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小说免费阅读 > 第77章 安全的武官升职途径



、、、、、、、、、、

崇德元年十月,北疆羯奴五支作乱,集结C原鞑靼残部,兵锋直指京畿重地,嘉峪关总兵八里加急奏本,五军都督府遂遣两大军赴援;同年十一月,仁宗第五,皖藩荆王谋反,亲领府兵及谋逆卫所兵士十万,北上‘反正’。

“十万?!”李氏大惊失Se。

明兰扭头道:“大伯娘别慌,定是连伙夫工卒七大姑八大姨都算上了,能有五万就不错了。”曹C那万雄师的真实水分也就二十万。

长梧从座位上站起,点头道:“说的是。我仔细打听了,其实就万人马。”

“……我记得宗武皇帝平定‘九王之乱’后便明令严旨,我朝藩王自亲王起,府兵不得过,且无封土,无臣民,无吏权,地方都司要按制督察藩王行径,定期向京畿汇报情形。怎么一忽儿功夫,荆王就弄出万兵众来?”明兰走到长梧面前,疑问道。

长梧苦笑了下,答道:“M不知,那荆王虽惹先帝嫌恶,早早的解往外地就藩,但先帝到底仁厚,且荆王生母嘉贵妃早逝,先帝不忍儿在外受苦,便对荆王在外的许多不肖行径宽容了些。这些年我在营卫里也常听说荆王在皖西权势滔天,地方官吏非但不敢言语,还多有帮纵。”

明兰柳眉一挑,又问:“那梧二哥哥可知道荆王在藩地行径如何?”长梧呆了呆:“什么……意思?”明兰迅速分解问题:“先说说他如何C演兵丁?”

长梧想了想,答道:“荆王生母原是先帝爷时奉国大将军之嫡nv,荆王就藩立府后,大将军送了不少能臣G将过去,府中有J个卫士长颇有能耐;不过荆王似乎更器重自家的J个小舅,常带妃妾家的兄弟来京要兵器银粮。”

明兰又问:“那他待皖地姓如何?”

长梧摇头道:“荆王要养这许多扈从兵士,只靠藩王的俸禄如何够,便是先帝爷再宽厚多赐,也是不足的,其余的只能姓出了,还有……皖地的许多高门大户多将家中nv儿送入荆王府为妃妾,这样一来,地方豪族自和荆王绑在一块儿了。”

明兰不可置否的弯了弯嘴角,再问:“那荆王平素行径厚薄如何?”长梧被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绕晕了,只觉得这个小MM虽语气温柔,但句句问到要害。

坐在上首的盛老皱眉不悦,轻喝道:“明丫儿!怎么说话的?一句赶一句的,这是你一个姑娘家问的么?”明兰也不回嘴,只老实的低头站了。

在座的盛家人都听的两眼发指,李氏和氏目瞪口呆,长松张大了嘴,盛维听的入神,连忙摆摆手,道:“婶婶不必责备侄nv,她问的好,我们这儿正一团浆糊呢;侄nv和梧儿这么一问一答,我倒有些明白了。就是说,那荆王任人唯亲,盘剥姓,与将士也未必一心,这么说荆王谋逆未必得逞喽?明兰,你有话就问。”这话是对着盛老说的。

兰也起劲道:“是呀,是呀。”

盛老看了一遍屋内,俱是盛维自家人,遂朝明兰点了点头,明兰Yu知的还有许多,便不客气的上前一步,对长梧又问道:“二哥哥离京时,京卫指挥使司和五成兵马司是怎么个情形?兵丁是否满员?器械是否常备?各个指挥使可有调动?”

这个长梧最清楚,立刻答道:“皇上登基近一年来,指挥使一级只调了两个,不过同知把总都统一级的却换了不少,提拔了许多寒门弟,我就是其中之一。上任后,我们陆续接了许多条整顿指令,不许吃空饷,不许懈怠C演什么的。”

盛维神Se一松,略有些放心的看了李氏一眼。

明兰又追问道:“那北疆的叛乱呢,京城出了多少人马?”长梧约莫估计了下,道:“我们行到鲁地时,我听说,五军都督府府拨调了大约分之二的将士。”

明兰沉YP刻,最后问了一句:“那豫中和苏西……如何?”

长梧知道明兰的意思,深叹一口气:“这十J年来,荆王每年回京J次,这一上……唉,那J地的卫所和宗室藩王俱和他J好。”

明兰忍不住微笑了:“那梧二哥哥还紧着要回京效力?”

长梧捶了一下身旁的案J,悔声道:“那怎办?”

