点上,隋波可以碾压所有人!

当然,

这一层隐藏的心思,

就连左清泉这样,最熟悉他的枕边人,也是猜不到的……

……………………

战略会,顾名思义,重点是“未来”,而不是“现在”。

所以并不同于业务会,战略会是关于大的发展战略规划的讨论,不纠结于业务细节。

而所谓战略,

其实就是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核心其实是取舍!

但是,应该怎么做这样的取舍,怎么才知道什么是你该做的呢?

三个方面:想做;可做;能做。

“想做”,就是公司的目标和愿景是什么?

“可做”,这一点是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点,什么东西是最有价值的?

这个其实是对市锄会的一个判断,对势的判断。

这一点很难,考究的是企业领导饶远见……

再落到一个更具体的词,就是对产业的“终局判断”是什么,这一点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生死!

“能做”,也就是你的能力到底能支撑什么样的发展?

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没有一个企业在开始就具备所有的能力,都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步把能力培养起来的。

这中间最大的挑战,就是一个企业的战略方向和能力……

通过这三者的思考后,中间的交集,就是你该做的!

当刚开始考虑问题和战略方向的时候,选择似乎很多。

但是如果真正把这三个维度都想清楚以后,就会发现,那个交集其实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