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娘子送我上青云 > 第391章 发财了

十几家的药商都来了。就算每一家只派两个主事的人,再加上他们随行的一应仆从护院,这少说也得二三十号人。这十几家的药商,就等于是有几百人的采购团了。来都来了,总得让他们在这里花点儿银子吧。比如说,与之前的菊花酒完全不同的新菊花酒?还有专门为老人做的菊花枕?苏锦绣事先准备的东西一一登场,便是这些走南闯北的商人们也都感觉瞎了眼,怎么突然间这北安州就有了这么多以前不曾见过的东西?不仅仅是北安州呢。便是京城,苏孝也特意安排了一批货售卖。太后用过的东西,那必然是要受到追捧的呀。借着这次的重阳节,苏孝可以说是发了一大笔财。源源不断地银子被运到了北安州,苏锦绣的脸都笑成了一朵花。其实,她更想要银票的,那东西多方便。可问题是,现在北安州的白银储量可是并不多。有了真金白银,以后的事情才更好做。这些现银,到达北安州之后,再分批次地进入了官府的府库里,而苏锦绣这里拿到的,除了少量的银票之外,便是官府所把持的盐引了。盐引是官府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许可凭证,商人想要运盐售盐,就得有这个东西。这是合法的。盐引有价,因为盐业的买卖与运输,都不能没有盐引。商人凭盐钞购盐运销,官则用所得之钱收购粮草,各取所需。当然,这盐的价格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如果过高了,百姓们吃不起盐,只怕就要出事。前朝也就是因为昏君无道,贪官横行,盐价都涨长了一小罐百文的价钱,所以才会激起了民愤。所以,大兴朝开国之后,便对盐制方面做了许多的硬性规定和限制。地方官员和商人对于售盐的权利被压缩,受惠的,自然就是百姓了。盐引分为长引和短引。长引销外路,短引销本路。严格批缴手续和缴销期限,长引一年,短引一季。限定运销数量和价格。而苏锦绣现在拿到的就是长引和短引都全了。北安州不产盐,可是北安州相邻的辽东府却是产盐的,而且还是海盐,是大兴朝最大的海盐场。苏锦绣拿到的盐引可不只是一两个。因为她不仅盯上了辽东府的海盐,还盯上了蜀地的井盐。短引就用于辽东府了,这长引,就是想着打蜀中那边的主意了。当然,苏锦绣之所以想要拿到官府的盐引,一方面是因为北安州不产盐,这方面必须得有人做,二来也是因为闻家人的插手,好像是在哄抬北安州的盐价。闻家人财大气粗,纵然不是盐商,可是人家背后靠着吴氏一族,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现在已经初露苗头了,苏锦绣自然就打起了这盐引的主意。哪怕是她按正常的价格在北安州售盐,那也可以说是暴利了。试想一下,一文钱的成本,哪怕是加上了人工和运输,一斤盐的成本也不会超过两文钱,可是在北安州的正常市价却是八文钱一斤。可见其中的利润之大!若不是因为盐引这东西太贵了,不知道多少人都争着抢着想要拿银子来换盐引呢。当然,光有银子也不行,那还得需要关系呀。而苏锦绣现在放着这么好的关系不用,那才是真傻了。当然,出面的是苏孝,也就是说这盐引表面上是跟苏锦绣无关的。蜀地的盐业从凿井、汲卤、输卤到煎盐,分工很细,工序繁难,工程费用和设备投资颇多。每开一井,一般需要一二年至四五年,最多的需十余年乃至数十年;凿井投资,浅者也要投入千两银子以上,而深者则是要超万两白银,甚至有费至三四万两而看不到成效的。苏锦绣目前没有这么大的野心,她只是想着把盐运来就好,最主要的是,这无论是盐彻是井盐都是由朝廷管制的,朝廷会派盐官管制,不可能让私人制盐的。这就是所谓的朝廷垄断了。盐、铁、银这些东西被朝廷把控,国库里才能充盈起来。当然,苏锦绣拿银子换盐引,柳承恩是最高兴的。因为他的府库里头终于又有银子了。今年的秋税要该往上缴了,这是不能拖的,而且也是一文钱都不能少的。缴了税之后,他还能再拿出银子来做于北安州百姓有益之事,他当然高兴了。倒不是说现在的北安州府衙有多穷,只是因为大部分的银子都被他给赊欠给了百姓。毕竟贷款这种事,钱庄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而且这么大笔的银子,人家也不乐意提责呀。所以,最终就成了老百姓欠着官府的银子呢。这话听起来有些新奇,可却是事实。前前后后,手底下三个县里头累计过数千户百姓搬了新家,真正有银子搬进去的才有几户?而且这房子从建造之初,就是打目标群定为了普通百姓,甚至是贫苦百姓的。富户谁会在意这么一套小宅院?富户们盯的都是一些新镇子的商铺,都想着以后钱生钱呢。无论如何,苏锦绣一下子给了上万两银子,这绝对是帮了柳承恩的大忙了。按他的想法,还能抓紧时间再建一批宅子呢。如此一来,解决了近千人的吃饭问题,还能给没有买到宅子的百姓们一点儿希望。明年开始,府库这边应该就会轻松一些了。因为按照柳承恩的规划,明年他要实施的很多项目,基本上都不用自己掏钱了,相反,还能自己进不少银子。这就足以让府库充裕起来了。到时候,也能让苏锦绣不再这么累,总是时时处处地为他着想了。自从他到北安州任职之后,不仅自己忙,便是妻子也跟着忙得昏天黑地的,而且还要照顾着家里头的几个孩子,一想到这些,柳承恩就觉得自己对不住她。甜言蜜语说多了都没用,一切还得看实际行动。等到这次的药材采购也都结束了,一定好好地陪着苏锦绣出去放松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