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嫡长孙 > 28.第二十八章



第28章

赵长宁醒来的时候是第二天下午,神清气爽。穿着件淡青Se薄棉袍靠着窗扇喝粥,就听外面的通禀说父亲母亲来看她了。

俩人一并紧张忐忑的心情,Yu言又止,想问又不好问,给她添了三回粥。长宁才才道:“怎么了?”

两人对视一眼,赵承义咳嗽一声问:“孩儿,你这科考得如何?你祖父C人过来问了你三次了,你二弟、三弟已经默了卷子给古先生看,二人倒都答得不错,你一回来便闷头大睡,我与你娘都挂心着。”

“无事,我答得还可以。”赵长宁安W他们,“父亲母亲不必担心,大概是没问题的。”

门外赵长旭来找她了,她这半个月加紧背书,没怎么理过他。

他进来屋里的丫头就给他行礼,赵长旭又给大伯、大伯母请安,他走路带风,过来一只大手就拉住了兄长的手腕:“考都考完了,论这些无聊的事做什么,倒不如跟我出去遛弯子。”

窦氏的目光落在他抓长宁的手上,然后别开了。

“这倒也是。”赵承义觉得自己得失心太重了,孩子考得好与不好半个月便知了,长宁一向就是这个不紧不慢的X子,你问她是什么也问不出来的。“你现在正需放松,和长旭一起出去转转也好。至于殿试……等榜上有名再论也不迟啊。”

这次全国参加会试的举子共是两千余人,录入贡士的不足两百人,十人中取一人也未必。不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饶是如此,两夫Q还是有些失望。

放榜这段时间,也是大家求神拜佛的好时候,京城的放生事业前所未有的热烈。赵长旭还去买了J笼鸟儿让赵长宁放,长宁瞧着maomao雨的天,有点无言。这个温度放出去肯定都冻死了,摆手走人:“你退给花鸟铺子吧。”

赵长旭跟在她身后:“我看大家都在放,你不放么?”他J步跟上来,压低声音说,“京城如今开赌,压谁能中贡士,我出五十两买了你。”

虽然不是人人都能科考的,但却人人都参与科考。每到考试,京城中的各大赌坊就以此开赌局,很多人就买各地册子来研究谁能上榜,压得越前赔率越高。朝廷为此很头疼,但是这种行为屡禁不止。有些考生本来很被人期待,但却落榜了,回乡的路上还有可能被输得倾家荡产的赌民扔臭J蛋烂菜叶,惨上加惨。还有些黑马异军突起的,让人家赚了钱,甚至能莫名其妙收到很多匾额。

赵长宁就笑了笑:“你想让钱打水漂?”

“这有什么没J个压你的,就当给你冲喜头了。”赵长旭对此满不在乎。

五十两打水漂,他还真有钱!

“你可别再投了,被发现了祖父可要请你家法的。”赵长宁叮嘱他。

赵长旭粲然一笑,其实兄长是很关心他的嘛。他把胳膊压在她的肩上,亲昵地靠着她,“我明白,今天请你吃羊R,去不去?”

他怎么就跟长在她身上了一样!对此赵长宁很无奈,但拂开他一会儿,他又会巴上来,随他去吧。

赵家这边忐忑倒是不论了,杜少陵考完便搬回了杜家,杜大人正在看儿子默下来的答案,看到妙处便啧啧称好,到最后竟抚着大腿说:“妙,我儿这科可得中!”

杜少陵站在旁边,露出淡淡笑容。他自然是得中的,否则岂不是拿赵长宁没有办法了。

杜老爷问外头的婆子:“夫人和昀姐儿呢?”

外头答:“夫人同小姐在小佛堂上香呢,老爷可让我去通传?”

那必然是在给杜少陵求菩萨吧,杜老爷没叫人过去扰。把叫儿子到跟前,细细叮嘱他殿试的事。

杜家的小佛堂,慈眉善目的杜夫人从师父手里请了香,为儿子供给菩萨。杜若昀穿了件水绿缎袄,亭亭玉立,给哥哥请了一炷香,又从师父手里请了柱,给赵长宁也请了香。她静静站定,想起那个如谪仙的背影,不知道他考得如何了。

若是得中,他愿意娶她吗?三礼六聘,八抬大轿,从此便可嫁与这个人为Q。

嫁给这个人为Q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昀儿,你怎的又上了一炷香?”杜夫人狐疑地问她。

