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嫡长孙 > 34.第三十四章



第34章

长宁自恩荣宴回来之后,正式的吏部任书就送来了,让她准备半月后赴大理寺,还写了些需提前准备的东西。

窦氏夫F知道这事自然是高兴的,还请了人来给赵长宁做官F。但相对的,赵老太爷跟周承礼知道了这事,却并不觉得这有多好。

赵长宁被他们叫过去谈话。

赵老太爷坐在正前方,手扶着桌沿叹气:“原以为你中了探花,再进翰林院,便不会有波折。但这大理寺任职……却不知道是福是祸了。一向揠苗助长都没有好处的,皇上是明君,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太子看重你,所以皇上有意磨练。”周承礼对她说,“在大理寺任职未必就是好事,一则你是新科探花,未在翰林院观政便入大理寺任职,若无真本事怕不能F众。二则大理寺为官本来就艰难,怕你处置不来反而坏了仕途。”

赵长宁也是明白这些道理的,她点头说:“七叔放心,我倒没有因此得意,心里是警醒的。”

太子是看重她而提拔她,若她没有相应的才华,反而辜负了太子的提拔。且这大理寺的官岂是好当的?大理寺乃九卿之一,三司法之一,也是三司法最难进的部门,掌天下诉讼,地位远高于同等的跟鸿胪寺、太常寺。

赵老太爷点头:“你七叔说得极是,不过既然已经得了圣旨,倒不用再想这些了。你到翰林院报道留名之后,再到我这里来,我每日给你讲些官场的事和为官之道,免得你摸不着头脑。”

赵老太爷细细叮嘱她许多事,让她回去歇息。长宁同周承礼一起走出来,他走在前面同她说:“你跟我过来。”

两人到了东院,此时春末,外头海棠正谢,满地粉红。赵长宁看到春末日光下周承礼清晰的眉眼,俊美而儒雅。

“我有件事要告诉你。”周承礼拿起桌上的茶壶说,“为师不想瞒你,我的确不是通州知县,身上另有要职不能被别人得知。等到适当的时候我会告诉你。现你得了探花,我将渐渐传授你心学。”

他说的是‘为师’,这个关系甚至比七叔更亲密。听说他将要传授自己心学,长宁自然也有些激动。至于七叔本人的事,她早知道周承礼不简单,这个人有秘密,但她不会去探究。长宁一向奉行谨言慎行。

长宁想了想,握着茶杯轻转道:“七叔,我有个事想要请问你。皇上有四位皇子,如今我既然被太子赏识,咱家也是太子一派,倒是想了解一下其他三人。”

听到她的问话,周承礼眼中闪过一丝光。很快他就平静了,点头道:“好,那我同你讲讲。”

周承礼想了会儿,似乎在思量,然后才说:“大皇子五岁早夭不论。说二皇子朱明炽吧,他的生母是庄嫔萧氏,因为出身是四位皇子中最差的,所以一直不受重视。后来北疆叛乱,将心不稳,皇上就派他去做监军以稳士气。”

派皇子做监军,这样的做法赵长宁是听说过的,帝王会用自己的儿子来让自己的统治更稳固。战场上刀剑无眼,谁也说不清楚这个孩子还会不会回来,所以一般都是不受宠的皇子才去。赵长宁是见过皇上圣颜的,这样的人,竟然也会派儿子去做监军,果然是帝王无情!

周承礼随即话锋一转:“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个一向沉默寡言的皇子,竟然有能统领千军万马的将才,上阵杀敌,威震敌军,将北疆打得四分五裂。当时消息传回京城的时候……你二叔还非常的震惊,东宫也有些乱了手脚。”

他以轻描淡写的口味说着这件事。

“再后来,听说将士还给朱明炽封了‘战神’的威名,他似乎进一步掌控了兵权,甚至是军心。虽然边疆因此稳固了,但是拥护太子的官员却纷纷上书,说刀剑无眼,二皇子乃是千金之躯,眼下战事已经平息,不如还是召回京城吧。皇上准奏,等朱明炽回来后,封了他食邑,另赐了他府邸和金子、良田、仆从。对他比原来优待万倍。后来大家见他还是不受皇上重视,而且似乎他自己也没有那个心思,依旧低调,也从不结J大臣,故东宫的人也渐渐的不再注意他了。”

