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二次元 > 农门悍女:撩夫成瘾 > 第八十三章 母女的打算

张玉娘越想越开心,这心情,在吃饭的时候便带出来了。

“离方,尝尝这个腊猪脸,婶子一直留着没舍得吃,就想着你哪回留下来吃饭,我便烧了给你吃。”

木永为看她一眼,心里疑惑:难道家里有两块猪脸肉,翠花昨儿才送了一块,之前家里就有吗?他怎么没见过?

“还有这个肉沫豆干,这是我以前在县城......”

“娘!”木梨忙开口打断她。

“这个腊猪脸肉很好吃,娘,您也尝尝。”

木梨生怕她当着瘦猴的面,又提起往日职场上经历过的风云。

张玉娘讪讪地笑了,有点不好意思。

话风一转,又接着告诉离方,她家闺女是如何如何好。

总之,这顿中午饭,木梨吃的很不消化。

张玉娘一直在推销桌上的菜,和将木梨卖了之间,不断的来回切换着。

饭后,待屋里没有人了。

木梨才悄悄问她:“娘,我不恨嫁的。”

“哎哟,娘的傻闺女,你个黄毛丫头懂个啥,就凭娘的火眼金晴,只瞄一眼,便能看出离方腰力好着呢,走起路来,四平八稳,脚有力。”

木梨真的一点都不想跟她说话了。

“娘,您再不给爹送饭,仔细饿坏爹了。”

“哎哟,你不说,我都快忘了,便宜死鬼今日中午能吃一两酒了。”

张玉娘中午做的野鸭子干锅。

大抵是为了让木久承与同僚们搞好关系,又特意多留了些。

张玉娘出门送饭了,木梨爬去床上小睡一会儿。

当她再次醒来时,李翠花已经过来了,正坐在台阶上,同张秋花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张秋花面朝西厢房这边坐着,见木梨走到门口。

忙向她朝手,欢快地喊道:“梨梨,你起来了,可口渴,我给你带了脆莲藕来了,我去给你洗一节吃。”

木梨问哪里来的,张夏花告诉她,是张水牛去河里挖来的,可惜还嫩了点,不能炖着吃,不然会很糯粉糯粉的。

李翠花要学字,木梨心情很好,觉得放一只羊跟放三只没区别,便让张秋花和张夏花也跟着学。

午后,阳光暖暖。

洒在小姑娘的头丝上,泛着七彩的光芒。

离方在门后悄悄望了一眼,最终,转身离开。

“哎,你不是说来寻她么,怎地又折返回去?”

离方答:“下回再说也一样,反正不急一时。”

瘦猴不再追问,过了一会儿,又道:“那边传来消息了,说是又死了一个。”

“嗯!”离方停下脚步,扭头回望木家。

也不知,这样平静的日子,他还能拥有多久。

瘦猴对于张玉娘的手艺念念不忘。

又撺掇着离方去打些野味送去木家。

“咱们出些好菜,请了婶娘帮我们做,可好,你看看,你不想吃也就算了,可怜的阿黄,都被饿的瘦骨崚峋了呢。”

离方不理,抬脚继续往家里行去。

“哎,要不,咱们去镇上酒楼搓一顿?”

离方停下脚步,回头看向他。

“不是我不愿意,而是那边,晚饭时不大方便。”

瘦猴再追问,他却不再答。

张玉娘今儿心里惶惶恐恐,针线活也没法安心做,一时转到房里翻翻,看那笔银子可还在,一时又跑到台阶上坐下,捏针拿线。

木梨在西厢房台阶上,正教着她的三个女学生,分别是李翠花、张夏花、张秋花。

当然,她不是在教针法,而是教三人识字。

大抵是因为环境不同,三人中,唯有李翠花学的最快。

木梨总要分出更多的精力来教导另两个。

张秋花见瞧着李翠花每每比她学的快,总不甘心落后,怕被她笑话,遂,每日比过后,总会更加努力。

李翠花学完字后,要回家帮她娘干活,况且,张玉娘不曾开口收她为徒,她自不好继续留下的。

木梨才刚教过三人,让她们在那里温习功课。

又见张玉娘坐立不安,不由觉得好笑。

她走过去,搬了个小马扎挨着张玉娘坐下:“娘,您怎地了,我瞧您魂不守舍的?”

张玉娘的高兴劲儿尚未过去,伸手轻拍她后背,乐呵呵地道:“闺女啊,我怎觉得自己没睡醒呢?”

木梨笑答:“娘,是真的呢。”

张玉娘咂咂舌,一脸不信地问:“真是真的?”

木梨点头。

张玉娘哪里不信,只是不敢相信。

“不行,家里老搁这么多银子,我担心的夜里都会睡不着的。”

接着,她又掰着手指头说:“我已绣了两个枕套,因后头从你那里拿了点铜板子,托人从县里扯了几块布头做的,又是用的上等丝线,光这里,就花了我一两银子,这样的精致物件应该能换个二两银子的。”

木梨眼前一亮,问:“翻了一番?”

“可不,这样就能赚个一两呢,再加上那本钱一两,就有二两,原本就有十两银子,那几块布头,给你爹留一块,给你留一块,余下的全拿去死当了,六块好料子,怎么着,也能当个一两银子,虽然吃亏了点,如此一来,便有十三两,那两刀上等宣纸,留一刀给你那便宜爹,余下的,让他悄悄问问,看谁要,分了出去,估摸着也能换个一两银子的。”

大楚的纸张很贵,好的宣纸至少要一两四钱银子一刀。

而且,双拐镇是没有这么好的宣纸可卖的。

张玉娘怕她不高兴,忙道:“咱娘俩,终归还要靠他护着,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还是要对他好点的。”

木梨估摸着她心里有些埋怨木久承的。

“娘,您看着办,还有,咱们这里的良田都是五两一亩么,还有没有便宜点的?”

张玉娘笑了,自家闺女可不是一般的聪明。

“那种板土,只适合种红薯的那种,要一两银子一亩,略好点的旱地,二两银子一亩,我以前买的是上等良田,要五两一亩,中等良田要四两一亩,下等田却只要三两一亩,最好的自然是上等良田,每年两季稻子,统共能收六百到七百斤一亩。”

只不过,早稻口感不好,卖的也便宜些,晚稻却是要贵几文钱一斤。

算下来,一亩地一年的收益在六百到七百文之间,又因木久承是秀才身份,到是可以免去二十亩良田的杂税。

“娘,买下等田吧。”木梨想了想,最终决定买最次等的。

张玉娘并不懂农事,便问木梨为何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