杜若昀道:“娘,心诚则灵,两炷香心更诚啊。”杜夫人想了想,觉得nv儿的话有道理,接连又给儿子上了三四柱香。

这样半个月后,京城的香烛涨价三倍,连带乌G王八鱼都涨价了,翰林院才出了贡士的名单,张贴于礼部告示处。因放榜的时候杏花初开,又称此榜为杏榜。

杏榜张贴的那天,窦氏一早就起床坐在堂屋里,三个庶nv容姐儿、芙姐儿和茵姐儿一早就来请安,赵玉婵也被嬷嬷撺掇起来,天都还没亮,大家也没有心思吃饭。窦氏叫了个管事带两个小厮过来:“你们三个……好生地去看,从后开始找应该是快些。快去!”看到有丫头要去大少爷那儿传话,窦氏赶紧阻止,“你个着急忙慌的东西!少爷要睡觉,你吵着他怎么办!”

三人起床后都在衣F里扎了红腰带讨彩头,听了窦氏的话立刻出门。明照坊离礼部并不算太远,小跑着赶紧去。

这时候才卯正,春寒料峭,穿着棉袄都冻得发抖。但放榜这里早已围了一堆人,大家提着大小灯笼照得周围透亮。领头的窦管事是跟着窦氏陪嫁到赵家的,已经F侍了二十多年了。他一眼就瞧到了二房的李管事,平日持重的李管事这时候也心急,在人群前一跳一跳地张望,他不禁冷笑道:“三少爷也妄想中前头的名次,我看榜上有名就不错了。”

说罢整了整衣领,雄赳赳气昂昂地从……最后面开始找。两个小厮则一个跟他找,一个跑到了前头。

第一百九十四名开始,到第四十名止,其实基本就只能当个同进士了。窦管事找到第四十名还未看到他们家少爷的大名,额头已经开始冒汗了。他下意识地吞了吞口水,再往前找,到了第二十名仍然没见着赵长宁三个字,就跟落在冰窖里一样浑身发冷。窦管事这时候J乎已经放弃了希望,不过是抱着找找看的念头再往前看,心知这事十有八-九是不成了。谁知他的腰突然就被戳了一下。

窦管事差点跳了起来,回头看是带来的小厮,立刻来了火气:“你做什么!”

小厮吓得一抖,指了指前面:“窦管事,我瞧咱们少爷的名字好像在前面啊……好像是前J个。”

窦管事叱骂他:“混账东西,你认得字吗!你不是看错了?”

小厮道:“前J天就有人教小的认了大少爷的名字,应当没错的吧……”但说着他也不确定起来,声音就小了。窦管事怕他是认错了,或者是同名同姓的人,拨开人群便往前去:“你小子若传错,我回去定得打死你!”

他到了前面,李管事便笑他:“窦大壮,你这是G什么?你家少爷未必还能中个前三甲不成!”

窦管事ru名大壮,虽然现在有个T面的名字窦为恒,但别人笑他仍然叫他大壮。

窦管事平日肯定与他针锋相对,这时候可没心情跟他玩笑,因为他看到杏榜第二,的确是标准馆阁T所写‘赵长宁’三个字。他目瞪口呆,心里非常的不真实,是不是个同名同姓?他目光向下再一对籍贯:北直隶顺天府县人。

窦管事的嘴角已经克制不住扬起来了,混蛋李管事,还敢笑他。就是前三甲,就是前三甲啊!“大少爷是第二,快回去传话,讨喜钱!咱快回去!”他用手撺掇了两个小厮,疯了般的往家里跑。一边跑一边喊,大家看个中年老汉这般疯跑狂喜,又是放榜后,肯定是中了贡士的,已经见怪不怪了。狂喜失态的算什么,还有高兴疯了的呢。

李管事方才没仔细看前十,看窦大壮狂喜奔出后,自己也凑过去仔细一看,随即眼睛瞪得老大,话都不知道怎么说。

天已亮,赵府这时候开了大门,而且是大敞开。

天亮后就有贡院传捷报来,名次低了不传,一般是只传前八十名。赵老太爷带着赵承义、承廉兄弟两个坐在前院中堂里。眼见着骑马的报录官一个个地过去,因是从后往前报,看到这些报喜官一个个都没有进府内,赵老太爷开始擦汗了。叫旁边的管事去问报到哪里了,管事一会儿就跑回来了:“老太爷,上个是去陕西会馆的,三十二名。”