臣靠嘴P和案头工作来熬资历,可他们武官最好的晋升途径是打仗,上回的‘申辰之乱’就让多少像长梧一样非勋贵弟出身的低级军官上了位。

明兰看着长梧一脸懊恼神Se,心里暗暗替他补上想说的话:这荆王也猥琐了,要谋反也事先给个风声呀,若早知道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他就不会回来了;可现在……

李氏忙过去抚着长梧的肩,慈心苦劝:“梧儿呀,打仗升官的机会有的是,如今外头乱成一锅粥了,你千万别出去呀,你媳F儿还怀着身呢,你可不能有个好歹。”

盛维虽然也希望儿加官进爵,但到底心疼儿,也道:“你母亲说的是,人最要紧,何况……谁也不知道……”兰快口接上:“谁也不知道哪边赢!”

盛维一拍桌,怒喝道:“死丫头闭嘴!胡扯什么!许你在这儿便是不当的了!”

兰缩回脖,不说话了。

长梧满肚苦水,含糊道:“爹娘有所不知,我们武官讲的就是富贵险中求,将士拼命哪有不冒险的!平乱虽凶险,可比起北疆西凉那种苦寒之地,如今这阵仗已是最便宜的了。”

盛维不禁犹豫了,平年月能在军中升官的大多是权爵弟,像盛家这样在军中没什么根基的,如此的确是大好机会,且武官和官不一样,官做到七老八十背弯眼花,还可以老骥伏枥,可武官吃的是身T饭,若到六十岁还没能混上个都统,那就……

自从J日前得知荆王作乱之后,长梧立刻往金陵打探消息,知道中原腹地一带已是兵荒马乱,长梧心急难耐的要返京效力,盛维和李氏吓的魂飞魄散,长松和氏也一道劝阻,还找了盛老来压阵,当然,兰明兰和小长栋也浑水摸鱼的溜来了。

盛维家里气氛比较温暖和睦,且规矩也没官宦人家那么重,儿nv在父母面前都是有什么说什么;没有如兰扯后腿,没有墨兰说风凉话,也没有王氏的猜忌,明兰对着盛维夫F反倒更敢说话。

李氏还在苦劝,不愿长梧去;长梧被母亲缠的不行,无奈道:“娘,你不知道!京城繁华,凡是能在京畿重地卫戍部队里当个一官半职的,都是权爵弟;我还是靠着叔父走动,才谋得差事的,后来‘申辰之乱’中侥幸立了点儿小功劳,才能升任把总,到地方卫所上,也能当个指挥佥事了。娘,你可知道,若实打实的在边关苦熬,没个十年八年的,能成吗?!”

李氏结巴了,为难的看着在座的家人,最后冲着盛维大声道:“他爹,你倒是说话呀!”http://www.muxiyu.com

盛维不是不想说话,而是不知说什么,他的眼光从家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去,李氏,长松,氏,兰……他们的面Se或有困H,或有为难,盛维眼光一转,上首端坐的是盛老,一旁是明兰和小长栋。

盛维朝盛老一拱手,恭敬道:“婶婶见多识广,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还多,侄儿请婶婶指教。”盛老看了眼长梧,心里也犹豫着,摆摆手,缓缓道:“我一个F道人家,如何知道军国大事;要是你兄弟和柏哥儿两个在,兴许能说出个丑寅卯来。”

盛维忍不住瞄了明兰一眼,回头又瞧了瞧长梧,长梧知道父亲的意思,父亲不便说的话自然儿来说,便道:“明MM,你觉着呢?”

明兰一直低头站在盛老身边,听了这句话,很谦虚的回道:“这般大事,大伯和哥哥们做主便是,祖母伯父伯母在上,我一个小nv如何知道。”

盛维温和道:“侄nv儿,你就说说吧;你们姐MJ个,小时候是与柏哥儿一道读书的,那庄先生的问那般好,你也说说。”

盛维经商二十余年,于官商经济之道颇为精通,官场上的派系,世家之间的脉络,他也能说个一二来,可于这军国大事,他真是摸不着边了,刚才要不是明兰那一连串明确犀利的问题,他还未必能明白外头局势的厉害。

这不能怪他,这时代没有初中高中历史必修课,更没有铺天盖地的络历史军事普及贴,信息闭塞的古代,他一个商人和J个内宅F人哪里知道这些。

明兰见盛老朝自己微微颔首,踯躅的走出来J步,想了想,才道:“梧二哥哥的意思明兰知道,怕失了这为国报效的机会。可二哥哥想想,此去京城,必然途径皖,苏,豫,鲁和晋这J地,而这J处地方,如今怕是兵乱四起了,那些个蟊贼山匪自不会闲着,没准也瞅机会出来发一把财。二哥哥如今身边没有人马,了不起带上些家丁乡勇,可这未必够呀。”

李氏听了连连点头,连声道:“明姐儿说的好!梧哥儿,娘就是怕这个!”

