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二次元 > 农门悍女:撩夫成瘾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恩爱不疑

木久承闻言笑了,提点他:“到底是一家人,为何书上总教导后人,结发夫妻,恩爱两不疑,即嫁给你了,就不会怀疑你,更愿意相携白头到老,但人心是肉长的,你若不真心待她好,又叫她如何能安心跟你白首不相离?”

他说着说着,发现自己其实待张玉娘这个继室,还是可以更好点的。

虽不是原配,相比杨金婵,张玉娘实在要贤惠太多了。

他没发现,身后的窗户被轻轻放下,一只保养得极好的小手,轻轻缩了回去。

黑暗中,张玉娘双眼光芒闪烁,十分明亮,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她的努力,终于可以以肉眼可见了。

木久承,继续朝着张玉娘划好的改造路线,欢脱地狂奔着。

张水牛得了木久承的提点,回去的路上,一直在反思自己这些年都干了啥!

张夏花和张秋花的态度虽不明显,但更愿意亲近自己的娘亲。

一家四口,分两拔人。

娘仨走前头,张水牛一个人走后头。

当晚,两姐妹并无机会与严金菊说贴已话,如此又过了两日,当张水牛拿着一个靠村口的地宅地地契回来后。

严金菊终于松了一口气。

张水牛告诉娘仨:“我想过了,那边的宅地大些,后头还有个荒废了的菜园子,我去瞧了瞧,菜园子旁还有一条小水沟,到时浇菜你更方便点,所以,买在了那里。”

这是他成亲以来,头一回设身处地的为严金菊着想。

张夏花两姐妹相视一眼,却没有更多的欢喜,也不再似以往那般同张水牛亲近。

张水牛性子粗,并不曾留意两姐妹的变化。

如今晚稻已收,乡下人,要么出门打短工了,要么打牌的打牌,窜门的窜门。

张水牛想趁着现在农闲,把这事给定下来,尤其是泥砖的事。

吃过饭,他出门后,张夏花拉着张秋花去了灶屋,严金菊正忙着收拾灶台,别看巴掌大的地方,又是做饭,又是烧火的,每次吃过饭,她总要收拾差不多半个时辰,才能将灶屋里收拾干净。

“娘!”张秋花巴巴的喊了一句。

严金菊正在擦灶台。

“啥事?哎,你俩怎地还在家,今日不去你小姑家?”

张秋花答:“娘,我们有话想同你说。”

“说吧,娘听着。”严金菊一边忙手中的活计,一边认真听她俩说话。

张夏花突然道:“等一下吧,我们等下去台阶上坐着说。”

严金菊不由看了她一眼,将手中脏了的抹布放小木盆里搓洗。

“那行,你俩先去外头等着。”

张秋花到了外头,问张夏花:“姐姐,干啥不能在里头说。”

张夏花答:“昨儿下午,我去小姑家同梨儿讨了个说法,她让我们说这事时,防着点,仔细隔墙有耳,那事到底有点不太妥。”

两姐妹委婉的说着关于那五两银票的事。

“梨儿让我们别跟爹说,先跟娘说呢。”

“嗯,我听梨梨的。”张秋花笑答。

严金菊忙完这事后,便去外头寻到两姐妹,两人将那五两银票的事说了。

张秋花又补了一句:“我不愿意同爹说,他若晓得,肯定会叫我们把这五两银票还回去,凭什么,大伯家和三叔家得的更多呢,就爹最傻。”

严金菊不高兴了,道:“谁叫你们去偷她屋里的东西的。”

她做势要打两姐妹。

张秋花来气了,答道:“娘,我承认我做的不对,可我心里憋着气,不拿,我家吃的亏更多,再说了,连梨梨都赞同我们藏着,我前脚走,后脚三婶就进去了,梨梨说了,三婶应该也是拿了的,不然,干啥大伯娘总嚷嚷着她丢了十两银票,而不是五两。”

严金菊到底没下得了手,只是叫张秋花把那五两银票交给她了。

随即,将门掩好,带着两孩子去了木家。

她去了木家后,将那五两银票拿出来,又跟张玉娘把情况说了。

她的意思是,这银票原就是张玉娘挣回来的,总该还给她,严金菊是不肯白白便宜罗裙儿的。

即便还了这五两,可另外五两的窟窿怎么堵上,她还要防着罗裙儿倒打一耙。

她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略的。

张玉娘听得有点懵,心里越发气的不行,当初她年少不更事,自家爹娘总跟她哭诉家里日子难过,却不想,拿了她靠皮肉赚的钱,去添了大哥、三哥这两个无底洞。

“即然梨儿说了,这钱该归你们,那你拿着便是了。”

她家并不缺这五两银子,尽管她荷包依旧空空如也。

“这怎么行?”严金菊推却。

张玉娘道:“我这银票即然给了爹娘,二老想怎么用,用在谁身上,我不会过问,只是心里终难消气,你们拿去了也好,总好过便宜了另两个,也就二哥老实巴交,爹娘又惯得紧,才养成大哥、三哥好吃懒做的性子,你们拿去,正好还清欠债,或许,还能余下些给孩子们打两个绣花架子。”

木梨在一旁冷哼:“还什么还,二舅那般心软,只惦着外婆、外公和大舅、三舅,却从来不替自己的婆娘崽女着想,那欠债要还,但得让二舅自己挣钱还,别又给惯出个懒货来。”

这五两银票的去向,依旧落在了严金菊的手里。

严金菊又将这银票交到张玉娘手中,请张玉娘帮忙找老师傅打两个合适的绣花架子,她不懂这个,怕被那些不厚道的木匠给糊弄了。

张玉娘到是答得很爽快。

又听说她家买了离村口不远的一个废宅地,张玉娘笑了,拂掌道:“说起来,那个宅地风水不错,我记得小时候,那户人家的儿子们都去外头讨生活了,后来,听说日子过得不错,一个在府城开了间豆干店,一个开了间杂货铺子,另有两人好像去了大户人家自愿卖身了,总之,那户人家的老两口,被儿子们给接去府城养着呢。”

严金菊一听,欢喜得紧。

“可不,听说,那块宅地不但够大,菜园子的另一侧,还连着一亩多荒菜园,另一侧,还有边边角角的荒地,加起来,大概也有半亩多,我若是全种菜,怕是吃不完的,你横竖不会伺弄菜园子,我以后多送点来给你。”

张玉娘连连摆手,答道:“你多出来的地种红薯吧,我家明年要多养些猪呢,到时,你打了红薯叶送来,我一个月给你点铜板子。”

“哎,不值钱的玩意儿,给了就是,你若这般说,太见外了。”严金菊坚决不肯要的。

张玉娘便不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