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金玉满堂 > 闹剧 中

是不能见的,也不要传递什么东西。不然你本就处境艰难,闹出事来只会雪上加霜。”

----聘为妻,奔为妾。

玉仪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即便是私下相会或是递信物,给传出去了,自己将来也嫁不了好人家。表哥这么冒冒失失跑来,除了让家里人担心,让舅母更加怨恨自己,实在是半分用处都没有。

而且,还很有可能让自己名节败坏。

玉仪正在反复思量间,问棋的声音又传了进来,“小姐,老太太让你过去说话。”

怎么事情都赶到了一块儿?老太太一个月也难见一回,今儿倒是想起了。

玉仪深吸了好几口气,方才让自己镇定一点,微笑道:“多谢贞姐姐了,你的话我都记在心里,凡事会小心的。”又道:“这事儿我会跟嬷嬷们商量,放心吧。”

“去见你们老太太吧。”贺婉贞点头道:“我留在这也帮不上忙,先回去了。”

孔老太太一脸慈祥和蔼,笑眯眯道:“三丫头坐下说话。”

玉仪笑着谢了,又给旁边的大太太和玉华见了礼,方才坐下。

“人一老,就总是爱忘事儿。”孔老太太笑道:“方才还是你大伯母提起,说后儿是你母亲的祭日,我这才想起来。”说着,叹了口气,“你母亲都走了十年了。”

玉仪一阵汗颜,自己怎么把这日子给忘了。

好在还没有错过,面上不显,露了一点点哀戚之色,回道:“难为老太太和大伯母惦记,真是母亲的福气。”

孔老太太道:“你母亲是个难得的,出身好、又不娇气,贤良淑德样样占全,实乃是我最喜欢的儿媳妇。”又朝大太太看了一眼,“不像你大伯母,嘴笨笨的。”

----这话何其不实,大太太是老太太的娘家侄女,亲上加亲嫁过来的,自己母亲再好也比不上。玉仪赶忙笑道:“话少也有话少的好处,大伯母虽然说得少了,但是孝心却是一样不减,老太太可别错怪了。”

大太太笑道:“还是三丫头会说话,叫人心里熨烫。”

孔老太太也笑了笑,说道:“你今年才回来,又刚巧赶上你母亲十年祭日,你大伯母说得没错,应该隆重的祭奠一下。”

玉仪心思飞转,分析着话里透出来的意思。

看样子,这个主意是大太太出的。不知道她以什么说动了老太太,以老太太的意思来重办顾氏祭日,----这样一来,阮氏就不得不答应下来。

到时候,继室在元配的灵位前得执妾室礼。

这不等于在打阮氏的脸吗?

先前大太太亲自找了自己过去,闲话大半天,却“无意”说出京里来信,绝对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如今又闹了这么一出,让自己弄得继母没脸,----玉仪没法不阴暗,难以认同这是大太太的一片好意。

孔老太太接着道:“我让人去普光寺打过招呼了,准备去寺里给你母亲上香,顺便再添一些香油钱,保佑家里人都平平安安的。”

玉仪颔首道:“让老太太费心了。”这件事没法拒绝,即便自己对顾氏毫无记忆,但这具身体却是她所孕育,永远都无法抹灭。

况且若不是顾氏、豫康公主府,自己的处境只会更艰难。

回到房中,玉仪跟方嬷嬷、段嬷嬷说了此事。

“祭奠原是应该的。”方嬷嬷听了直蹙眉,“可是闹出这么大的排场,又要太太当着众人的面自比妾室,岂不是让她更恨你?没想到大太太一个孀居之人,心思却还是这般活络。”

段嬷嬷道:“大太太心有不甘吧。”

“她不甘心。”方嬷嬷冷哼道:“小姐还是个孩子,拉扯进来做什么?有本事,也该去和二太太争啊!”说着沉下脸来,“也怪我们太老实了,回头有机会,得叫这些人吃个暗亏才行。”

玉仪却顾不上让大太太吃亏,----眼下还有一桩大麻烦事,要是不解决,只怕等不到看别人吃亏,自己就要先出局了。

“对了。”方嬷嬷按下郁气,又问:“先头江家的书大奶奶来的时候,我瞧着她脸色不太好,到底找你有什么事?”