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宸华引 > 第79章 流言

(原79-83章情节重新梳理整合,如今已经丝丝入扣,德芙般丝滑。作为第一次写长篇的作者,俺这里先向小可爱们道个歉,这是一个大教训,在情节时间线和伏笔较多的情况下,怎样能流畅地将包袱抖出来,俺以后打算依据故事大纲和细纲之外,专门再做出行文梳理的细纲,先自己模拟一遍行文再码字上传。以上,小可爱们慢用~)

凤阁衙门是会极门东南一处三进院落,文九盛的值房便在内院东厢房。

此时值房正中摆着一个青铜四兽衔环方炉,红罗炭烧得一室暖融融的。

前几日源铮怕炙烤之下难免干燥内火,便让小内监搬了十数盆大大小小的时花进来,在文九盛的值房里临着窗绿沉沉摆了一片,令温暖的室内颇有些春日意趣。

堂上案几之上摆着福宁宫小厨房带来的吃食,君臣二人未动几筷子,眼下都已冷了。

“使团那边并未传来半点消息,现在京都城里所传的消息想来是有人刻意放出来的了,只是不知目的为何。”

源铮坐在上首主座上,以指节轻轻敲击着面前的檀木案几。

算着日子,大约也就是这两天使团才会与那土奚律的可汗见上面,具体的情形还未见使团有确切消息传回来。但今日京都中的街头巷尾渐渐传起一则谣言,说与土奚律的互市已然失败,土奚律已与突伦联军意图出兵攻打大宸。

虽然是毫无根由的谣传,但经过厉氏之乱后朝局尚未复稳之际,京都的富商大户乃至一部分官员却是惊弓之鸟,对谣传听风就是雨的。

“宜秋递来的消息说,富商圈里确实有人已在四处使钱想要确认消息真假,一旦消息属实便要打点行李南下避祸。”

文九盛口里有些苦涩,自先帝后期朝政渐废,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已经到了如斯地步。

“陛下也不必太过担心,我已命宜秋和费先生召集京中人手探知消息来源,看看是何人传谣,又是何种目的。”

既然是谣言,又事关国政,想来那传谣之人定是别有所图,后续自然会有其他动作。

“嗯,秋姐姐做事稳妥办事又快,上次林卿递消息来,要在京都查找个失踪的胡姬,她竟然几天就找到了。”

文九盛听了皇帝的话,似是想起什么有趣的事,眯起眼睛笑了笑,又缓缓摇摇头。

“想必使团在土奚律的进展,这两日便会有确切消息传来,咱们且安心等一等。”

****************

沿着皇城西的顺仪门往外直行,约有十里地便能见到林家高大的朱漆门,匾额上乃是先帝亲笔手书的“敕造护国将军府”字样。

“风逐哥哥你可回来了。”

正堂议事厅,林宜秋人未出现,笑语先闻。

待看到主座后的一架紫檀木雕山水玉石座屏风后转过来的少女时,风逐后退几步,躬身一礼道:

“小姐,老爷派我回来先将阿澜之女妥当安置。”

宜秋自在上首主座上做了,笑盈盈向风逐招招手,风逐也不拘礼,移步在她身旁下首的椅子上坐了。

宜秋虽然是名门贵女,但十二岁便随着云追和风逐追随在林世蕃身边上阵杀敌,他们名份上虽为主仆,却有袍泽之谊,宜秋素来将云追和风逐当做兄长爱戴。

“黄岐已将阿澜之女安顿好,风逐哥哥待会儿拿我的手令找黄岐便可。不过,我这儿有件更紧要的事情需要风逐哥哥从旁协助。”

林宜秋显然昨夜未睡好,眼下有两团乌青,见风逐一脸担心的样子,只得摇头叹道:

“昨日京中谣言四起,说是使团互市之谈失败,土奚律要与突伦联兵攻打大宸。”

风逐失笑道:

“我离开之时使团尚未见到土奚律可汗,推算日子的话,最早也要昨日才见得到那可汗,如何京都便有人知晓互市失败了?可见流言无稽。”

“但是,有不少富户乃至名门贵戚上了心,闹得人心惶惶,皇帝陛下也心里发急,要我尽快查出是谁散播流言,尽快将恐慌平息。”

宜秋揉揉太阳穴,有些犯愁。

她昨日接到查探谣传起源的任务,便立即将京都四处的茶楼酒肆赌坊等开店营业之所划分为细密的网格,将手下约有两百人全部撒出去,便服与人打探查访,一旦查出有流言的蛛丝马迹便立即上报,向上追溯源头。

直至今日仍然未有确切消息,她意识到自己查流言起源的办法太过笨拙,可能不会太快有成效。

这个结论让自己十分懊恼,作为堂堂林世蕃之女,她没有完全继承父亲那些纵横捭阖的手段。

仿似只在行军破阵之事上有些手段,对于破解谜题查出幕后黑手之事明显力不从心。

风逐见她满脸愁绪,宠溺地安慰她:

“你可是几日之间将那胡姬找出来的人,在偌大个京都找一个刻意被藏起来的人,这样的本事你都有,查流言也不怕的!”

不提还好,听了这话宜秋更是苦笑起来:

“其实这事也是旁人帮我的。”

虽然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有些她原本不太看得上的人,却当真有些急智急才。

譬如祖雍那个纨绔。

“自从半月前爹爹递回消息,要找到那名失踪了的胡姬。我便命心腹到那胡姬所在的擎荷楼查探几日仍然不得要领,急的夜里不能安枕,眼睛都熬红了,也是那纨绔想到的法子”,想到此处宜秋面上蕴了几分俏丽的笑意,将找到胡姬的过程细细讲给风逐。

****************

“在擎荷楼里的,又将傅制迷得七荤八素的,那胡姬想必很美罢?”

祖雍当日听了宜秋找不到胡姬的抱怨,没头没脑地如此调侃道。

看着宜秋逐渐冷硬下来的面色,他又呵呵干笑几声,大着胆子在宜秋脑门上戳了一指头。

“既是青楼里面的摇钱树,怎的她不见了这么多天竟无人去寻找,那些婆子龟公难道是傻了?”

“你是说……是擎荷楼里的人做的?”

“定是有人特意吩咐将胡姬藏起来,又不许擎荷楼的人随意往外说,是以你的人即便天天在擎荷楼里查探,也问不出什么。”

想想确实如此,擎荷楼本是京都最大的风月场所之一,其中艺伎都有造册,随意丢了一人是不可能平静处理的。

但是如果是刻意将一个艺伎藏起来,只要胡姬身边经常伺候的人知情又不说,其他的人多半无心关注此事。

所以宜秋派人查探多日,知情者闭口不说,不知情者自然给不出答案,这样当然也就一无所获。

“这些三教九流的人,见了三分利便争得头破血流,今夜咱们便用真金白银试试看,有没有人自动找上门来。”

当日夜里,祖雍带着扮作小厮跟班的宜秋径直进了擎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