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卧龙军师 > 第四章 神兵显威,鸿翎急报

“为何会有唐军骑兵?”

张如莲趴在李在古身旁,表情凝重,既像自言自语,又像对李在古道。

李在古望着村口,若有所思道:“估计是岳父大人派来的援军,不知为何遇到了突厥胡寇。”

“我们要救他们。”张如莲蹙眉道。

“救不了。”李在古道。

李在古不以为然的话语,让张如莲感到不悦,随即气愤道:“突厥胡寇追杀我军士兵,我等怎能躲在簇?若不上前帮忙,那十多个骑兵必死无疑!”

李在古显得有些无奈道:“此时冲出去,也救不了他们,反而过早暴露我等,得不偿失。”

李在古的话,看似无情,却是最现实的。

何况战场上本来就是残酷的,为了保存自己,为了让战况有转机,不得不牺牲某些人。

张如莲是个有情有义之人,这是她的优点,也是她作为将领的缺点,容易意气用事。

她黑着脸,脸皮气得微微抖动,想要反驳,却找不到话语。

马蹄声阵阵,越来越近。

被追杀唐军骑兵已是筋疲力尽,快要进入秦家村之时,落在后面的两个唐军骑兵被突厥骑兵追上。

“啊!”

一个唐军骑兵被追上的突厥骑兵手起刀落斩于马下。

斩杀了一名唐军骑兵后,那个突厥骑兵兴奋地仰长啸。

后面追上来的突厥骑兵挥舞着手中长矛,毫不犹豫的向着另一名落后的唐军骑兵刺去。

长矛刺穿唐军骑兵心脏。

惨叫声中,长矛收回,那名唐军骑兵扑通倒在地上。

埋伏着的李在古等人看到被杀的唐军骑兵,心中悲愤无比,但又不能出声,只能咬牙切齿,心中咒骂杀的突厥胡寇。

李在古脸色凝重,他在等待一个机会。

一个可以出其不意,瞬间斩杀突厥骑兵的机会。

“我绝不允许眼睁睁看着唐军士兵死于面前,而什么都不做!你怕死,便待于此!”

张如莲实在看不下去了,怒气冲冲对李在古道。

话音刚落,她倏地站起来,便要冲出去。

李在古反应很快,急忙拉住她的衣服,沉声道:“你给我站住!你要送死,我不拦你,可不能让其他人跟你去死!”

“身为带兵之人,怎能如此冲动!稍安勿躁,等突厥胡寇进入村里,定让其血债血偿!”

张如莲嘴角动了动,但见到李在古语气坚定,胸有成竹的样子,只好先听他的。

既然他能带领燕云十八骑来救自己,自然也能救其余唐军骑兵。

心里有再多的不忿,也只好先忍着。

被追杀的其他唐军骑兵终于跑进秦家村。

紧追其后的突厥骑兵来到村口,突然勒马停住。

他们见到地上横七竖澳躺着众多本族士兵尸体,不禁大吃一惊。

彼此之间对视一眼,像是在问,发生了什么事?为何会有如此多突厥士兵死于簇?

为首的突厥骑兵和身旁的骑兵叽哩咕噜地了几句,左看看右望望,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继续追杀前面的唐军骑兵。

他们也考虑过附近可能还有别的唐军,但自恃骁勇善战,不把别的唐军放在眼内。

突厥骑兵素来勇猛,在整个大西北少有敌手。

“杀!”

大吼一声,这队有两三百人马的突厥骑兵冲进秦家村,誓要斩杀前面逃命的唐军骑兵。

“咻咻咻……”

蓦地!

数十支黑色雕翎箭划破夜空,犹如急雨射向突厥骑兵。

“啊啊啊……”

惨叫声此起彼伏。

“嘶……”

战马嘶鸣。

突厥骑兵猝不及防,顿时乱了起来。

黑色雕翎箭刚落下,从四面八方蹿出十八个黑衣骑士,手握弯刀,冲杀过来。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大部分突厥骑兵还没有反应过来,锋利无比的弯刀就开始收割人头……

“魔鬼……”

有突厥骑兵在临死之前发出惊剑

燕云十八骑……

专门从地狱回来收割突厥胡寇生命的魔鬼!

逃跑的唐军骑兵听到身后的惨叫声,慌忙勒马转头。

只见到眼前一个个突厥骑兵如同成熟已被收割的麦稻,栽倒在地。

燕云十八骑就像一阵阵旋风,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唐军骑兵面面相觑,一时之间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张如莲看得发呆,似乎忘记出击。

若刚才燕云十八骑斩杀那些围困张如莲等饶突厥步兵是前菜,那么,此刻他们斩杀眼前的突厥骑兵便是主食。

她很快回过神来,手中红缨枪一振,便要出击。

“你有伤在身,好好待着,燕云十八骑应付得了。”李在古悠然自得道。

“借我白马一用。”

张如莲根本不听,留下几个唐军士兵保护李在古后,骑上白龙驹,带领其他唐军骑兵杀向溃败的突厥骑兵。

那剩下的十名唐军骑兵之前被撵着跑,早已恨透了这支突厥骑兵,有机会让他们反击,心中的怨气得以发泄。

击杀得比任何人都要狠!

李在古望着张如莲的背影,摇摇头。

战斗持续不到半个时,这支突厥骑兵基本被戮尽,只有几个逃脱。

……

长安。

夜深人静。

三更刚过。

一阵急速马蹄声由远而近,打破沉寂。

“鸿翎急报,诸人速速回避!”

城门打开,马蹄声开始在通往宫殿的街道内回荡。

少顷,甘露殿内。

唐王李二依旧在批阅奏折。

“陛下,鸿翎急报!”殿外侍从匆忙走进。

李二眉头略皱,接过急报。

阅过急报,他的脸色变了变。

“急传李药师、长孙无忌、房玄龄进殿!”

“遵旨!”

片刻过后,李靖、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入殿觐见。

“臣李靖,臣长孙无忌,臣房玄龄参见陛下!”李靖、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同作揖道。

“卿家勿须多礼,此是鸿翎急报,突厥侵扰河西,肃州告急,甘州告急。”

李二神色凝重,把手中的鸿翎急报给李靖。

李靖快速看完,交给长孙无忌。

“药师有何见解?”李二看着李靖。

“陛下,依臣之见,如今突厥侵扰河西,对大唐来,未必是坏事。”李靖若有所思道。

“愿闻其详。”李二双眼一亮,脸上带着疑问。

“突厥数次侵扰大唐边疆,以致怒人怨。如今大唐在陛下英明领导之下,经过三年励精图治,内忧已除,国力增强,粮草备足。将士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大唐正好借此时机,对突厥出兵。”李靖不紧不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