赵长宁不觉已经喝完了一杯水,她发现七叔有点说书的潜力啊!这段竟然听得津津有味。

周承礼见她听得极为认真,就淡淡地笑了笑,继续说:“再说三皇子朱明睿吧,他的生母是李贵妃,自小也精心养着,比太子长一岁。这人才是咱们最为注意的。出身不低,自小喜欢同太子争高低。不过朱明睿此人逊于太子良多,其实没有威胁,不多说了。然后就是太子了——太子殿下是孝懿皇后唯一的嫡子,自小由皇上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仁慈温和,若将来能够继承大同而天下无乱世的话,应该是个明君。不过因为太过温和,难免需要凌厉的辅佐之臣,否则天下难稳。”

“至于四皇子,尚不足五岁,便不再多论了。”

周承礼三言两语地说完了,见长宁还入神,抬手就轻敲她的头顶:“好了,天Se不早了,快回去吧。”

“谢七叔今日所言。”赵长宁才站起来,整了整衣襟准备回去。听七叔的意思,现在太子的位置是很稳固的,那她不必C心过多。

“长宁。”周承礼突然叫住她。

“嗯?”赵吹起她身上的袍带,俊秀清丽得惊人。

“你喜欢这样吗?做探花,入朝为官……”周承礼背着光,长宁突然看不清他的表情。

长宁蹲了一顿,淡淡道:“我喜欢的。”这样靠自己很踏实,并且希望自己能更强大。

很久后周承礼轻轻地说:“……你喜欢就好。”

一阵风起,残余的花瓣被吹落,落在台阶上。赵长宁看了他P刻,不明白他想说什么,拱手离开。她听到背后悄无声息,微微握紧手。

回到西园,正好裁缝铺把她的官F送来了,香榧拿过来给她看。

因只是从六品的官,故只有公F和常F两套。公F是觐见皇上的时候穿,不太用得到。常F由乌纱帽、团领衫和束带三部分组成。乌纱帽通T浑圆,两边各cha一翅,外为黑绉纱,里为漆藤丝,轻而牢固。这就是后世常说‘丢了乌纱帽’的那个乌纱帽的由来。团领衫则是青Se右衽绸衣,补子是鹭鸶纹。这是长宁的第一身官F,她握在手里仔细地看,没有来地有些兴奋。

她让香榧把官F放好,这时候伺候窦氏的宋嬷嬷进来了,她给长宁行礼道:“大少爷,老爷和太太在西次间里吵起来了。奴婢来请您过去看看,帮着劝两句。”

宋嬷嬷是窦氏最依仗的婆子,赵长宁皱眉:“嬷嬷,这闲来无事的,他们如何吵得起来。”窦氏是标准的贤Q良母,一贯以夫为天,怎么可能同父亲吵。

“您随奴婢去看看就知道了。”宋嬷嬷低声说,“奴婢路上跟您说。”

若是不要紧的事,宋嬷嬷不会来请她的。赵长宁连衣裳都来不及换,走在前头出了院子,让院里的两个小厮跟她一起去。路上宋嬷嬷就跟她说。窦氏跟赵承义发生矛盾,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赵长宁的婚事!

那日恩荣宴上,作为礼部侍郎的杜大人也参加了,见赵长宁果然是进退有度,一表人才,还得了太子的召见。心里对这准nv婿更加满意,连夜又来拜访了赵老太爷一次,将自己的来意说得更明白了些。

赵老太爷早就S下为孙儿和杜若昀合了八字,赵长宁的属相是戌狗,杜小姐属相是卯兔,戌狗配卯兔,当真天造地设的一对。更恨不得立刻让赵长宁把杜家小姐娶回家,让长宁有个侍郎大人做岳丈。于是杜大人走后,他找来儿子商量赵长宁的婚事。

赵承义知道杜大人有意把闺nv嫁给长宁后,先是愣了会儿,然后才反应过来,跟赵老太爷合计:“行!我看这亲事极好!现在就应该定下来,正好夏天就可以过门。让宁哥儿先成了家,再说后面立业的事。”

赵老太爷见他三两句都扯到过门了,笑眯眯地道:“我也说合适的,你别急,三礼六聘可不是要时间的,你也同宁哥儿说一声罢。”

“他在男nv之事上就如榆木疙瘩。咱们给他定下来,日后自然就开窍了。”赵承义想到儿子刚中探花,就有这样好的亲事找上门来,这可是双喜临门啊!有这样的岳丈,长宁以后仕途肯定坦荡。“还得谢谢父亲为他谋划才是!”

赵老太爷笑着捋胡须:“长宁也是我的嫡长孙儿,我不为他谋划为谁谋划。行了,你回去跟大儿媳也说说吧。”

***

却说杜大人回去,杜若昀也迎上来:“爹爹,你恩荣宴怎回得这样迟?”