竟然这么快!他有孙子能进前三十吗?赵老太爷有点心虚,往左右看看,赵长松的脸Se已经不大好看了,以他的实力进前三十是很难的,现在看来应该是八十名之后,或者是直接掉出榜。总之,进士恐怕没有指望了。而赵长宁和赵长淮都很镇定。

赵老太爷再看自己的两个儿子,赵承义在擦汗,而赵承廉面无表情地喝茶,不喜不悲。他突然想起有句俗话歹竹出好笋,怎么长房的两个孩子反而更能撑场的样子,比爹强上数倍。

赵老太爷这么走神的一瞬间,守门的就看到一匹马冲进门,过直道停在院子里。穿了褐红短袍戴红帽的报录官勒紧缰绳,就唱道:“捷报北直隶保定府老爷,赵讳长淮,高中壬寅科会试第十六名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声音传到了中堂,满屋子哄地一声,大家都笑起来。有人立刻恭祝赵长淮,赵长淮倒只是笑了笑,跟着赵老太爷出去领捷报。赵老太爷真没想到赵长淮能中十六名,这样的水平,殿试只要不失常,进士是肯定没问题的。他欣喜若狂,立刻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封红银子给报录官,请他下来喝杯酒,报录官只报一家,接下来是要在这家吃饭的。一般这时候大家都会非常大方。

屋内嗡嗡地议论着,虽赵长淮和赵承义不亲近,得了这样的喜,也回头拜了父亲。十六名已经非常好了,大家也没再想能有更好的名次,屋内很热闹,连赵承廉都低声跟赵长淮说话。

赵长松站在赵长宁旁边,跟她说:“喂,搞不好咱俩都落榜了。”

“那就落呗,明年再来。”赵长宁掸了掸衣袍,淡笑着看热闹的场景。她其实心里也有点没底了,这都快报完了吧?原以为自己最差该是三四十名的样子,难不成落到八十名之后去了?那可得明年再来了。

赵长松笑着喝了口酒:“说真的,我开始有点喜欢你了,你比赵长淮那小子人好。不如我们真的一笑泯恩仇吧,以后你跟我混,有我一口R吃,就少不了你一口汤喝。你看如何?”

“好啊,有这等好事,我还得谢谢三弟了。”长宁看了看他。

“好说。”赵长松又喝了口酒,“但你以后可要听我的。”

两人喝酒聊天,外面小厮都准备要关大门了,又一匹马冲了进来,这报录官头戴红帽不说,马脖子上还配了朵红Se绒花。依旧勒住缰绳站在堂上,大家都看向他,报录官才高声说:“捷报北直隶顺天府老爷,赵讳长宁,高中壬寅科会试第二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说完他觉得周围出奇的安静,都没有回过神来。

赵老太爷手里酒杯一顿,他最先回过神。他知道赵长宁掩藏实力,原以为是和赵长淮差不多的水平。第二名……竟然是第二名!

赵长松更是无比惊讶地看着赵长宁,酒都忘了喝。

而赵长宁一开始也不敢置信。其实她觉得自己最多就是前十,毕竟这高手能者辈出,举子里厉害的人真的不少。最厉害的还在江浙两省,她居然能得第二名!她定了定神,好歹比周围的人更快回过神来,对赵长松抱拳:“抱歉了三弟,我要先走一步。”

她缓步走出去,满院子的晨曦,吹面春风有些寒冷,吹起她的袍角。

那报录官已经下马了,将手中的捷报给了她:“这位就是赵老爷?”听到说是,立刻赞叹道,“当真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小的在这里先向您讨个喜了。”说罢伸手。

鼎甲三人的报录官能直接讨喜钱,这是无上的荣耀,赏银子的甚至觉得这是种身份的象征,一般都要给十两的大封红。

但家里根本没有准备十两银子的大封红,都是三两银子的。

赵老太爷突然跳起来,从囊内摸出一张十两银票,随手扯了张红纸胡乱包了递上去:“差官辛苦,请这边来喝茶。”

报录官笑着接了,跟着到热闹处去喝茶。

等他走之后屋子里才哄地一声,比刚才更热烈更震惊的声音响起,有人离开跑去向后院传话,第一个肯定能得大赏。赵长宁握着自己的捷报回头,才见祖父一脸严肃,手发抖地拿了她的捷报看。

确认捷报真的是她的,不是送错了。赵老太爷才突然拉住她的手,大笑起来:“好!不愧是我家的嫡长孙,好!好!”

连说了三个好字,老头子似乎已经要高兴疯了。

“祖父,您坐下来再说话。”赵长宁怕老人家太激动,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