长梧试问道:“若我布衣乔装,随姓一轻骑小而去呢,未必会遇上祸事?”

明兰点头道:“这也有可能。”李氏脸Se骤变,长梧倒有J分欣喜,谁知明兰下一句就是:“可二哥哥怎么知道定能报效成功呢?”

长梧不解。

明兰朝中间的H铜大暖炉又走近J步,好让身暖些,微笑道:“前头北疆作乱,后头荆王就举了反旗,也不知是荆王伺机而动呢,还是随机应变的,不过如今反军一意北上,靠的就是‘快’字,只消皖,苏,豫,鲁和晋五地都无甚阻碍,若能趁着京畿空虚,等一举拿下皇城,改天换日,这事儿便成了一大半。”

皇帝对这个跋扈的五哥早看不顺眼了,连着削了荆王好J项特权,不能开煤矿了,不能铸钱币了,还要消减年俸,缩编府兵;荆王心存反意久已。

再说的Y暗些,再Y谋论些,再匪夷所思些,搞不好北疆变乱就是皇帝自作的鱼饵,不过明兰觉得是自己无厘头军史看多了,这世上没J个脑chou风的皇帝敢拿军队造反来做Y谋诡计的。

李氏嘴唇发白,惊惧道:“那……荆王能成事?”

明兰歪着脑袋,回忆道:“当年庄先生与我们说史时,曾说过,自古以来王爷或藩镇造反,打的都是‘清君侧’的幌;可如今这位荆王倒好,一气指向皇帝。可当今圣上明明是先帝册了储君,尔后敬告天地庙才登的基,只这一条,荆王便名不正言不顺了。”

一般农民起义才会直接攻击皇帝是坏蛋,例如张角同志的著名口号‘苍天已死,H天当立’,如果是臣属造反的话,即使厉害如中断了盛唐基业的安禄山,他也不敢说都是李隆基的错,只能说老杨家好坏呀好坏,荔枝老贵的,还拼命吃,劳苦大众们,咱们一道去打J臣吧,于是安史之乱了。

“再加上梧二哥哥适才说的那些,足见那荆王也是弱点不少。”明兰补充道,“且圣上对京畿军备整顿的十分得力,京城又城墙高厚,未必能攻的下,只消拖延些时日,四地的勤王军队赶来,那荆王就没什么戏好唱了。”

长梧喜上眉梢,更是着急的大声道:“M说的对,所以我才要赶回去呀!”

明兰又轻飘飘的泼了盆冷水:“那也未必准赢,当年九王的军队物资民力均数倍于宗武皇帝,谁晓得不过短短一年,就叫武皇帝一举剿灭了。”

兰急道:“你到底什么意思呀?反过来复过去的说废话!”

盛维瞪了nv儿一眼,也疑H的去看明兰,只见明兰也是一脸苦笑,摊着两只小手,为难道:“我也不知道呀!这种事情谁能说明白呀。”这好比摇Se,没开盅之前都不知道。

长梧黑着脸不说话了,明兰在盛维面前站好,斟酌道:“侄nv的意思是,京城变数大,能不能到京城不一定,到了京城局势怎样也不一定;但梧二哥哥又不好G坐着,不如……去金陵吧,到金陵都尉府去效力。”

长梧奇怪道:“M弄错了吧,荆王的军队都北上了,南边没有战事呀。”

明兰摇头:“是没有战事,但有流民,有匪患,甚至还有浑水摸鱼的贼兵。”

长梧轻吸一口气,沉Y起来,明兰一字一句道:“庄先生说过,哪儿有兵乱,哪儿就有流民。金陵繁华富庶,离皖地又近,这回梧二哥哥去打听,不是也说那儿军备松懈,将士空缺么?不论如何,保家护城,安一方姓,总是没有错的吧。”

李氏终于高兴起来,脸上有了些红晕:“对,对,金陵离这儿不过一个时辰的车马,一家人在一块儿也有个照应!”宥Y在金陵以南,又安全些。

盛维也觉得可行,转头与长梧道:“金陵都尉府你识得不少人,你拿着中威卫的腰牌和书去,为父给都指挥司的刘经历写封信去。”有盛紘那个专职告状的御史叔父在,想必金陵都指挥司也不至于贪了长梧的功劳。

此言一出,盛家人都松了一口气,各个都转头劝说长梧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