“我的乖nv,你可得谢谢爹。”杜大人笑道,“给爹倒茶来。”

杜若昀满心都是那人中了探花后,骑马游街的风采,所有的人都看着他簇拥他,他高高地坐着,穿大红绸衣带绸花,笑容却云淡风轻。她心里一紧,扯了杜大人的衣袖一把:“爹爹,茶先别喝,你是说?”

“你不是喜欢他吗?爹便将你嫁给他。”杜大人慢慢说,“他得了探花,又被太子看重。我闺nv有眼光,这人嫁得!”

杜若昀一下子就说不出话来,觉得心里乱跳。骑马游街的俊美探花郎,书房里谪仙一样的少年,他真的会娶她?她问:“那他……他同意了吗?”

“我的乖nv,亲事皆是父母之命,他祖父同意了,难不成他会不同意么?只是咱们宠你,才任你来挑。”杜大人笑着看羞怯的nv儿,“再说,他还会拒绝咱们家不成?”

杜若昀才笑了,拉着杜大人的袖口连声说:“好爹爹!nv儿给您沏茶来,您坐着吧,可别累着了!”说罢带着丫头去茶房给他沏茶,走路都轻快极了。杜大人更觉得这门亲事好,只要nv儿高兴,有什么不好的。

可见赵承义也是带着,两家人自此成为姻亲,宁哥儿能高娶侍郎之nv的想法,去跟窦氏说这个大喜事。

窦氏是在给长宁做官靴的,闻言脸Se一白,结结巴巴地说:“不行……宁哥儿不能娶杜小姐!”

赵承义没料到窦氏是这个反应,眉头一皱:“人家杜家,什么好人挑不得,挑咱们宁哥儿还是看在他中了探花郎上头。我告诉你,你可莫要F人之见,你知不知道有个侍郎大人做岳父,有人庇护,宁哥儿的仕途会顺风顺水多少?”

窦氏心砰砰直跳。如果行,她当然愿意为儿子找个家世好的媳F,为他生儿育nv照顾他,让他不用这么辛苦。

但是不行啊,赵长宁能娶谁?

是她没想过这个问题,该怎么办?长宁现在还未入朝为官,不能这时候说出来。否则以丈夫刻板的个X,怕以后东窗事发,肯定不会让长宁去大理寺的!看到丈夫越来越不好看的脸Se,她突然就急中生智,说道:“宁哥儿……早年已经同他外家的表M定了亲,不能再娶旁人!”

赵承义听了奇怪:“定亲?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怎么没同我说?”

窦氏话一出口,她才稍微平静了下来。覆水难收,接下来只能Y着头P说:“是他二舅家的嫡Ynv惜姐儿,比他小了四岁。当初……我带他去窦家,他便很喜欢惜姐儿。我就与她二舅母J换了定亲信物,库房里还有这只定亲的玉佩,这是早就定下的,不过我一直没忘了告诉你。”窦氏说得声音越来越小。

因为赵承义的脸Se越来越沉,最后拍桌子道:“胡闹!宁哥儿是嫡长孙,他的亲事能这么容易决定吗?”

不等窦氏说话他又立刻说:“你那二哥是什么身份?你们窦家早年倾颓,现你二哥不过是在山东做个知县罢了,如何能跟杜家比?”别说杜家,如今的窦家比赵家都差得远。窦氏要是为孩子定这样的亲事,是害了他!

窦氏道:“当时我也没有想这么多,只是这亲事已经定下了。要是咱们退亲,窦家人会怎么想?人家清清白白的闺nv没名堂地被咱们羞辱了,他们要是恼羞成怒传了出去,说长宁是捧高踩低之辈,为了拣高枝才退亲,他以后的仕途怎么办?”

赵承义已经气得说不出来了,指着窦氏手指发抖。“你!!你这无知F人,你在害宁哥儿你知不知道?”这时候跟杜大人说,其实宁哥儿已经定亲了,这简直就是跟杜家结仇!“这亲事绝对要成,不管你怎么说!”

窦氏从没见过丈夫如此说她,眼眶发红,颤抖地说:“是妾室不懂事……只是跟惜姐儿的亲事已经定了,杜小姐那边,真的答应不得啊!”一边又给宋嬷嬷示意,让她赶紧去把儿子找过来。若儿子不来,恐怕她顶不住丈夫的指责。

宋嬷嬷带着赵长宁过来的时候,赵承义果然还在数落窦氏。

赵长宁疾步过来,扶赵承义坐下,叹道:“爹,您消消气,听我来说。”

赵承义见儿子来了,狠狠地叹气说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